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免疫无应答者获得免疫保护的方法。方法从接种过全程乙肝疫苗的成人中,筛选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单独应用乙肝疫苗10μg肌肉注射;观察组1加量应用乙肝疫苗20μg肌肉注射;观察组2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乙肝疫苗。疗程结束30d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结果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50%和90%。观察组2抗-HBs阳转率与对照组、观察组1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无应答者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乙肝疫苗可诱导或激发机体抗-HBs阳转,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究竟哪种组合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最优,提高广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方法:2003-2004年,应用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及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不同剂量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1489人,其中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免疫816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73人。结果:使用各厂家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7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2.40%,GMT为175.39,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1.67%,GMT为174.02;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12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81.7%,GMT为77.02;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83.52%,GMT为76.40。有效抗体阳转率在两种疫苗中均相似。5μg、10μg、20μg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存在明显区别,结果显示免疫效果与疫苗剂量间呈正相关。结论使用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保护率达到国外同类疫苗水平,从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考虑,建议北京酵母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1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5μg或10μg;CHO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2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10μ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学生群体中HBsAg、抗-HBs阳性情况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为非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8889名学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s,选符合条件的接种乙疫苗。结果HBsAg的携带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抗-HBs阳性率年龄越小越高,免疫应答年龄越小越好。结论在学生群体中筛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并进行接种,有很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乙肝的水平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庞耀  黄莹莹  刘春秀 《微创医学》2005,24(2):172-173
目的掌握学生群体中HBsAg、抗-HBs阳性情况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为非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8 889名学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s,选符合条件的接种乙疫苗.结果HBsAg的携带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抗-HBs阳性率年龄越小越高,免疫应答年龄越小越好.结论在学生群体中筛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并进行接种,有很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乙肝的水平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乙肝疫苗肌肉,皮内联合注射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经筛选的孕妇健康足月新生儿乙肝疫苗肌肉,皮内联合注射新方案的的免疫应答及经济效益。方法 实验组:第1针乙肝疫苗30μg肌肉注射,第2,3,针各2μg皮内注射;对照组;3针乙肝疫苗均采用肌肉注射,第1针30μg,第2,3,针各为10μg。以0,6,12月时的HBsAg有抗-HBs观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87年3月对全体职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简称乙肝疫苗)注射,其中选择20名作小剂量皮内注射和20名全量肌内注射进行对比,现将两组结果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 40名受试者均为本院职工、家属及子女,身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在高发的易感儿童中日渐广泛地进行着乙肝疫苗的接种。但是经免疫后机体的应答情况、效果的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于1989年5~7月份,对曾接种乙肝疫苗的247名儿童进行了免疫后抗—HBs水平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是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疫苗含量为10ug/ml。二、调查对象:选择近三年内曾完成乙肝疫苗免疫的12岁以下儿童,在免疫前均经RPHA法检测HBsAg为阴性的列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8.
陈国志 《农垦医学》2000,22(2):123-124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垦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抗体持久性 ,选择再免的合适时间 ,有效地指导今后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我们选择了垦区不同时期接种疫苗的四个单位 ,进行了全程乙肝血清学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选择筛检ALT在正常范围、HBV三项指标(HBsAg、抗 -HBs、抗 -HBc)全阴性、全程完整接种乙肝疫苗者 ,实际观察 1 367人。免疫程序按 0、1、6接种 1 0 μg血源性乙肝疫苗 ,并进行连续四年的HBsAg和抗 -HBs检测。1 2 检测方法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评价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100例接种乙肝疫苗为接种组,以100例未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随后抽血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 HBsAg、HBsAg 以及HBeAg等指标,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接种组血清HBsAg呈阳性、ALT异常率以及抗-HBs阳性率分别为0、1%、75%;而对照组血清HBsAg呈阳性、ALT异常率以及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0%、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HBsAb阳转率,降低病毒感染率,达到持久、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1.1疫苗种类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茁(以下称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称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称脊灰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以下称百白破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称白破疫苗,肌)、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称麻疹疫苗,MV)。