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58例单纯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文蕾 《浙江临床医学》2014,(9):1385-1386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VEGF、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提高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刘丰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485-1486
观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天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第15天血清Hcy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第4、7、15天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7、15天出现神经功能改善(P〈0.05),治疗第15 d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腩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2例)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n=44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入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结果:15 d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任何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NS500 ml静滴,qd,15d;对照组31例给予曲克芦丁600mg加入NS500ml,qd,15d,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澜  黄晓琳  王伟 《中国康复》2005,20(6):337-338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6例和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电针组)14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Fugl-Meyer(FMA)、ADL(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电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ADL评分,2组均有提高,电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使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21d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6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邓树荣 《临床医学》2011,31(4):53-54
目的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82例和对照组(醒脑静组)8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潘燕 《山西临床医药》2012,(1):12-13,25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HSS)和B arthe l指数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治疗组N IHSS评分(2.85±2.7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5±2.21)分(P〈0.05);治疗组B arthe l指数(78.56士24.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35±28.92)(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注射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于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脑卒中评分(NIHS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天时,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2例加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62例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凯力康治疗14d。于治疗前后评定NIHSS评分、BI评分及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14d后NIHSS评分、3个月时BI评分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塞通冻干粉针在脑梗死治疗中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并与丹参疗效比较。方法对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血塞通冻干粉针治疗,400mg/d;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0ml/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序(SSS)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58.3%,血塞通组疗效优于丹参组(P〈0.01)。两组治疗后S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巴曲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巴曲酶第1天10BU,第3、5天各5BU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巴曲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余治平  张敏 《临床医学》2010,30(2):48-4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连用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疗效,早期应用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