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期氩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变化,方法:对32例(33眼)病程≤1个月且渗漏点位于乳斑束及黄斑无血管区以外的病灶进行氩绿激光直接光凝,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23眼(69.7%)视力上升,6周后33眼痊愈,其中31眼(93.9%)视力≥1.0,结论:早期氢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雪菁  陈一兵  王炜  闫海  翟楠 《海南医学》2004,15(11):46-47
目的 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倍频激光 (Nd :YAG倍频激光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浆 )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中浆且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 2 5 0 μm以外的患者。应用Nd :YAG倍频激光治疗的光凝组 62例 65眼。单纯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47例 48眼。追踪观察视力、眼底、患者自觉视野中心暗影是否消失。结果 达视力改善光凝组平均 2 .3周 ,对照组 6.8周 ;停止渗漏光凝组平均 2 .8周 ,对照组 10 .3周 ;患者自觉视野中心暗影完全消失光凝组平均 4.9周 ,对照组 15 .3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Nd :YAG倍频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效果肯定。成功的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 ,迅速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温利辉  陈旭 《华夏医学》2011,24(4):441-442
目的:观察倍频YAG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根据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的中浆患者,对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250μm以外的85例(87眼)采用倍频YAG激光直接封闭渗漏点治疗.结果:经光凝治疗1次治愈83眼,2次治愈4眼,术后观察6个月均治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倍频YAG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有明确渗漏点,其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μm以外的中浆患者102例102眼,采用氩绿激光行渗漏点直接光凝封闭,激光参数:光斑直径106—200μn,爆光时间0.2s,能量80-150mW。激光光凝1次或2次补充完成。结果 激光光凝后视力迅速提高-行以上者95眼,视力无变化7眼;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症状消失的87眼;两周内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消失,中心凹反光出现的80眼;首次光凝未完全封闭渗漏点需2次补充光凝的4眼;治疗过程中无1例因光凝损伤黄斑中心凹;全部患者激光光凝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未发现远期光凝并发症,同时无1例复发。结论 氩激光治疗中浆可较快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把握光凝条件是杜绝光凝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有明确渗漏点,其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 μm以外的中浆患者102例102眼,采用氩绿激光行渗漏点直接光凝封闭,激光参数:光斑直径100~200 μm,爆光时间0.2 s,能量80~150 mW。激光光凝1次或2次补充完成。结果激光光凝后视力迅速提高一行以上者95眼,视力无变化7眼;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症状消失的87眼;两周内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消失,中心凹反光出现的80眼;首次光凝未完全封闭渗漏点需2次补充光凝的4眼;治疗过程中无1例因光凝损伤黄斑中心凹;全部患者激光光凝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未发现远期光凝并发症,同时无1例复发。结论氩激光治疗中浆可较快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把握光凝条件是杜绝光凝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毕燕龙  周祁  王惠英  王震  荣翱 《上海医学》2006,29(4):222-224
目的探讨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210眼临床确诊为轻至中度的背景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激光治疗组(90例108眼)和微量激光治疗组(90例102眼)。随访12个月,以三面镜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评估两组光凝前、后黄斑水肿严重程度、渗漏范围和硬性渗出的数量变化,同期进行视力、中心10°静态视野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传统激光治疗组中48例54 眼(50%)、微量激光治疗组中42例49眼(48%)OCT黄斑区厚度变薄。术后12个月在硬性渗出数量和程度上,传统激光治疗组好转54眼(50%),微量激光治疗组好转48眼(47%)。两组在OCT视网膜厚度、视力、视敏度等方面的改变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激光与传统激光在治疗背景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方面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532nm激光治疗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采用激光光凝治疗CSC患者137例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改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37例(146眼)经治疗后,痊愈103例(110眼),好转33例(35眼),无效1例(1眼),总有效率99.3%(145/146);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和眼底造影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532nm激光光凝治疗CSC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缩短病程、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王洪  万宇 《四川医学》2010,31(9):1271-1273
