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患者置PICC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疗法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化疗易导致静脉损伤,患者难以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等而中断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造成机体和经济上的损害。我科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各疗程、大剂量化疗患者实行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因化疗引起的静脉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但是在基层医院,为了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多采用周围静脉穿刺化疗的方法。由于患者的多次化疗,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性损伤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引起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而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现将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但是在基层医院,为了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多采用周围静脉穿刺化疗的方法。由于患者的多次化疗,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性损伤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引起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而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现将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对那些需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化疗患者极为重要。中心静脉置管术是医疗中较常见及重要的技术,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外周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也可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组织坏死,减轻患者痛苦。现将本科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燕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320-1321
化疗药物长期刺激以及反复穿刺造成的损伤均会导致静脉炎、血管破坏、药物外渗,并引起局部组织炎症,甚至坏死[1]。儿童肿瘤患儿的外周静脉条件较差,加之息儿的认知能力及配合度较低,因此在使用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时更容易造成药物外渗,从而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常采用经外周浅静脉多周期化疗,易引起并发症如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漏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避免上述损伤的有效方法,熟练操作后成功率极高。  相似文献   

7.
戢红 《临床医学》2009,29(8):121-122
目的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化疗药物准确输入,减轻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肿瘤患者血管的破坏。方法对115例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上述方法消除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刺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保证了患者按时化疗。结论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更好保护血管,保证化疗药物及时准确输入,且具有操作方便、合并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对血管损伤破坏,造成局部疼痛及浅静脉发黑变硬的发生率为100%,化疗药物外渗,可造成组织坏死和局部功能障碍。长期大量高浓度及强刺激的药物的输注,常使患难以承受,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置管操作简单易行、留管时间1年以上、极少引起并发症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为危重、抢救、长期需要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长期的无痛性静脉通路,可有效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实现了“一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往往需要化疗治疗。临床发现,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加之长期治疗需要反复穿刺,给患者血管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增加了药物外渗、静脉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属于完全植入式血管通道,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长期且安全的静脉血管治疗途径,具有  相似文献   

11.
正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及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药物的患者~([1])。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需要长期化疗,而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导致皮下组织坏死和静脉炎等发生,故临床上多采用经PICC输注化疗药物~([2])。但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和长期留置,关于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效、及时的化疗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静脉化疗时,因为药物的化学特性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平滑肌痉挛,造成静脉炎。以下总结了肿瘤化疗患者可能出现的输液反应及对策,以及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3.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易导致静脉发生损伤,加上因穿刺而造成的机械刺激、不同药物的酸碱度及高渗药物浓度等均对局部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更易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的坏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仍需要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会引起进行性的长期组织损伤和溃烂,局部红斑、疼痛硬结、焦痂、坏死、溃疡等,可持续数月、数周,导致功能丧失、神经损伤等。化疗药物外渗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可减轻局部的损伤,促进组织的愈合。现将不同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颖  徐洁 《现代护理》2006,12(10):921-921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患者下1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1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化疗药物的使用疗效,减少化疗药物使用中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用于持续泵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盖诺、阿霉素等,治疗进展期胃癌、肠癌、食管癌。结果68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应用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维持静脉化疗顺利,未发生并发症。结论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经济实用,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脉血管给药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可造成静脉血管炎性损伤,外漏可引起血管周围软组织炎症、粘连,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综合措施保护静脉血管,使血管炎和化疗药物外漏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体会如下。一、化疗药物造成静脉血管损伤原因1.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对静脉血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应用更生霉素、氟脲嘧啶、氨甲喋呤等药物在血管穿刺部位可出现结节样瘢痕,静滴醛氢叶酸钙、榄香…  相似文献   

18.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PICC导管可在血管内长期留置,减少药物给血管带来的刺激和损伤,特别适宜肿瘤患者的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了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05~2010-02共119例患者行PICC置管,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患者痛苦及药物特殊不良对血管和邻近组织的破坏.为预防和减少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保证肿瘤患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自2001年3月~2004年2月对82例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药物的输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患者下1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1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