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作为缺氧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调控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对缺氧的代偿反应,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各大器官相关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心血管疾病、肝病及肾病仍然是全球性的健康难题。缺氧诱导因子通路的激活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都发挥调控作用。因此,缺氧诱导因子及其相关途径有望成为治疗各种器官损伤的新型治疗选择。本研究主要总结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在不同器官系统相关的急、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功能,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肖颖彬  蹇朝 《西部医学》2015,(3):321-322
慢性缺氧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时通过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改变代谢方式,增强自我维持能力,促进心肌的慢性缺氧适应。其中转录调节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发挥着中心性的调控作用。同时慢性缺氧也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因此,研究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确切机制并加以利用,将可能为防治慢性缺氧性心肌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肾脏慢性缺氧与慢性肾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小芳  叶志斌 《上海医学》2006,29(5):325-328
近期研究显示,缺氧可能是慢性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机制。许多慢性肾病的动物模型中均已发现存在明显的肾内缺氧。缺氧通过促使缺氧诱导因子(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HIF-1)表  相似文献   

4.
慢性间断性缺氧诱导大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彭斌  李舜伟  谭会兵 《北京医学》2002,24(5):339-341
目的探讨急性及慢性间断性缺氧时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1)建立缺氧动物模型:将SD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中,充入氮气调节氧浓度至所需氧浓度.(2)动物分组:①急性缺氧组:在低氧舱中缺氧1.5h.②慢性间断性缺氧组:每日在低氧舱中6h,每周缺氧6d,共缺氧28d.采用原位TdT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急性及慢性间断性缺氧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缺氧可诱导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缺氧性脑损伤可能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因为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肝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都会发生缺氧,即细胞和组织缺氧.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缺氧状态下基因表达的"主"转录因子.研究表明,在各种病因的肝病中,都存在低氧依赖性及低氧依赖性信号激活HIF的现象.然而关于HIF在肝病...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缺氧微环境在调节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乳腺癌内的缺氧主要由用氧与供氧失衡所引起的,通常与更具侵袭力的表型、转移能力的增加以及治疗抗性有关,而促进乳腺癌细胞适应缺氧条件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的表达,缺氧诱导因子转录调控许多参与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基因。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具有重大意义。本综述回顾了乳腺癌中缺氧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韩成鹏  马华  马天成 《中医学报》2019,34(8):1642-1646
缺氧是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危险因素。缺氧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包括缺氧诱导因子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途径、核因子-κB途径、Notch途径、Toll样受体/髓性分化因子-88途径、血管紧张素II/细胞活性氧途径等。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但目前对于在缺氧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机制研究不足,且中医药抑制缺氧诱导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多借助于动物实验,与人体的复杂病变存在差异。将基础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肾小球疾病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动物实验;中药成分复杂,用药需兼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重视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目前慢性肾脏病治疗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是抗纤维化治疗,适应病因病机的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改进诊断方法以及中西医协同治疗是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前列腺慢性缺血缺氧可能是BPH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动物实验也证实缺血缺氧可诱导前列腺组织细胞低氧诱导因子表达升高,生长因子上调,进而引起前列腺组织增生;缺氧可诱导前列腺问质细胞膜生长激素类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上调,使前列腺组织对双氢睾酮作用更加敏感,促进前列腺增生,为BPH发生的慢性缺血缺氧学说提供了证据。本文就缺血缺氧与BPH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缺氧在大多数实体瘤中普遍存在,通常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作为缺氧诱导因子的功能亚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受氧浓度调控,它的高表达通常与肿瘤转移和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最近的研究显示,肿瘤转移的每一个步骤,从最初的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变到最终的远处器官转移,都在缺氧的潜在调控之下,表明了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主导地位。以缺氧和缺氧诱导因子为靶标的多种治疗措施,包括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缺氧激活的生物还原前体药物和基因疗法有望成为预防或减少肿瘤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构建缺氧动物的实验装置,用于慢性缺氧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缺氧组。缺氧组大鼠利用自行设计、构建的慢性缺氧大鼠的实验装置建立慢性缺氧模型,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采用腹主动脉血气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评价慢性缺氧大鼠模型的建立效果。