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患者下肢动脉病(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 DF患者291例按照wagner分级法分组,与60例同期住院非DF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并与踝臂指数(ABI)对比观察。结果 DF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各种病变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增高;为广泛性多发血管段病变, 非糖尿病组动脉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胫前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流速、RI、PI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Wanger分级法中,ABI及CDFI对DF患者动脉硬化性病变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但ABI与CDFI对0~I级病例动脉硬化性病变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与CDFI相比略低,对II~V级别病例二种检查手段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ABI及CDFI对评价DF血管病变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地预测DF患者动脉硬化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超声与动脉硬化检测指标踝臂指数(ABI)和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320例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3组(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比较各组间动脉硬化检查指标ABI和CAVI的差异,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间AB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动脉病变与ABI呈负相关,而与CAVI呈正相关(P=0.0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脉压差是影响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和CAVI可以作为筛查血管闭塞和动脉硬化的可靠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张宾美  蔡杰  林东红 《海南医学》2013,24(8):1134-1136
目的初步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技术检测86例GDM孕妇患者及75例同期健康孕妇的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PPI),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G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aPWV、ABI和PPI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妊娠期糖尿病组ABI<0.9的9例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6例患者动脉血管分叉处有斑块形成。结论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能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病变,为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诊疗提供较好依据,对疾病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T2DM2型DM患者88例进行ABI、TBI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ABI≤0.9的62例,经超声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对于ABI〉0.9的患者通过加测TBI,并与下肢动脉超声对照,也检出了部分患者血管病变。其中0.91.3的3例血管病变的阳性率达100%。结论彩超、ABI结合TBI检测,可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6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ABI、TBI测定,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史,根据ABI、TBI、超声检查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I、TBI值越低,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病变程度越重;超声对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远远高于ABI,P〈0.01;T2DM中,ABI和TBI在年龄、病程、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I,TBI及血管超声检查均能较好地反映DM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临床价值;T2DM患者的ABI、TBI受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踝、趾臂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中小型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及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129例T2DM患者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按病程长短及是否有合并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症组,比较2组动脉硬化发生情况与ABI、TBI关系及下肢中小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发生率。结果 129例T2DM检查出动脉粥样硬化116例,阳性率为89.9%;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最高为胫前动脉,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也同前。随着T2DM病程的延长及合并症增加,ABI、TBI值下降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高、程度加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踝、趾臂指数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坏疽的发生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蕊 《当代医学》2014,(19):18-19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意义,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超声检测特征、与踝臂指数检测(ankle arm index, ABI)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就诊的3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测量内中膜厚度,并且分析病变特点、及超声检测与ABI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示动脉内中膜增厚,局部斑块形态多样,血流改变,与ABI异常一致性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下肢动脉硬化组动脉中层厚度(media thickness) MT〉1.0mm的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可显示病变特征,早期发现MT增高的患者,与ABI的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检测284例2型糖尿病(17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 检出PAD 96例(33.8%),其中6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 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lc、TG、LDL-C、收缩斥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血管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狭窄、斑块、闭塞的情况,下肢血管各病变检测阳性率,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结果研究组的足背动脉狭窄率以及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斑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血管出现狭窄、斑块、闭塞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I)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000例糖尿病患者及3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CDFI下肢动脉检查,观察血管内径、流速、流量、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并给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生化检查.结果 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病变[760例(76%)]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49.3%,双支以上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43.6%,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80.3%,斑块检出率占检出者的81.0%,糖尿病组下肢动脉血管流速、血管内径、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下肢动脉病变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C)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下肢动脉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72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其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以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糖尿病足(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DF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32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2例,常规进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DF组的IMT增厚率、动脉狭窄率、动脉斑块形成率以及动脉闭塞率均显著高于DM组及对照组(P0.05),且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F组的健侧与患侧下肢动脉狭窄程度、IMT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F患者存在明显的下肢动脉硬化,且健侧与患侧动脉病变程度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桑莉  庄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7):115-117
目的:探讨脉搏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应用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取3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存在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动脉硬化组)。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测定肱动脉-踝动脉PWV(ba—PWV)和ABI,作为反映受检者动脉硬化的指标。结果:高血压组的ba—PwV指标明显增高(P〈0.05),其中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组的ba—PWV高于不伴有动脉硬化组(P〈0.05)。ABI在健康对照组和不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组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健康对照组和不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中,ba—PWV和AB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组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PWV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应虹  杨月娥  王慧  陈旭 《海南医学》2014,(10):1529-153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DM)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间确诊为II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120例编入研究组,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结果健康者120例编入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受试者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踝臂指数(ABI),和动脉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试者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峰值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DM下肢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对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明确下肢动脉病变进展程度,为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SonoCT技术联合CDFI和常规超声联合CDFI对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sonocT技术联合CDFI在二维图像质量、血流图像质量及血流参数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onoCT技术联合CDFI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SonoCT技术联合CDFI提高了对下肢动脉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率,可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测量踝/肱指数(ABI)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计算ABI。结果: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26例(24.07),80.7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于病程〉5年者,其中缺血性病变23例,动脉钙化3例,无临床症状患者检出10例,检出率为11.2。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而且多发生于病程〉5年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筛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110例和健康体检者11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组下肢动脉血管管径、血流速度峰值及动脉硬化、血管内斑块形成、管腔狭窄、闭塞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闭塞以及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股动脉、胴动脉及足背动脉的管径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安全,直观无创,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斑块、狭窄、闭塞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血管内径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踝肱比(ABI)测定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将患者分为低ABI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代谢参数。结果: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0.9的患者22例,占总例数18%,低ABI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及LDL明显增高,低ABI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改变。结论:ABI是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一种简易而经济的方法,年龄、病程、HbA1C及LDL为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诊断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136例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查,选用百盛Saote-9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血管内经、内膜、有无斑块、狭窄、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超声结果阳性检出率高,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以足背动脉最先受累,损伤最重。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