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例法测试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性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讨在我国应用比例法测试结构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以及与以往资料的可行性。方法用比例法和绝对浓度法测试了360株结核分支杆菌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对19株结果有判别的菌株进行了MIC测试,用国产和Sigma公司结核药对30株分支杆菌分别进行了耐药性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湖南地区结核培养阳性样本3157例,再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将其进一步分型,采用绝度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湖南地区3157株结核阳性样本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占225株(7.1%),其中鸟分支杆菌63株(28%)、胞内分支杆菌90株(40%)、偶然分支杆菌9株(4%)、龟或脓肿分支杆菌54株(24%)、戈登分支杆菌3株(1.33%)、瘰疬分支杆菌3株(1.33%)、堪萨斯分支杆菌3株(1.33%)。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耐药。结论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7.1%,以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支杆菌为主,其对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我国应用比例法测试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以及与以往资料的可比性。方法 用比例法和绝对浓度法测试了360株结核分支杆菌对四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的敏感性,对19株结果有差别的菌株进行了MIC测试,用国产和Sigma抗结核药对30株分支杆菌分别进行了耐药性测定。结果 SM和RFP二种方法检出的耐药率以及与标准结果的一致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INH、EMB用比例法测试上述  相似文献   

4.
4587株分支杆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痰液、其他体液 (包括胸腹腔积液、脑积液、尿液、白带、淋巴液、伤口分泌物等共 13种 )样本分离出的 4 5 87株分支杆菌进行菌种鉴定 ,并对其中 30 2 8株结核分支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 (药敏 )试验 ,以了解我院分支杆菌的分布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情况。对象与方法  (1)试验对象 :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少数来自院外 ,总计 32 11例患者共 4 5 87株分支杆菌。 (2 )实验方法 :菌种鉴定 :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1] ,对临床分离株共 4 5 87株作了分支杆菌菌…  相似文献   

5.
乙胺丁醇 (EMB)是具有广谱抗分支杆菌活性的一线抗结核合成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和堪萨斯分支杆菌等多种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治疗。近年来 ,EMB在原发和复发结核病患者中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1],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技术和PCR 自动测序法对结核分支杆菌embB基因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 结核分支杆菌H3 7Rv标准株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48株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来源于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检测收集的菌株 ,其中…  相似文献   

6.
抗结核药物诱导结核分支杆菌形成L型及其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目的 观察常用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诱导作用以及结核分支菌L型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内的某些特性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探讨结核分支菌L型形成的机制及其在结核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上的意义。方法 将结核分支杆菌接种于含有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的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内,逐日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分支杆菌L型的形成情况。L型形成后将培养物过滤,获得结核分支杆菌L型纯培养物并对其形态、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基因等进行观察。结果 结核分支杆菌在常规药敏试验浓度的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的作用下均可形成L型。结核分支杆菌L型对这些抗结核药物不再敏感,但对链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均敏感。结核分支杆菌L型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内呈圆球或不规则形态的细胞,单个、成双或链状排列,沉于培养基底部生长,不粘附瓶壁,不运动,抗酸染色阴性,革兰染色阴性或阳性,保留了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PCR引物基因序列。结论 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虽然能够杀灭结核分支杆菌细菌型,但也能够诱导其形成L型而造成这些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治疗无效。非高渗培养基传代培养的结核分支杆菌L型保留了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PCR引物基因序列,以致可用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PCR鉴定。根据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药物敏感性特点,建议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须注意其L型的形成和联合使用结核分支杆菌L型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分析我院1986 ̄1997年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非结核分支杆菌对PAS呈高度的耐药性,对SM、INH、RFP、EBM等耐药性也较高,对KM、TH较敏感。堪萨斯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敏感,鸟,胞内、次要、土地、偶然等分支杆菌对抗经物耐药的较多。另外,非结核分支杆菌除对PAS的低浓度与高浓度的耐药率较一致外,对其它六  相似文献   

