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并是否行超声引导下活检指导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经超声诊断为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患者74例,结合病理及随访结果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并对乳腺囊实性肿块恶性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分别统计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后决定行组织穿刺活检的例数。结果 病理证实的60例患者中良性45例,恶性15例。超声造影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实性部分有无强化、强化范围是否增大及实性部分基底部突破特征对于区分肿块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可提高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超声造影后对乳腺囊实性肿块活检的决定被改变25.7%;而对于怀疑恶性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超声造影不会改变穿刺的决策。结论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有一定作用,为指导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决策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微创手术旋切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0例乳腺良性实性肿块女性患者,于术前行乳腺病灶处高频超声探查,标记定位。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在超声引导下直径<3.0 cm的乳腺实性肿块被一次性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可在损伤极小的情况下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85例(124个肿块)乳腺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 肿块均被准确地完全切除,局部血肿8例,皮肤瘀血10个,均自行吸收。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病变准确,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186例乳腺病患者237处乳腺肿块进行微创旋切术。结果:纤维腺瘤165例、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30例、乳腺腺病12例、囊性增生9例、不典型增生10例、原位癌5例,浸润性癌6例。术后对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的残腔周围及针道进行病理检查,2例浸润性癌残腔局部边缘有癌残留,针道无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既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又可起到美容效果,同时提高乳腺肿块病理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小于1cm)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Maxrmaotome活检系统对小于1cm的34个病灶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并评价该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纤维腺瘤26个,乳管内乳头状瘤4个,浸润性导管癌、腺癌、原位癌、乳腺病各1个,病理结果阳性率100%,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微小肿块微创旋切的全过程.结论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对于临床难以发现的小于1 cm的微小病灶可以明确地进行病理学诊断和显示微创完整切除,能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rn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往切除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应州价值。方法86例乳腺肿瘤患者,115个乳腺肿块,经超声或X线钼靶检查,结合临床初步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均被完全切除,每个肿块手术时间(20±10)min,平均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25~0.4cm。1例出现切口下血肿,2个月后完全吸收,5例出现皮下淤血癍,术见感染.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乳房表面不留疤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病变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52个经临床及彩超诊断的乳腺良性肿块行高频超声引导下旋切治疗,对引导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均为100%;34例共40个0.5cm≤直径≤2.5cm的肿块,完全切除32例共38个肿块(95.0%),8例共8个2.5cm<直径≤3.0cm的肿块,完全切除5例共5个肿块(62.5%),4例共4个直径>3.0cm的肿块,肿块完全切除0例。结论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创伤小、疗效好,尤其适用于治疗直径0.5~2.5cm的乳腺良性肿块。  相似文献   

8.
乳腺超声诊断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腺癌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第一位。超声和X线摄影术是两种最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目前,乳腺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是:①鉴别乳腺肿块的囊性与实性;②乳腺脓肿最好的诊断方法;③超声引导下乳腺囊性、实性肿块抽吸、活检及手术前留针定位;④孕妇、哺乳期及年青妇女乳腺检查;⑤评价临床可触及但X线摄影术阴性的肿块;⑥X线摄影术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⑦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性与恶性。最新研究表明,超声与X线摄影术相结合,能提高乳腺癌的发现率,也有研究报道超声能够发现一些临床触诊未触及和X线摄影术未能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麦默通系统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26例患者病灶均切除成功,所有患者均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术后超声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对乳腺肿块微创旋切具有定位切除准确、病理诊断率高、创伤小、操作安全,尤其适合于3 cm以下的乳腺良性肿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不同超声分组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患者111例,共计111个乳腺病灶。根据肿块内部囊实性成分比例及分布特点将其分为3组[A组:厚壁和(或)厚分隔;B组:囊性为主;C组:实性为主]。结合病理分析各组肿块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 结果111个乳腺病灶中,A组病灶28个(良性24个,恶性4个),B组病灶36个(良性28个,恶性8个),C组病灶47个(良性29个,恶性18个)。B、C组恶性肿块的年龄及最大径均大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肿块CEUS后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缘不光整、壁和(或)分隔增厚,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6)。