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176例宫颈癌患者及218例宫颈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计算两组HPV16/18型阳性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结果宫颈癌患者组HPVl6/18型阳性率78.41%(138/176),宫颈炎患者组HPVl6/18型阳性率29.82%(65/218),两组阳性率经)(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Х^2=92.06,P〈0.01);病毒载量前者也显著高于后者(t=2.42,P〈0.01)。结论HPVl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旱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李惠珍 《华夏医学》2007,20(6):1252-125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 16/18)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一级及其以上(C IN 1)病例各200例进行HPV 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宫颈病变≥C IN 1组阳性病例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阳性病例16例,阳性率8.0%,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高危型HPV 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密切相关,高危型HPV 16/18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结果的补充,对宫颈癌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基因微阵列分型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基因微阵列检测人乳头瘤病毒21种亚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和16/18型。结果基因微阵列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而在特异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结论基因微阵列分型方法可用于宫颈癌筛查,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判断和预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大量的研究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几乎所有宫颈癌都伴有HPV亚型.本研究旨在评价TCT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新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一级及其以上(≥CIN1)病例各200例进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宫颈病变≥CIN1组阳性病例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阳性病例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HPV高危型患者CIN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高度病变,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的检查中有重要意义.如与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技术)、阴道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宫颈口脱落细胞,使用DNA提取液对患者的DNA进行样本提取。检测高危型HPV,建立标准曲线来确定每位患者的病毒载量。结果:62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中有44例患者感染高危型HPV,阳性率为70.97%。其中以HPV 16型、HPV 18型、HPV 31型为主,所占比例依次为:34.09%(15/44),20.45%(9/44),15.91%(7/44)。62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中慢性宫颈炎11例,阳性率为36.36%;CINⅠ型18例,阳性率为83.33%;CINⅡ型20例,阳性率为80.00%;CINⅢ型18例,阳性率为69.23%。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癌前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升高,病毒载量的水平也明显上升。结论:HPV和宫颈癌癌前病变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通过检测HPV及病毒载量的水平来对宫颈癌患者作出相应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毅  杨甦庆 《重庆医学》2004,33(8):1151-115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用两种方法采集60例宫颈病变患者和48例对照的宫颈分泌物,以FQ-PCR定量检测16/18型HPV,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CIN患者其HPV阳性率为66.7%,宫颈炎患者中HPV的阳性率为18.5%,对照组的HPV无1例阳性.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的多种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3例宫颈癌、1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8例宫颈炎和10例正常宫颈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18,同时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 HPV16/18、HSV的阳性率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中均有递增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各组病变均出现几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其中HPV16/18,HSV明显高于HPV16/18合并CT感染者.结论 高危型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SV和CT可能是HPV的协同因子,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对23例宫颈癌、1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8例宫颈炎和10例正常宫颈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18,同时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 HPV16/18、HSV的阳性率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中均有递增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病变均出现几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其中HPV16/18、HSV明显高于HPV16/18合并CT感染者。结论 高危型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SV和CT可能是HPV的协同因子,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研究比较多。本实验主要检测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3型,因其各型所致疾病互有交叉,故挑选一段针对HPV,各型共同的DNA序列,用PCR技术检出该核酸片段。在宫颈炎、阴道炎、尖锐湿疣病人中阳性率达31.25%(20/64)。说明人乳头瘤病毒对已婚育妇女普遍易感。检测HPV对宫颈炎、阴道炎、尖锐湿疣等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TCT、HPV-DNA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小泉  周强  丁海明  周华友 《四川医学》2009,30(11):1803-1805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TCT技术筛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级及其以上(≥CIN1)患者各200例进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TCT技术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达99.5%;宫颈病变≥CIN1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患者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患者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为观察组,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罗氏Cobas HPV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测定HPV16/18DNA病毒载量,比较两组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HPV16/18NDA载量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绘制及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载量水平≥(5.56±1.04)、(5.55±0.06)copies/m L为宫颈鳞癌的独立风险因素(HR=1.004、0.783,P=0.045、0.031)。