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荭草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荭草苷 (orientin)对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荭草苷 (3、10、30 μmol·L-1)组、缺氧 复氧损伤 +verapamil(5 μmol·L-1)组。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MTT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改变并测定LDH含量变化 ,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荭草苷可显著提高缺氧 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及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 ,并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以及细胞内钙浓度。结论荭草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 复氧损伤 ,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纯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凋亡率、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CVB-D(1×10-5mol.L-1)组降低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提高SOD活性,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各实验指标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VB-D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地尔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前列地尔 (5 ,15 ,4 5 μg·L- 1)剂量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 (MDA)含量 ,并测定缺氧复氧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细胞SOD下降 ,MDA和LDH升高 (均P <0 .0 1)。前列地尔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 ,心肌细胞SOD(除小剂量组 )活性提高 ,MDA和LDH含量降低 (P <0 .0 1)。且心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竹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竹叶提取物(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 BLE(10-1,10-2,10-3,10-4,10-5g.L-1)组、缺氧/复氧损伤 X iangdan(2.5×10-3g.L-1)组。检测培养基质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NO的含量,心肌细胞Ca2 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BLE可显著提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D的活性及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提高NO的含量,降低Ca2 的含量。结论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竹叶提取物(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 BLE(10-1, 10-2, 10-3, 10-4, 10-5 g·L-1)组、缺氧/复氧损伤+ Xiangdan(2.5×10-3g·L-1)组.检测培养基质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NO的含量,心肌细胞Ca2+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BLE可显著提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D的活性及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提高NO的含量,降低Ca2+的含量.结论 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乳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3个APS给药组,于缺氧及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mg·mL-1的APS,观察APS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用MTT法检测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PS可明显减少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P<0.05或P<0.01);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0.05或P<0.01);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APS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其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H/R组)、H/R+Neu-P11组、H/R+Compound C组、H/R+Neu-P11+Compound C组。构建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SOD活性及MDA含量及心肌细胞AMPK的活性。结果与缺氧/复氧组细胞相比,Neu-P11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CK、LDH、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增加,心肌细胞AMPK活性明显增高,而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 C可以阻断Neu-P11的保护作用。结论 Neu-P11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这一保护作用与激活AMPK有关。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氯离子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去除细胞外的氯离子或采用氯通道阻断剂DIDS、SITS进行干预,检测细胞存活率及LDH、MDA、SOD、GXH Px活性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组与对照组比,LDH、MDA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SOD、GXH Px降低; Cl- free+A R组、SITS+A R组处理后较缺氧/复氧组LDH、MDA活性低,细胞存活率、SOD、GXH Px升高;DIDS+A R组的上述指标与缺氧/复氧组比无差异。结论 ①氯离子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起了重要作用。②氯通道阻断剂SITS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DIDS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①阴性对照组;②缺氧复氧组: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120min,复氧240min;③转染组:转染基因后,再行缺氧120min/复氧240min。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搏动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来表示。采用锥虫蓝排斥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可使细胞LDH活性显著增高,锥虫蓝摄取率明显升高,MDA含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增高,SOD含量较正常细胞显著降低;经BMP-7转染的心肌细胞可显著降低锥虫蓝摄取率,降低LDH、CPK活性,并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BMP-7转染可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DL)对Wistar大鼠的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Wistar乳鼠的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检测指标包括:①心肌细胞存活率;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③丙二醛(MDA)含量;④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组缺氧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复氧后进一步下降,各个时间点细胞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DL1、10、100μmol·L-1组,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变低,MDA含量逐渐趋于恢复正常,SOD活性逐渐回升,表明经DL干预之后,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加强,发生损伤的程度减轻。结论DL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机制可能与其阻断α、β受体、抑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从玉郎伞(Yulangsan,YLS)中首次分离的两种黄酮单体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YLS两种单体的含药血清(10%、5%、2.5%)后,各组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形态学和搏动频率的变化;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YLS两种单体含药血清的高、中剂量均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增强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LDH、NOS活性、MDA含量,提高T-SOD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两种YLS单体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2.
