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殖系统与胚胎早期发育整合课程通过有机整合原有基础各学科相关内容,构建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设计合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实现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医学涉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是本科临床专业必修课程,由于涉及课程多,部分内容重叠,2009年起,本校借鉴国内外的改革经验,结合临床专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模式~([1])。整合后的课程教学模式以理实一体为突破口,淡化学科分界,强化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与病例相结合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四个班共220名学生,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试验组,另两个班做对照组,各110名学生。试验组通过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教师以器官系统为模块讲授,引入临床病例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对照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授课法。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授课效果的满意度及对教师授课综合评价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与病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优于传统授课法。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高等教育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以"精准医疗"理念为导向,按照学生专业特点不同个体化教学设计;同时定位于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模式,通过混合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资料来整合医学各学科相关知识;并制定学生考核方案,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学生考核结果。以此推动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精准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1952年,美国西余大学就探讨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多学科整合课程教学~([1-3])。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许多院校推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教学改革~([1-2])。国内医学整合课程改革始于2000年~([2-4]),在2000年,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开始实施基础课程整合和临床课程整合~([2-4])。本校于2013年,通过开设卓越创新班(简称课改班)的形式,开始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回顾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问世;90年代,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在全国推行"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许多院校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整合课程,成为第2次医学教育改革,对  相似文献   

7.
岳兴如  赵霞 《医学信息》2010,23(5):1192-1194
目前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教学结构从总体看仍采用分科课程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较注重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相关学科间的关联和固有的逻辑体系.近年来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尝试打破学科界线,按系统以"疾病的诊疗问题"为中心,带动各学科内容的连贯,引导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的整合及应用.促进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构建了新的医学知识整合"二步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八年制医学生)对当前解剖学课程的认同度,以及对引入解剖查体混合课程的想法,尝试提出可行的改革方向。方法通过微信平台(WeChat)和制作问卷的软件问卷星(wjx)向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读的四、五、六、七、八年级的八年制医学生发放问卷。结果共收到合格问卷216份。207名(95.8%)学生认同解剖学课程的重要性,196名(90.7%)的学生赞成在大体解剖学课程中引入与解剖相结合的临床查体内容,且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认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期缺乏随时巩固复习的途径"(149人,69.0%)和"课程衔接不好,见实习时许多都忘了"(143人,66.2%)是当前解剖学课程最为突出的问题。65人(30.1%)和151人(69.9%)分别倾向于以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或传统线下学习形式开展新课程。结论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赞成在大体解剖学课程中加入临床查体与解剖相结合的内容讲解,而相关的教学改革尝试是必要的。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开展混合模式新课程可能是最为适合的。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军医大学以先前实施的神经系统跨学科"联席授课"为基础~([1]),近2年来在临床医学八年制进一步开展了人体各大系统的正常人体形态学整合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期避免课程整合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和教学内容简单的"拼盘"现象~([2-5]),更好地解决学科间相关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较多的重复或"死角"等问题。具体的实践与思考如下。1授课对象  相似文献   

10.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传统上,该课程的授课一直以线下课堂授课为主,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加之断层解剖学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较扎实的人体解剖学基础,导致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皆差强人意[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逐渐兴起,以互联网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在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2].但在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中,尤其是断层解剖学这样一门边缘性小众化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多,笔者利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人体断层解剖学在线课程,将学习断层解剖结构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呈逐步上升递进的"学""识""用"3个阶段,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授课相结合,书本理论学习、实验室标本观察和临床运用相结合,线上过程考核与线下理论考核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三段三阶"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人体断层解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本次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1-23日在美丽的鹏城深圳举办。自2009年举办首届论坛至今将举办第四届论坛,论坛秉承国际视野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论坛得到全国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热情参与和广大同行认可,已成为全国临床心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的学术盛会。论坛在上届"传承、拓展、服务"的主题基础上突出为"整合、人文、管理",紧紧围绕"整合医学"从专业技能、学科发展、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坚持"以本为本"为核心,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逐渐建立意义建构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导课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双轨教学法、"雨课堂"及思维导图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并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结果混合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丰富化,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应试教育的灌输式记忆模式向意义建构的自主思维模式转变,将课堂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变为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结论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兴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学生在横向学习人体结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提高学生对主要器官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发生的纵向认识。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人,在正常教学基础之上,为其开展4个器官(心、肝、肾、肺),共16学时器官整合的教学实践,引导其建立上述4个器官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发生这一主线的纵向认识。结果学生学习过程及作业通过"云班课"平台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值。该经验值和其它学习活动的经验值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人体结构学总成绩。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课程整合情况。调查问卷显示:93%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容整合。95.5%的学生认为中国数字人软件和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软件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内容的记忆;94.5%的学生认为该软件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97%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有帮助的。88%的学生对整合内容的考核方式表示满意。结论以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以"云班课"平台作为考核平台,综合利用人体结构学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器官内容的整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上课。本文以"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在中医学五年制专业中开展基于雨课堂结合Zoom直播的智慧教学,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尝试构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系,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创立的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1]),当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情况,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以器官系统教学为模块的课程整合改革,在课程整合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开展PBL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实践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微课"的核心内容形式是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2])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心传导系统是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微视频教学恰到好处,以此为例,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整合课程教学是当前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横向层叠式课程体系,重点强调学科间纵向交叉融合,形成了一个融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教学体系。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生殖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医学法语教育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传统与特色,自1980年第一届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为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制定的本科生医学教育标准中指出"课程计划应该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整合包括课程组成部分的横向整合"。而近几年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循证医学的发展也体现了医学整合的趋势。因此,在整合医学发展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教学设计也应体现这种"整合"的理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求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心解剖教学过程中如何灌输整合医学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医学教育改革和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主要通过以器官或系统为主线进行基础知识的整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并综合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医学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多、不同学科之间交叉重复,以及课程教授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体现了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医学生系统与主动的学习医学知识以及创新能力挖掘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1,2].  相似文献   

20.
为深化医学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用性医学人才的培养途径,笔者采用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方法,将临床外科手术与人体局部解剖学实验内容加以整合,设计综合性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并在临床医学专业第8个学期临床实习前开展实训活动,从而构建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