B、C组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常规超声及CEUS后实性边缘不光整、实性成分增强范围超出基底部,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间形态、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及血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常规超声联合CEUS对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要点。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78例患者的125个乳腺肿块行微创切除并活检,记录术后情况,并与传统切除手术病例进行随访,比较2者的差异。结果微创切除手术患者的125个乳腺肿块可完全切除,所切除的肿块病理类型如下:纤维腺瘤45个(36.0%),导管内乳头状瘤4个(3.2%),囊肿5个(4.0%),乳腺纤维增生症20个(16,0%),乳腺囊性增生26个(20.8%),乳腺病25个(20.0%)。与传统切除术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术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及术后疼痛减少,随访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明显疤痕、并发症少及患者随访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超声引导经皮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系统经皮负压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应用价值。方法三维超声引导对83例患者161个乳腺良性肿物行麦默通微创抽吸切除。结节最长径0.6~3.5cm,平均(1.7±O.5)cm。结果全部结节均成功引导切除,实时三维模式下穿刺旋切刀显示清晰,定位准确,但图像实时性较差。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18个月无复发。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系统适于乳腺良性肿物(最长径≤3.5cm)的微创切除,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无复发。有助于手术计划制订,但实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114个纤维腺瘤进行了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对114个纤维腺瘤进行了切除,对直径<12mm的乳腺纤维腺瘤均采用11G的旋切刀,对直径12~20mm的乳腺纤维腺瘤采用8G的旋切刀进行切除,并在术后1年内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其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治价值。结果: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为100%,114个直径5~18mm的乳腺纤维腺瘤均被完整切除,除1例有皮下淤血和1例有局部血肿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旋切术操作方便,对纤维腺瘤切除彻底,是微创治疗纤维腺瘤的一个比较有效和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32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注射^32P胶体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120例,其中甲状腺囊肿4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74例。结果①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在多次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总治愈率为82.5%。其中甲状腺囊肿总有效率为97.8%,总治愈率为84.8%;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总有效率为93.2%,总治愈率为81.1%。两种囊性结节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大小结节在多次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32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及定位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及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乳腺肿块进行高频CDFI超声检查,其中154例为乳腺结构不良回声图,余32例为乳腺肿块回声图。本文主要对32例经高频CDFI检查诊断及定位,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诊断32例肿块中,囊性7例,实质性22例,多发性囊性肿块3例。良性肿块23例,恶性肿块9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对肿块的囊性、实质性、混合性的检出率也是100%。良恶性肿块除1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外,总符合率为96.9%(31/32)。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血管彩色血流的检出率为72%(24/32)。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频CDFI检查定位准确与触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证实,全部肿块均在超声定位象限内。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定位,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应做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下乳腺小病变的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小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1例乳腺小病变均经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二维声像特征按Stasrov分类法将乳腺小病变分成恶性组(5例)、性质未定组(13例)及良性组(3例)。所有病例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乳腺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为恶性可能组的5例中,3例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例活检病理为良性,误诊率为40%;高频彩超诊断为性质未定组13例中除1例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外,其余12例活检病理均为良性。高频彩超诊断为良性组3例,活检病理均为良性。21例中有7例乳腺病变作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与穿刺病理相一致。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小病变穿刺活检,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确诊率,是一种理想的术前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对乳腺病灶的诊断和在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作用方法:26例女性患者42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超声实时探测旋切全过程,所有切除组织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42处病灶一次性切除,超声诊断纤维腺瘤17例、囊性增生3例、纤维腺病瘤22例,病理学栓查示纤维腺瘤12例、囊性增生3例、纤维腺病瘤26例、积乳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是一项既简便、安全、有效,又美容、无痛苦的微创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乳腺良性肿块和44例乳腺癌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3%。良、恶性肿块在二维灰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灰阶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成像的典型表现,可以判断其性质,对一些非典型病例,还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