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轮状病毒(HRV)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电镜观察粪便和补体结合(CF)抗体的测定,但这些在临床应用方面尚有不少问题。晚近有人用免疫粘附血球凝集反应(IAHA)检测粪便中HRV抗原。本文作者用该法连续测定粪便中的HRV抗原,观察其变化过程,同时测定CF抗体滴度,并探讨了CF反应与IAH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蝙蝠、恒河猴血清中乙型脑炎和基孔肯雅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和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均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进一步了解乙脑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宿主情况,我们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采自云南的蝙蝠和恒河猴血清中进行了乙脑及基孔肯雅病毒抗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采集:棕果编蝠(Rousettusleschenaulti)血清,采自云南省河口地区。恒河猴(Macaca mulatta)血清,采自西双版纳、临沧及思茅地区。采到的动物血清—30℃低温保存,以备检测。1.2 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血凝制试验。乙脑和基孔肯雅抗原及免疫血清由本实验室自制,抗原用4个血凝单位,用0.5%的鸽血球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中和抗原位点及甲型肝炎病毒中和抗原位点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用重组痘苗病毒感染143TK细胞后成功地表达了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免疫荧光显著,两种抗原的荧光颗粒均分布在胞浆内,Westgernblot证实,重组痘苗病毒所表达的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抗原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为一融合蛋白,用此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动物,可诱导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中和抗原位点及甲型肝炎病毒中和抗原位点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用重组痘苗病毒感染143TK-细胞后成功地表达了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免疫荧光显示,两种抗原的荧光颗粒均分布在胞浆内。Westernblot证实,重组痘苗病毒所表达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抗原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为一融合蛋白。用此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动物,可诱导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和甲型肝炎病毒的中和抗体产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乙型肝炎抗原与乙型肝炎的关系,配合临床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从1972年以来,我室先后开展了对乙型肝炎抗原的检测方法:单相免疫扩散(SRID),对流免疫电泳(ES)、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和放射免疫自显影(RIA)。前两者阳性检出率明显不如后者。IAHA比前者要敏感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其敏感性比双抗体夹心法ELISA低2~4倍。但方法简单、快速,非特异性弱。实验发现HFRS病毒单克隆抗体不能用于免疫粘连血凝。结果证实了大鼠属和姬鼠属来源的病毒,在IAHA交互滴定中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单向交叉反应;它们与从北美草原田鼠分离的病毒PHV株几乎没有交叉反应。IAHA为国内深入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原分析提供了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简称间接血凝试验,IHA)是早已应用于诊断病毒、细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的方法。国外Kagan(1955)首先应用于动物接种曼氏血吸虫后的实验研究,国内自1959年以来先后均有报告,并已证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优越性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由于试验用红细胞的致敏手续较繁,致敏后的红细胞抗原不能长期保存,因而使用上受到限制。 Bing等(1967)在不断改进试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可溶性抗原和硷性磷酸酶抗人IgG结合物进行了疟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发现此种抗原与健康成人血样产生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因此改用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抗原进行试验。 材料与方法 1、抗原的制备:虫种由本所病原室从海南岛恶性疟病人分离获得。培养液由RPMI-1640(SERVA Feinbiochemica厂)、HEPES缓冲液、谷氨酰胺和碳酸氢钠配成。用前以含12%AB型血清的上述培养液配制2%的“O”型红细胞悬液,用蜡烛缸法培养至原虫达8~10%,当以裂殖体为主时收集原  相似文献   

9.
<正> 间接血球凝集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在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因它具有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用已知抗原(或抗体),就可检测出未知的微量抗体(或抗原)。它又具有灵敏、快速、简便及易于结果判定等优点,故已成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血清学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间接血凝反应的原理,从理论上早有详细论述,即将多糖或蛋白质抗原(或抗体)吸附(或结合)在载体——红血球的表面上,这种血球——致敏血球,就具备了血清学性质。致敏血球与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0.
固相免疫吸附血凝抑制试验(SPI-HAI),是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血凝抑制压。应作指示来检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国外学者曾用此法检测风疹病毒和裂谷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我们在研究了患者粪便中甲型肝炎病毒(HAV)抗原  相似文献   

