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5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行适当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15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18例(10.8%),其中位于腋窝处14例,胸骨旁1例;皮瓣坏死2例(1.1%),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切口边缘;同时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方法,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双管负压引流、弹性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皮下积液16例(25.0%),皮瓣坏死7例(10.9%);观察组皮下积液6例(9.4%),皮瓣坏死2例(1.6%);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弹性胸带加压包扎可有效减少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观察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情况。结果: 术后35例切口一期愈合;并发皮下积液5例,其中位于腋窝处3例,胸骨旁2例;皮瓣坏死3例,主要集中在切口中段边缘,其中皮下积液合并皮瓣坏死2例。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积皮瓣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50例,对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50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其中10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1例发生皮下感染积脓,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经穿刺、切开置管引流、早期切除坏死皮瓣植皮等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合适的皮瓣游离厚度、电刀的合理使用、彻底的创面止血、有效的引流,可以显著地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片坏死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及时引流是治疗皮下积液积、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是其主要并发症。我科自1988年至今共收治乳腺癌病人70例,均为女性。其中左侧乳腺癌27例,右侧乳腺癌43例。年龄23~70岁。手术方式:传统根治术54例,扩大根治术4例,改良根治术12例。术后无明显皮下积液,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6例,经穿刺抽吸2~3次即愈,无1例出现大面积皮瓣坏死。 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乳癌根治术的范围较大。术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名称及方法,使之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所准备,以减少术后精神方面的创伤及焦虑。  相似文献   

6.
吕岳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153-15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2011年11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其中皮下积液10例,占8.7%,皮瓣坏死9例,占7.8%。经过穿刺引流、创面换药,均在5~20 d后治愈。结论通过改进细化手术操作、合理有效多管引流、适度加压包扎等一系列措施,可减少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如何预防。方法: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式,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器械的合理应用,术后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术中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各方面的综合应用。结果:通过348例临床患者分析认为: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4.7%皮下坏死的发生率为16.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与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电刀在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合理应用电刀,进行有张力切割,全部皮瓣剥离均使用电刀,止血采用点凝,清扫腋窝时仔细结扎小血管及淋巴管,观察其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情况。结果27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其中26例局部皮下积液少许,经早期局部抽吸皮下积液,继续加压包扎后接近一期愈合;14例皮瓣坏死,均为切口边缘局部表皮坏死,换药后渐自行愈合,无需植皮。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合理应用电刀,进行有张力切割,全部皮瓣剥离均使用电刀,止血采用点凝,清扫腋窝时仔细结扎小血管及淋巴管是减少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刚  门翔 《中原医刊》2006,33(1):33-3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肢淋巴水肿、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5年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8例(6.3%),皮瓣坏死9例(7.1%),上肢淋巴水肿5例(4%),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6例(4.8%)。结论重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游离皮瓣的血运、腋窝淋巴回流情况、临床解剖仔细操作是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肢淋巴水肿及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7例,其中对照组52例患者,采取常规术中术后处理;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术终采取皮瓣外固定、持续负压吸引的综合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陈远胜 《河北医学》2010,16(7):800-801
目的:观察罂粟碱热湿敷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利用罂粟碱稀释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皮瓣创面进行热湿敷,与传统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进行对照,观察其对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结果:罂粟碱组48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2例,占4.16%;生理盐水组44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8例,占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罂粟碱皮瓣创面湿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颜青 《吉林医学》2011,(7):1384-1385
目的:防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防止出血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方法:术后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地负压引流,防止皮下积液、积血,促进皮瓣与皮下组织贴合紧密,防止挤压皮瓣,保持良好的皮瓣血液循环。结果:使皮瓣保持良好的血液供应,大大降低了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论:通过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对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高频电刀为实验组,另30例乳癌根治术未使用高频电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术后72~96h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切口Ⅰ期愈合率和住院天数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80mL,皮下积液率为6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mL和16·67%(5/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皮缘坏死率为40%(12/30),切口Ⅰ期愈合率为60%(18/30),而对照组分别为10%(3/30)和90%(27/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为22d,明显高于对照组14d。结论:乳癌根治术中不当的使用高频电刀能增加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率,降低切口Ⅰ期愈合率,增加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common skin flap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cal operation for breast cancer. METHODS: Two hundred sixteen patients with T1-3N0-1M0 breast cancer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at The Cancer Hospital of Xingtai City, China during 1995-2003. Patey mas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majority of patients. Skin flaps were dissected using scalpel after injecting adrenaline containing saline into subcutaneous tissue. Diathermy was used only to stop bleeding vessels. A subset of patients who developed abnormal vascularity of skin flaps, seroma collection and flap necrosis was analyzed. Pressure garment and suction drains were used routinely. Flap necrosis < 3cm(2) was allowed to heal with secondary intention whereas larger defects were skin grafted. RESULTS: In 56 patients, flap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Abnormal vascularity, flap necrosis and seroma collection were absorbed in 34 (15.7%), 13 (6%) and 9 (4.2%) patients, respectively. Eight patients (3.7%) required skin grafting. All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with full recovery. CONCLUSION: To minimize the skin flap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lesser use of cautery, injection of adrenaline containing solution into subcutaneous tissue, routine use of suction drains and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garment may b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5.
魏鑫 《中外医疗》2010,29(30):24-25,2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橡胶管-输液管更换引流术,对照组采用负压引流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橡胶管引流术。比较不同引流方式下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仅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P〈0.01);且患者皮瓣坏死率、总引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引流+橡胶管-输液管更换引流术,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程雷  王洪江  谭毓铨 《吉林医学》2011,(31):6540-654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55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155例患者发生皮下积液21例,占13.54.%,发生积液的患者常规给予输液器导管平压引流、BD留置针引流以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均治愈。结论:合理的皮瓣切口设计及皮瓣厚度、术中电刀功率的大小、充分止血、预防淋巴管漏、术后确保负压引流通畅及适当的加压包扎均是预防皮下积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中心医院普外科1991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00例,按不同时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为改进方法组,对照组为传统方法组,观察两组皮瓣坏死情况,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150例中皮瓣坏死34例,坏死率为22.7%;观察组150例中皮瓣坏死21例,坏死率为14.0%,两组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二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照组采用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6.0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26.09%,二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较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原因及防治(附20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204例乳腺癌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与改良手术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98例患者中,21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4%;改良组106例患者中,9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5%。发生皮下积液者,经采取相应措施,均获得治愈。结论:改良手术方法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50%酒精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晓斌  贺宝艳  刘斌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296-1297
目的:探讨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6例常规预防皮瓣坏死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加用50%酒精纱布湿敷创面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336例常规预防皮瓣坏死综合措施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皮瓣的皮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6例(坏死率10.7%);对照组皮瓣坏死78例(坏死率2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50%酒精纱布创面外敷,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