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细胞不仅具有形态建成全能性,同时还具有物质代谢全能性。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发展起来的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是解决药用植物资源日益匮乏,实现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工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综述了利用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在获得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近年来真菌诱导子对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进行分类和综述.结果 总结了真茵诱导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规律及特点.结论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途径,可能受到真茵诱导子的影响,真菌诱导子的种类、使用的方法和剂量等的不同,对植物的代谢途径的影响表现出差异.对真菌诱导子影响植物代谢途径的全面考察,真菌诱导子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调控基因的表达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中,真菌诱导子被识别后,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引起植物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从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最终刺激植物发生防御反应,诱导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积累。因此,真菌诱导子对植物细胞培养的诱导途径主要包含信号识别、转导以及由信号转导介导的胞内应答。真菌诱导子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诱导生物碱、萜类、皂苷等天然产物的生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4.
植物细胞不仅具有形态建成全能性,同时还具有物质代谢全能性.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发展起来的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是解决中药资源日益匮乏,实现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工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获得中药有效成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植物体对于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非常精准的空间调控网络。次生代谢产物因为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固有的细胞毒性而积累在特定的部位,催化其形成的酶类也特异地分布在不同的器官、组织、细胞及细胞器中。阐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功能与其空间特异性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植物次生代谢相关酶与次生代谢产物空间特异性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次生代谢途径相关酶类的器官、细胞及亚细胞定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于控制和影响植物性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所需的药物。染料,香料等众多的化合物,综述了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次生代谢的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目前被研究的植物有1 000多种,获得天然活性产物达500多种[1]。细胞悬浮培养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已建立了人参、西洋参、紫草等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有效成分含量已达到或超过原植株[2]。1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培养条件1.1愈伤组织及其接种量生长力旺盛、表面颗粒突起、质地疏松、淡黄色的胚性愈伤组织是建立细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micro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小分子RNA,在植物体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综述了植物miRNA的产生途径、作用方式和生理功能,重点介绍了参与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miRNA和药用植物中的miRNA研究情况,并对药用植物miRNA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产生毛状根,并建立毛状根培养体系,已成为生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一种新的途径。由于毛状根生长迅速,遗传稳定性强,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概述了发根农杆菌的转化机制、毛状根的培养、影响因素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以期为药用植物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提供参考。参考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10.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产生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经济以及药用价值愈发引起广泛关注。但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因为其复杂的结构和合成路径以及在植物中极低的含量,使其不能低成本大量生产。脱落酸(ABA)作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植物激素之一,可以依靠自身的合成与分解、信号传导、激素互作等作用来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文章综述了ABA在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新进展,归纳了ABA对不同类型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为合理利用植物激素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次生代谢的产物的量往往很低。转录调控因子可调控多个参与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调控转录因子,往往可导致植物中该转录因子所控制性状的较大改变,从而提高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真菌诱导植物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为基础,介绍了诱导子的概念及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真菌诱导子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早期信号机制,包括植物细胞对诱导子信号的识别、诱导子信号的转导和转移因子对信号的整合等方面;对我国学者利用诱导子促进生物碱、萜类、皂苷、黄酮类等关键活性化合物在药用植物积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进一步完善人们对中药材道地性影响因素的认识,推动这一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爱东 《广西医学》2006,28(6):789-791
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具有生长、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潜在功能。德国著名植物学家Haberlandt 1902年提出的细胞全能性假说,是当今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来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如器官、组织或细胞,研究它们的生长发育、分化的规律,以及控制这些过程的条件与因素,逐渐建立起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DNA重组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发展融入,使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愈来愈受重视,其发展主要围绕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药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药用植物种质保存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把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导入某些生物和细胞而引起同源mRNA降解的现象,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dsRNA在体内被Dicer二聚体切割成21~25bp的小干涉RNA(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然后在siRNA引导下,由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 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降解靶mRNA。RNA干扰作为一种新型反义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特异基因的表达,因此可用于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调控,达到调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目的。现将RNAi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及RNAi在药用植物代谢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药用植物丹参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及植物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现状,阐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丹参品质进行遗传改良的意义和应用前景,为今后丹参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喜树碱类抗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是多酶催化的复杂过程,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机制,对应用代谢工程的策略调控代谢流量,使次生代谢朝喜树碱合成的方向进行至关重要。喜树碱有着与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同的上游合成途径,以及广泛的药物来源,因此弄清喜树碱合成机制对理解整个植物次生代谢的网络调控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及其表达调控,并对喜树碱的合成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萜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开始利用转录因子来提高萜类次生代谢物的产量。转录因子在萜类次生代谢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结构基因的结合,转录因子可激活次生代谢合成途径中多个基因协同表达,从而有效启动次生代谢途径;转录因子还可激活不同植物中相似萜类次生代谢合成基因的表达,将从特定植物中分离出来的转录因子基因在不同植物中进行遗传转化,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植物中萜类物质的量。因此,转录因子的应用是萜类次生代谢基因工程中的一个新方向,已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萜类次生代谢途径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AP2/ERF、WRKY、bZCT、bHLH及其在萜类生物合成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抗肿瘤药用植物及其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药用植物及其内生菌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含紫杉醇类、鬼臼毒素类、香豆素类及其衍生物,长春碱、喜树碱及细胞松弛素等生物碱以及黄酮类和多糖等.认为从药用植物内生菌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有望成为开发抗癌药物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植物来源中药材的品质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次生代谢密切相关。bZIP转录因子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应答、次生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药用植物抗性、促进有效成分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已证实通过调控bZIP转录因子的表达可有效提高青蒿、人参、丹参等中药材的品质。在阐明bZIP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药用植物品质(形态特征、抗逆反应、次生代谢)的影响,展望其在中药材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为深入探究bZIP转录因子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优质中药材的培育和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道地药材生产是药用植物研究的核心内容。植物药材道地性是由其特定的次生物质形成与积累所引起的。次生产物产生和积累的关键酶基因是药用植物道地性形成的分子内因,诱导这些基因表达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因。在药用植物道地性相关酶基因克隆的基础上,药用植物的细胞培养、毛状根培养和遗传改良等基因工程和道地药材的分子鉴定,在药用植物道地性品质的栽培调控方面将展现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