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为预防HBV感染提供了有效手段 ,但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抗 -HBs阳转率只能达到 90 %左右 ,并且在 7个月以后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水平。为寻找更为理想的方法 ,更好地保护母婴免受HBV感染 ,我们对碾子山区华安厂妇女孕前及孕期接种乙肝疫苗的作用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8年~ 2 0 0 0年陆续给碾子山区华安厂70名青年女工接种乙肝疫苗 ,一组在婚前接种疫苗 ,另一组在孕期妊娠 3个月以后接种疫苗。1.2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方法 接种对象在种苗前检验HBV感染指标均为阴性 ,疫苗…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防治,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与计划免疫常规疫苗同时接种.1989年至1993年间,我们对213名健康新生儿进行了乙肝疫苗与卡介苗联合免疫,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观察.一、资料与方法1、接种对象:1989~1993年在我院出生的及所管辖的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所属20个委213名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10μg,Ⅱ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20μg,按0、1、6月3针免疫方案进行,疗程结束30d后检测抗-HB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Ⅱ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4.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1)。结论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和安全性,其中20μg乙肝疫苗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的携带情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 1 996~ 2 0 0 3年入学的该校新生进行 HBs Ag和抗 - HBs的检测 ,并对该 2项指标均阴性者进行血源乙肝疫苗或重组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和免疫效果追踪。结果 :8年总的 HBs Ag阳性率为 7.95 % ,近 2年下降明显 ;抗 - HBs阳性率为 5 2 .31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半年后检测 ,抗 - HBs阳性率 80 .85 %。与免疫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无差异(P >0 .0 5 )。结论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阳性率近 2年下降较快 ,无论是血源疫苗或是重组基因疫苗接种后 ,均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贻庆  魏瑞芳  刘德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5-1595,1584
目的 了解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65.42%。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一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79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们观察国产乙肝疫苗效果,选择经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标志均阴性的2~6岁儿童,随机分成5组,1组皮下接种疫苗10mg;2组肌肉接种10μg;3组皮下接种5μg;4组肌肉接种5μg;5组皮内接种2μg。采用0、1、6月三针免疫程序。乙肝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514~2,含量10μg/ml。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成人乙肝疫苗不同剂量和程序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分别采用60、20、10μg乙肝疫苗和0、0-1-6、0-1-6免疫程序对成人乙肝易感者进行疫苗接种。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阳转率等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60μg乙肝疫苗组、20μg乙肝疫苗组和10μg乙肝疫苗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7%、90.5%和88.1%,60μg乙肝疫苗组与20μg乙肝疫苗组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17);60μg乙肝疫苗组与10μg乙肝疫苗组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17)。结论:60μg乙肝疫苗具有与20μg乙肝疫苗、10μg乙肝疫苗同样的安全性,成人乙肝易感者接种60μg乙肝疫苗一针免疫效果优于20μg乙肝疫苗、10μg乙肝疫苗三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种疫苗的10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另外择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接种疫苗者100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10μg以及5μg(2009年后不使用5μg疫苗)的酵母型重组乙肝疫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免疫应答差异显著,1岁以下者免疫应答率为85.6%,与其他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乙肝抗-HBs转阳率更高,P0.05。结论乙肝疫苗为当前预防以及阻断HBV的最经济、最有效方式,倘若机体内缺少/未生成抗-HBs,则会加大乙肝感染率。因此,需要针对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接种方案,加大乙肝疫苗接种宣传力度,以维护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在大学生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应答,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剂量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238例新入校大学生随机分为4组,按照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两种不同剂量(酵母)乙肝疫苗和(CHO)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检测血清抗-HBs阳转率和抗-HBs平均几何滴度(GMT),同时观察4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接种10 μg(酵母)乙肝疫苗组、10 μg(CHO)乙肝疫苗、20 μg(CHO)乙肝疫苗及20 μg(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 阳转率分别为98.3%、95.0%、96.7%及96.5%,4组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转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1.034,P>0.05);4组疫苗之间抗-HBs GM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Kruskal-Wallis χ2 =18.301,P<0.05),其中10 μg(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 GMT高于10 μg(CHO)乙肝疫苗组(P<0.05);2种20 μg乙肝疫苗组之间的抗-HBs GM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μg(CHO)乙肝疫苗组的抗-HBs GMT高于10 μg组 (P<0.05); 10 μg与20 μg(酵母)乙肝疫苗组抗-HBsGM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性别间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抗-HBs GM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ann-Whitney U=6 512.000,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建议成人接种10 μg重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无肝病史,SGPT正常、HBsAg与抗-HBs均阴性的175名幼儿为对象,设A、B、C、D四组方案,对美国乙肝血源疫苗进行接种及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以每次5ug皮下接种三次的A组方案最佳,每次6.5ug肌肉接种三次的C组方案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