结果经血气分析检测,缺氧组大鼠腹主动脉血中氧分压(t=14.18)、血氧饱和度(t=15.9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t=14.06)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缺氧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t=1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制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构建可靠的慢性缺氧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 (HIF 1 )在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慢性缺氧 (H)和不缺氧 (C)HeLa细胞、急性重复性缺氧 0次 (H0 )、1次 (H1)、4次 (H4 )小鼠脑组织中的HIF 1α。结果 :慢性缺氧HeLa细胞中可检测到较多的HIF 1α,H0 组脑组织中检测不到HIF 1α ,H1组检测到微量HIF 1α,H4 组检测到较多HIF 1α。结果显示 :脑组织中HIF 1α的含量随缺氧预适应的产生而逐步增加 ,提示HIF 1可能参与缺氧预适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及突触形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检测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突触素表达、乙酰胆碱M1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R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光密度值(OD值)、突触素OD值、乙酰胆碱M1受体OD值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0D值均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了海马齿状回的细胞增殖,同时使突触素、乙酰胆碱M1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表达增加,可能与缺氧诱导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代偿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马周瑞  郑世营 《医学综述》2008,14(5):661-664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类介导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能调节许多缺氧反应基因的表达,是在缺氧条件下维持机体氧稳态的关键性物质。人类多数肿瘤内都有显著的缺氧区域,缺氧在肿瘤形成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缺氧诱导因子及其调节的相关基因有关。因此,研究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HIF-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治疗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老年人高发的慢性关节疾病,病因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正常情况下,关节腔内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缺氧状态对于维持膝关节软骨、滑膜、软骨下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与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缺氧环境下可能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缺氧诱导因子2a(HIF-2a)、碳酸酐酶IX(CAIX)、环加氧酶、前列腺素E2(PGE2)、同时表现出介导脉管系统和血液凝固的基因的差异表达共同导致KOA的发生,故而本文对缺氧环境与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揭开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的条件下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在缺氧的环境中培养前列腺癌细胞 PC3,并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其是否是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转录因子。结果缺氧微环境可以诱导前列腺癌细胞 PC3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缺氧诱导因子-1α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并且可以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缺氧条件下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可以阻止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缺氧微环境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前列腺癌细胞 PC3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6.
缺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研究缺氧的防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20世纪90年代初Semenza[1]在研究缺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抽取物中发现的参与氧稳态失衡调节的一个核心调节因子,是诱导与缺氧应激有关的基因表达最有效地转录因子,能与靶基因结合并通过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使机体在缺氧时产生适应性反应,以增加缺氧耐受能力.本文拟就其结构、活性调节及其调控靶基因功能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因子1与祛瘀生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低氧转录调节因子之一。近年来,有关HIF-1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生成的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Semenza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了HIF-1,并于1995年成功克隆表达了HIF-1。HIF-1是一种基因转录的调节因子,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了参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外,在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病、脑梗塞、重度烫伤、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及组织创伤等多种人类疾病和器官移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玉秀  郑秀  刘林芳 《医学综述》2007,13(20):1521-1524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类重要的调节缺氧反应基因的转录因子,由HIF-1α和HIF-1β两种亚基组成,在多数肿瘤中表达增高,与肿瘤的生长及其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雌二醇诱导子宫内膜肿瘤血管的生成中,HIF-1α是重要的中介物,雌二醇可能通过HIF-1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子宫内膜肿瘤的发生。因此抑制HIF活性可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慢性缺氧(H)和不缺氧(C)HeLa细胞、急性重复性缺氧0次(H0)、1次(H1)、4次(H4)小鼠脑组织中的HIF-1α.结果:慢性缺氧HeLa细胞中可检测到较多的HIF-1α,H0组脑组织中检测不到HIF-1α,H1组检测到微量HIF-1α,H4组检测到较多HIF-1α.结果显示:脑组织中HIF-1α 的含量随缺氧预适应的产生而逐步增加,提示HIF-1可能参与缺氧预适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缺氧普遍存在于细胞和组织中,在许多代谢紊乱与器官衰竭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缺氧可诱导氧化应激的发生,而藏红花及其代谢产物已被证实有抗氧化、抗凋亡等活性。本文将从缺氧、氧化应激与藏红花及其代谢产物的治疗机制及效果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