结论:宫颈鳞癌的发病与HPV16/18型病毒的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临床完善高危人群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诊治的目的,同时提示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过程中注意HPV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中的临床效用.方法:2005年6月~2006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行宫颈癌筛查女性4689例中抽取600例,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宫颈癌组和湿疣组.用FQ-PCR法进行宫颈细胞8种HPV基因型分型及定量检测,并同时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各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根据FQ-PCR所得HPV-DNA拷贝数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结果:FQ-PCR和HC-Ⅱ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86.67%,宫颈癌组符合率100%,总Kappa指数(KI)0.722,炎症组0.65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组KI分别为0.514、0.583、0.697,湿疣组0.659.宫颈癌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炎(P<0.05).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病毒载量与宫颈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高度病变组(≥CINⅡ)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宫颈低度病变组(CINⅠ)(P<0.01),但宫颈高度病变组(CINⅡ与CINⅢ)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与HC-Ⅱ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在分型的同时亦可进行病毒量的定量检测,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DNA病毒载量随宫颈病变的级别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检测HPV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424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11和HPV8个基因型(HPV16、18、31、33、45、52、56、58型)的病毒拷贝数。结果共检出HPV6/11阳性者99例,阳性率为23%,其中<2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达到50%;共检出HPV8个基因型阳性者103例,阳性率为24%,其中>5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达到42%。结论 qPCR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操作快捷等特点,可为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樊晓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808-3810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阳性检出率和符合率,统计不同病变类型检出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检出率[75.25%(149/198)]较HC-Ⅱ检测[62.63%(124/1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符合率为83.33%(165/198)(Kappa值=0.618,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62.50%(40/64)]较HC-Ⅱ检测[32.81%(21/6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应用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一致性较好,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较高,对促使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310例妇科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同时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对310例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结果在310例样本中,使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和低密度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出HPV高危型145例(46.8%)和132例(42.6%),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为94.5%(293/310)。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率最高的为16型(25%),其次为52型(16%)、58型(15.2%)、56型(7.5%)和31型(7.5%)等。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常见高危型HPV的感染,与细胞学检测方法相结合,对宫颈筛查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TCT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TCT技术筛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级及其以上(≥CIN1)病例各200例进行高危型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TCT技术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达99.5%;宫颈病变≥CIN1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病例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HPV16/18型感染阳性病例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医学综述》2013,(24):4550-4551,455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各50例,检测HPV阳性例数、HPV水平及HPV阳性患者中HPV DNA亚型的构成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HPV感染98例,阳性率为63.33%,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2%(11/50)、78%(39/50)、96%(48/50);HPV水平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HPV-DNA-16、HPV-DNA-18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9.80%、86.73%;HPV-DNA-52、HPV-DNA-56、HPV-DNA-58阳性率其次,分别为52.04%、57.14%、50%。三组HPV-DNA各亚型的阳性率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DNA类型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东玲 《广东医学》2008,29(4):626-62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及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情况,并对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3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Ⅰ165例,CINⅡ57例,CINⅢ29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5.6%,47.9%,68.4%,86.2%。高危型HPV在CINⅡ,CINⅢ组感染率显著高于CINⅠ和慢性宫颈炎(P<0.001)。CINⅡ,CINⅢ组感染高危型HPV的多重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宫颈疾病持续性存在,促进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及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情况,并对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3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 Ⅰ 165例,CINⅡ57例,CINⅢ29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5.6%,47.9%,68.4%,86.2%.高危型HPV在CINⅡ,CINⅢ组感染率显著高于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P<0.001).CINⅡ,CINⅢ组感染高危型HPV的多重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Ⅰ组(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宫颈疾病持续性存在,促进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CIN)的关系。方法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对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病变一级及其以上(≥CIN1)病例各200例进行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宫颈病变≥CIN1组阳性病例69例,阳性率34.5%;宫颈炎对照组阳性.病例16例,阳性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