麝香保心丸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活性成分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并对麝香保心丸及其20种血中活性成分进行抗缺氧-复氧损伤的活性筛选。方法取新生(1~3 d)SD乳鼠的心脏,建立原代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进行麝香保心丸及其入血成分的活性筛选。结果麝香保心丸在50μg/ml浓度下具有较好的保护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蟾毒灵和麝香酮具有较好的保护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蟾毒灵和麝香酮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该研究为麝香保心丸深入的药效和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le transition,MPT)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H/R)和硫氢化钠后处理组(H/R+NaHS)。H/R组为缺氧2h后复氧2h。H/R+NaHS组为缺氧2h后,给予1×10-6mol·L-1NaHS后处理0.5h,再复氧1.5h。两组分别于缺氧前、缺氧2h、复氧0.5h、1和2h,应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指示剂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缺氧2h内细胞活力明显下降,MPTP开放,Δψm下降。在复氧初期两组细胞损伤会进一步加剧,但H/R+NaHS组在NaHS后处理后,细胞活性(45%±3.7%)下降幅度明显小于H/R组(36.5%±1.8%,P<0.05);MPTP荧光强度(52%±5.7%)和Δψm荧光强度(47.2%±5.1%)也明显高于H/R组(40%±5.4%,33.4%±5.0%,P<0.05)。到复氧2h时,两组细胞损伤均不再加重,但H/R+NaHS组各项指标仍然明显好于H/R组(P<0.05)。结论硫氢化钠后处理可以有效调控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渗透性转换,阻止MPTP开放,抑制Δψm下降,从而减轻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所致的损伤及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一般形态、自发性搏动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Egr-1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结果H/R造成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搏动节律紊乱,导致超微结构损害;H/R诱导心肌细胞Egr-1表达明显增强。缺氧及复氧前给予F2则能改善H/R所致心肌细胞病理损害,抑制心肌细胞Egr-1的过量表达。结论F2对培养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Egr-1蛋白过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对此过程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缺氧复氧损伤诱导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 (NO)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分两组 ,一组于 0 95N2 、0 0 5CO2 孵箱中培养 16h、32h、4 8h ,再恢复正常条件培养6h ,造成缺氧复氧损伤的细胞模型 ,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 ,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 ;另一组缺氧培养 16h、32h、4 8h后 ,将NO供体亚硝基青霉胺(SNAP)加入培养基中 ,使其终浓度为 10 0 μmol·L-1,再于正常条件培养 6h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心肌细胞在缺氧 16h、32h和 4 8h后复氧 6h ,TUNEL法可检测到阳性的凋亡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分别为 :5 5 %±0 7% ,11 0± 1 1%和 14 2 %± 1 6 % ;心肌细胞缺氧培养16h、32h、4 8h后加入SNAP ,再复氧 6h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分别为 :3 2 %± 0 7% ,7 8%± 0 7%和 10 9%±1 0 %。结论 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率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NO对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δ阿片受体激活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SD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检测指标包括:(1)心肌细胞形态;(2)心肌细胞存活率;(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丙二醛(MDA)含量;(5)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组缺氧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复氧30min后进一步下降,各个时间点细胞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LDH活性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氧60min后各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状态;DADLE 1μmaol/L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降低,MDA含量逐渐趋于正常,SOD活性逐渐回升,表明经DADLE干预后,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加强,发生损伤的程度减轻;δ阿片受体抑制剂纳曲吲哚10μmol/L抑制DADLE的保护作用。结论:DADLE通过δ阿片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羟丁酸钠 (SO)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GABAA 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观察细胞的形态学 ,测定其LDH漏出率、MDA含量、SOD、GPx活力。结果 :缺氧复氧可引起神经元损伤 ,LDH漏出率增加 ,MDA含量升高 (P <0 .0 1) ,SOD、GPx活力降低 (P <0 .0 1)。SO能显著减少损伤神经元的LDH漏出率及MDA的生成 (P <0 .0 1) ,升高SOD、GPx(P <0 .0 1)的活力 ,这种作用可被GABAA 受体阻断剂seurinine减弱 (P <0 .0 1)。结论 :SO对缺氧复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动GABAA 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