11.
绵羊红细胞与鸡红细胞对小白鼠溶血素的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红细胞 (SRBC)是一种比较好的红细胞性抗原。近年我们做免疫功能测定仍用SRBC作为免疫原。由于SRBC来源比较困难 ,为了探索红细胞抗原问题 ,我们应用绵羊红细胞 (SRBC)与鸡红细胞(CRBC)分别免疫小白鼠 ,进行其血清溶血素 (抗体积数 )测定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选用健康昆明种雄性小白鼠 (清洁级 ) ,体重 (2 0± 1 5g) ,由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桂动许字〈2 0 0 0〉第 0 0 1号 )提供。1 2 SRBC悬液的制备 :选用健康绵羊 ,由广西军区30 3医院动物室提供。从绵羊颈静脉无菌取血 ,…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以DBT细胞、人二倍体细胞(C15)、鸡胚尿囊液、鸡胚尿囊膜分别培养增殖Ⅲ型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Ⅱ型呼肠孤病毒和痘苗病毒的方法。获得的细胞病毒悬液经TCID_(50)、PFU或HA试验测定,其滴度与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给的MHV_3、HVJ毒种和由荷兰引进的Reo_2毒种滴度无差异。以鼠脑培育的MHV_3抗原和C15培养的Reo2抗原分别免疫雌性小鼠,再以S 180细胞诱导小鼠产生腹水,所获腹水抗体经CF或HI试验测定,前者CF抗体滴度为1:64。后者HI抗体滴度为1:1280。以鸡胚囊尿液制备HVJ抗原,不论是免疫雄性来亨鸡还是免疫小鼠,所获血清或腹水的HI抗体滴度均≥1:1024。用鸡胚细胞痘苗抗原免疫家兔——注射两前脚掌和右后脚掌,也产生较理想的HI抗体水平(1:256~51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以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M与IgG抗体结果。此法较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简单,且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为区别早、晚期HAV感染的有效血清学方法。作者用前述两种方法对163份甲型肝炎流行区人群血清进行抗HAVIgG抗体检测,结果RPHAI法阳性率为92.6%,IAHA法为64.4%;其次对47例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及人用动物源性材料及生物制品外源Reo3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M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提取Reo3细胞毒R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建立的Reo3RT-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稳定。以Reo3 RNA逆转录产物为模板,所能检测RNA最小模板浓度为0.42pg/μL,可检测病毒最小滴度为10-9/mL。结论建立的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实验动物及人用动物源性材料及生物制品外源Reo3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免疲粘连试验(IAHA)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在一九七一年报导(1),一九七七年应用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据报导,用免疫粘连方法检测甲肝较补体法合试验更敏感,特异性也高。我组于1980年秋冬季,对沈阳郊区五个大队  相似文献   

16.
用戊二醛鞣酸处理的羊红细胞经猪囊尾蚴囊液稀释抗原致敏后进行间接血凝试验,共检人血样193份,发现人囊虫病57例中89.6%呈阳性反应,而健康人及其他疾病对照136例全部阴性。 戊二醛鞣酸处理的羊红细胞在囊液抗原致敏前4℃保存6个月以上仍然有效,致敏后4℃保存3个月以上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尸检及活检组织中红细胞的病毒抗原、抗体及C3补体成份进行了原位检测,并以实验性流行性出血热乳鼠病毒抗原的体内示践证实红细胞膜上病毒抗原的存在。红细胞的病毒抗原分布有3种形式:环膜型,膜颗粒型及全细胞弥漫型,前者较普遍存在于各组织的红细胞上,  相似文献   

18.
用血吸虫卵可溶性粗抗原(简称虫卵抗原)致敏冻干血球做间接血凝试验(IHA)诊断血吸虫病,存在着致敏血球批间差异较大、质量不够稳定的缺点.我们自1981年起对虫卵抗原致敏血球标准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不同批次和不同用量的抗原致敏血球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试验,改进了致敏血球的部分操作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世界各国采供血机构都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在阻断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从10例典型甲型肝炎患儿的粪便提取到病毒抗原,从甲肝患儿恢复期血清提取到IgG,并使用直接电镜(DEM)、免疫电镜(IEM)、微量补体结合(MCF)、免疫粘连(IAHA)和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A)等方法对提取到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全面交叉鉴定,证实为甲肝病毒抗HAv IgG。在提取抗原的方法上,除用差速离心、聚乙二醇沉淀外,还用氯仿去脂,排除了粪便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保证提取到的抗原为特异性甲肝抗原。本文还讨论了IEM、MCF、IAHA和SPRIA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