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的选择(附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兴海  马成权 《安徽医学》2010,31(6):598-60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1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25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例,甲状腺全切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9例确诊颈淋巴结转移及10例颈淋巴结肿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未发生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方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加行对侧大部(次全)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3.
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2年5月至20002年3月收治的31例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2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31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曲京文 《当代医学》2010,16(10):118-1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乳头状癌74例(65.5%),滤泡状癌39例(34.5%),淋巴结转移21例(18.6%)。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74例,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颈淋巴结清扫11例。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辅助术后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及意义。方法: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1例,近全甲状腺切除术1例,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选择性颈清扫术21例,未行颈清扫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切口内出血1例,为胸锁乳突肌营养支血管出血,给予清创止血,术后1周痊愈出院。出现声调降低1例,3个月后发声恢复正常。无饮水呛咳病例发生。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既可避免肿瘤复发,又不致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而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和选择性颈清扫术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20例,按照手术方式平均分成A组、B组、C组和D组(n=80),分别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和患侧腺体叶及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术治疗。对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97.5%、96.3%、96.3%和95.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和B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族喉返神经损伤与D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和患侧腺体叶及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术4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然而并发症研究发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随甲状腺切除范围增大喉返神经损伤呈增高趋势,甲状腺全切术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喉返神经损伤高于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及经病理证实的28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桥本甲状腺炎并发双侧甲状腺癌6例(21.43%),并发单侧甲状腺癌22例(78.57%)。术后病理报告证实,桥本甲状腺炎并发乳头状癌26例(92.86%),其中20例为微小乳头状癌(71.43%);滤泡状癌1例(3.57%);髓样癌1例(3.57%)。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15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7例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1例行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其余20例行常规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7例,无复发或死亡。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10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国峰  李爱东  张建 《河北医学》2010,16(12):1437-143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69例(65.71%),甲状腺滤泡状癌36例(34.29%),并发淋巴结转移19例(17.14%)。手术方式为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6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70例,全甲状腺切除并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8例。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癌108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57-558
目的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搜集2004年1月-2010年10黄山市人民医院外科诊治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效果进行分析。甲状腺患叶切除+峡部切除76例,患叶甲状腺切除+峡部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22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4例有侧淋巴结转移的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患叶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全切+双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2例,始息手术2例。结果术后低钙血症3例为2.7%,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2例为1.8%,暂时性声音嘶哑3例为2.7%,侧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为7.4%,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8例为53%,术后随访1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行个体化的治疗,术中正确辨认喉返神经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程剑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397-1398
目的:探讨甲状腺隐匿性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隐匿性癌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术前获得诊断;1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其中4例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病理见30例癌灶位于单侧腺叶,有淋巴结转移3例。随访30例,平均随访时间5年。1例死于肺转移。结论:治疗应选择一侧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癌肿穿透甲状腺被膜或已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且术后常规终身服用甲状腺素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定期复查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TSH值来调节用药量,使FT3、FT4稍高于正常,TSH稍低于正常。记录其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病灶数量和病灶所在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复发转移率分别与患侧腺叶部分切除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叶甲状腺次全切与双叶甲状腺全切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3.6%,未行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4.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最佳手术方式是:①单侧的TMC患者应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即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②双侧多灶癌的TMC患者应行双叶甲状腺次全切或双叶甲状腺全切除。③如第一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上述范围,应行二次手术。对无颈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不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但对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应加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除情况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结果82例患者中,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并淋巴结转移患者22例(单侧16例、双侧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患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方法回顾经治的15例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15例行甲状腺全切术,9例同时行两侧改良颈清扫,6例行一侧改良颈清扫,3例二期行对侧颈淋巴结改良清扫术。15例患者行2~7次^13Ⅰ放疗。结果13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肺转移,1例颈部复发伴有肺部转移。结论甲状腺全切加上有淋巴结转移侧的改良颈清扫配合^13Ⅰ放疗是治疗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10年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因颈前区无痛性包块入院36例,颈淋巴结肿大入院5例,声音嘶哑就诊2例,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8例.行患侧叶、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切除术4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15例.传统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微小癌均为术前拟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良性病变,经术中冰冻并术后石蜡切片确诊微小癌。28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者,26例一侧TMC者,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双侧微小癌行甲状腺全切除,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叶大部切除术。6例甲状腺腺瘤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34例获得随访6个月~10年,均无瘤生存。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点利于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和/或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要术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71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1995~2004年对71例甲状腺癌病人行不同的手术方法,并随访观察。[结果]12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42例45例一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切除:15例行一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全切术1例;1例行一侧次全切除术。随访66例,1例死于复发或转移,其余65例均存活。[结论]未分化型的甲状腺癌预后极差,而其他各型的甲状腺癌的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病期、转移度、年龄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多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