8.
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我院1986~1997年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9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支杆菌对PAS呈高度的耐药性,对SM?INH?RFP?EBM等耐药性也较高,对KM?TH较敏感?堪萨斯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敏感,鸟?胞内?次要?土地?偶然等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较多?另外,非结核分支杆菌除对PAS的低浓度与高浓度的耐药率较一致外,对其它六种药物低?高浓度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说明许多非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天然的抗药性?结论针对以上情况,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2年湖南地区结核培养阳性样本3157例,再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将其进一步分型,采用绝度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湖南地区3157株结核阳性样本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占225株(7.1%),其中鸟分支杆菌63株(28%)、胞内分支杆菌90株(40%)、偶然分支杆菌9株(4%)、龟或脓肿分支杆菌54株(24%)、戈登分支杆菌3株(1.33%)、瘰疬分支杆菌3株(1.33%)、堪萨斯分支杆菌3株(1.33%).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耐药.结论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7.1%,以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支杆菌为主,其对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行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检测46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检测465株结构分支杆菌临床株对4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的敏感性。结果 465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测定的4种抗结核药物总耐药率分别为18.5%和20.9%,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药敏测定法结果符合率为95.3%-97.8%。结论 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对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速生非结核分支杆菌所致疾病及合并感染近年有增高趋势,且对大部分抗痨药和抗生素耐药。我所对16株野生试验菌株(偶发2株、龟型2株、耻垢3株、次要1株、未定型8株)和4株标准菌株(偶发1株、龟型1株、耻后1株)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支杆菌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目的 研究噬菌体裂解试验对结核分支杆菌快速鉴定的意义。方法 应用结核分支杆菌噬菌斑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非分支杆菌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结果 结核分支杆菌H37Rv、牛分支杆菌和非洲分支杆菌噬菌体裂解试验均为阳性,10株常见非结核分支杆菌和7株非分支杆菌均为阴性;30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本法检测结果全部阳性;20份涂阳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本法阳性19份(95%);21份涂阴培阳痰标本,本法阳性15份(71%);19份涂阴培阴痰标本,5份阳性(26%)。结论 噬菌体裂解试验可以快速鉴定结核分支杆菌,用其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rpoB基因突变检测在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冷单链构象多态性(PCR-冷SSCP)方法对87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有药敏结果的22份相应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rpoB基因的敏感性为100pgDNA及5000个菌体,属于分支杆菌特异。所有分离菌的rpoB基因PCR扩增均为阳性。采用套式PCR可使扩增敏感性提高100倍。与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相比,PCR-冷SSCP对87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菌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6%及100%。22份涂阳培阳痰标本中套式PCR扩增阳性的6份均为高度利福平耐药,其SSCP结果也与相应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相符。结论PCR-冷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快速、简便、易行,适用于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利福平耐药性的快速测定。如进一步提高引物增特异性及敏感性,该技术可望用于临床标本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rpoB基因突变的敏感方法 ,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手段。方法 根据结核分支杆菌野生株序列 ,自行设计覆盖rpoB基因核心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并将其固定在尼龙膜上 ,然后应用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包含核心突变区的rpoB基因片段 ,与固定在膜上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对突变位点进行快速检测 ,并与药敏试验及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 36株耐药株和 2 2株敏感株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 ,并据此判断其对利福平的药敏特性 ,结果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86 .4 % ,药敏结果符合率为 87.9% ,与测序结果的符合率为 89.7%。结论 反向斑点杂交法可以快速、敏感地检测rpoB基因突变 ,进而早期判断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药敏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支杆菌(MTB)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支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支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采用Baetee MGIT960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G).结果 以细菌接种量为10-3mg/ml,药物浓度5μg/ml、37℃作用24 h为药敏试验条件.噬菌体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丁胺卡那霉素敏感89株、耐药23株,绝对浓度法敏感91株、耐药21株;两法测定均为敏感87株、均为耐药19株.在6株噬菌体法与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果 不符的菌株中,4株噬菌体法与MIC测定结果 相符合.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 为判断标准,则噬菌体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0.48%(19/21),特异性为95.60%(87/91),阳性预测值为82.60%(19/23),阴性预测值为97.75%(87/89),准确性为94.64%(106/112).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简便快速,只需2 d时间.操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MTB的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其对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不敏感。近年来,随着NTM感染情况日益严重,对于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问题的研究,便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国外学者在NTM耐药性基因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NTM与耐异烟肼(INH)INH是结核病治疗最重要的一线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分支菌酸的合成而起作用。但对于NTM来说,INH并不是一个敏感药物。早年认为:耻垢和金色分支杆菌的INH耐药性可能与KatG基因编码产物———过氧化物-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7.
分子诊断技术在分支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生物分类中 ,分支杆菌属于裂殖菌纲、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分支杆菌种类繁多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九版 )所确认的分支杆菌有 5 4种 ,临床可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 (MTB) ,此外还有堪萨斯、鸟、胞内、猿猴、蟾蜍、海、溃疡、瘰疬、马尔摩、苏加、偶然、龟、脓肿等 10余种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NTM病具有与结核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 ,在无菌种鉴定结果的情况下 ,与结核病难以鉴别。NTM与MTB药物敏感性大不相同 ,许多NTM对抗结核药物天然耐药 ,不同NTM菌种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噬菌体裂解法与BACTEC-460法在结核分支杆菌快速检测及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和BACTEC-460法分别检测30株结构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1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和7株非分支杆菌,以及60份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所有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噬菌体裂解试验均为阳性,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非分支杆菌均为阴性。41份BACTEC-460培养阳性和19份BACTEC-460培养阴性的痰标本中,噬菌体裂试验分别有34份(82.9%)和5份(26.3%)阳性。结论:噬菌体裂解法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发病特征及耐药程度。方法收集遵义地区连续时间段内肺内及肺外结核患者标本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MTB),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人口学、临床特征、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收集MTB 84株,其中9株(10.7%)分离自肺外结核病患者。通过比较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和肺外结核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类型及耐药类型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例中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均P<0.05)。结论遵义地区MTB耐药较其他地区严重,应广泛开展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为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减少耐药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442株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是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 (约 2 0亿 )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 TB)的出现 ,使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结核患者处于耐多药危险中。为了解我院的 MDR- TB流行情况 ,现将 2 0 0 2年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 以本院全年临床痰标本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作为试验对象 ,共 4 4 2株。1.2 培养基的制备  1药物敏感性测定所用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为新改良罗氏培养基 ,配方和制备方法按《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