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方法。方法使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温针治疗法结合西药维生素B12治疗外伤性面瘫,并作肌电图检查及作治疗前后的对照以检查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3个疗程,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50例病例中,治愈30例,占60%;显效13例,占26%;无效7例,占14%。结论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比单纯的针刺治疗或西医治疗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关元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并与对照组针灸治疗96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0%,对照组78.13%,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针灸治疗(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采取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的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为14例,对照组患者为1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的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在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好转人数为7例,实验组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好转人数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3.8%,85.7%;结论:临床治疗上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使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顶山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儿科脑瘫门诊和脑瘫病区病例890例分为观察组450例和对照组440例。所有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病例中都采用西方医学Vojta疗法,Bobath技术和神经发育疗法(NDT),上田法作为基础康复疗法,治疗组加用捏脊、针灸、理疗、穴位封闭等。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的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药物注射于神经部位以刺激神经干、神经丛、皮神经及植物神经,是在电针及穴位注射疗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据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针灸研究所临床应用证明疗效胜过电针、穴位注射以及一般针灸疗法。本组应用抗菌素神经注射治疗急性盆腔炎共1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针灸刺络拨罐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针灸刺络拨罐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对照组55例单纯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期治疗观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8%,对照组有效率为58%。结论:治疗组疗法具有突出疗效,复发率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的同时,结合病情在相应的穴位注射当归寄生注射液及维生素溶液。结果27例病例经治疗痊愈27例,显效24例,好转9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95.3%。结论针灸与穴位注射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选择 1 0 8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临床实践表明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桂珠 《海南医学》2010,21(20):44-4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隔日交替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例)和治疗组(n=23例),分别采用针灸治疗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隔日交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提高患者听力,该疗法简便经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108例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五年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文献,指出针灸的治疗手段包括单纯针刺、艾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及相互结合使用的综合疗法,如针刺为主配合穴位贴敷、火罐疗法,火针配合闪罐、温针灸等,并从针灸各种疗法的治疗方式、机制、优点、缺点等不同方面阐述。认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辨证、取穴、疗效评定、实验设计合理性等方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参考文献28篇。  相似文献   

12.
止喘灵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穴位注射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mL注射器用5号针头抽取止喘灵注射液(0.1~0.3)mL/(k·次),取穴位"定喘穴",穴位注射.结果经中医针灸穴位注射治疗46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97.85%.结论中医针灸穴位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方法简单,副作用少,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53例突发性聋的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辨证内服、中成药静脉滴注、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穴位敷贴、针灸、按摩导引及声信息治疗等)进行挽救性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主要伴随症状缓解情况及其病程与疗效关系。【结果】(1)经中医综合治疗后,53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9.06%。(2)在患者耳鸣、耳闷、眩晕等主要伴随症状中,因2例描述不够详细未纳入统计,其余患者中大部分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3)病程在14 d内者22例,总有效率为72.73%;病程超过14 d者31例,总有效率为32.26%;病程在14 d内的疗效显著优于病程超过14 d者(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确切,且越早进行中医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邢桂英  张继贞  孙静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07+202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推拿治疗偏头痛之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1月来我科治疗的3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推拿之疗法。结果: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疗效快、效果稳定、副作用小之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武强 《中外医疗》2011,30(17):22-2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中药疗法,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对照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AMI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2 3例 )和穴位针灸组 (2 3例 ) ,前者采用穴位注射纳洛酮 ;后者采用相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结果 穴位注射组在穴位注射纳洛酮 7d时 ,ESS总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增加和明显高于穴位针灸组分值 ,14d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P <0 .0 1)。结论 纳洛酮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运动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23例)和穴位针灸组(23例),前者采用穴位注射纳洛酮;后者采用相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结果 穴位注射组在穴位注射纳洛酮7d时,ESS总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增加和明显高于穴位针灸组分值,14d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P<0.01)。结论 纳洛酮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院针灸室使用水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效果较好。现小结如下:一、一般情况在42例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13岁,多数在30—40岁。二、治疗方法用消毒注射器吸取10%葡萄糖10—20毫升(重者加维生素 B_1 100毫克),经常规消毒皮肤后,在明显的压痛点或局部穴位处注入,隔日1次,3—6次为1疗程。如需要时,休息5—6天后再行下1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密集型银质针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密集型银质针组和常规针灸组各73例。密集型银质针组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每周1次。常规针灸组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行常规针灸治疗,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后及3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病例进行不同临床分期及疗效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及治疗3月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密集型银质针组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治疗后密集型银质针组总有效率为91.78%,常规针灸组为80.82%,密集型银质针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治疗3月后,密集型银质针组总有效率为89.04%,常规针灸组为54.79%,P0.01。两组病例不同临床分期及疗效间比较结果显示密集型银质针组中晚期病例的疗效更好。结论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且简单易行,治疗次数少,远期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我国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利用埋藏的羊肠线等对穴位持久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