目的分析532nm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末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初发中浆患者90例(90眼),其中48例(48眼)作为激光治疗组,采用532nm绿激光光凝进行渗漏点直接封闭;单纯药物治疗的42例(42眼)作为对照组。随访12~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和视力变化。结果激光组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复发患者分别为2眼(4.2%)和1眼(2.1%);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复发病例分别为15眼(35.7%)和11眼(26.2%)。激光组在治疗后12个月(2=14.55,P〈0.01)和18个月(2=8.49,P〈0.05)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激光组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平均视力为(0.95±0.26)和(0.99±0.12);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平均视力为(0.86±0.33)和(0.91±0.28)。但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时激光组的平均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u=4.31,P〈0.01和v=16.3,P〈0.01)。结论 532nm绿激光治疗中将操作简便且远期疗效确切,少有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nm激光对75例(123眼)Ⅲ和Ⅳ期DR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共分4次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不等.结果:治疗后64眼(52%)视力提高,49眼(39.9%)视力无变化,10眼(8.1%)视力下降.黄斑水肿70眼中,36眼(51.4%)完全消退,22眼(31.4%)部分消退,12眼(17.2%)加重.结论: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有效,对有激光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及时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氩绿激光(波长为532nm)进行治疗,观察激光前后视力变化,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 43眼中有22眼(占51.16%)视力提高2行以上。17眼(39.53%)视力保持稳定,4眼(9.30﹪)视力下降。黄斑水肿19例消退,22例部分消退,不变或加重2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眼底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 对25例(2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VISULAS 532S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渗漏点封闭.结果 28眼中26眼2月内眼底病变消失,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57眼眼底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μm以外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26眼仅采用532激光光凝眼底治疗;治疗组29例31眼采用532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4周和3个月观察视力、眼底,并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治疗后2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视力在2周和4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自觉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2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对缩短病程、修复损伤的视网膜非治疗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嫣  王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93-1894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光凝140例(240只眼)DR患者。术前行视力、裂隙灯、检验镜、眼压、眼B型超声、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a,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74只眼,占31%;视力无变化162只眼,占67.5%;视力下降4只眼,占1.7%。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挫伤性黄斑水肿患者在红、绿、蓝视标的视野改变特点,以及讨论三种颜色视标的视野在挫伤性黄斑水肿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检眼镜确诊为挫伤性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120只眼进行视野检查,结果按受伤眼组和对侧眼组进行分析。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不同颜色视标进行静态阈值中心视野检查。对视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受伤侧眼裸眼视力平均0.48±0.26,对侧眼0.89±0.31,受伤侧眼最佳视力平均0.59±0.22,对侧眼1.10±0.15,两者存在明显差异。②受伤侧眼平均视敏度比对侧眼下降。③三种颜色视标视野平均视敏度,受伤眼平均视敏度:红色视标24.43±5.61,绿色视标19.92±5.51,蓝色视标20.51±5.47,蓝绿视标的平均视敏度下降最明显。结论:眼钝挫伤性黄斑水肿引起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野的视敏度下降,其中蓝绿色视标平均视敏度下降明显,红绿、红蓝视标的平均视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532 nm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532 nm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7例(47眼)患者采用532 nm半导体激光进行激光治疗,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 先行黄斑格子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根据不同病变选择激光参数.每次光凝300~500点,治疗3~4次.激光后3~6个月复查视力,进行荧光血管造影,观察患者视网膜病变消退情况和视力变化.结果 显效33只眼(70.21%),有效13只眼(27.66%),无效1只眼(2.13%),总有效率为97.87%.视力提高9只眼(19.15%),不变34只眼(72.34%).结论 532 nm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安全有效,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32 nm 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87例87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眼采用532 nm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42眼仅单纯給予532 nm 激光光凝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第1、3、6个月按时复查,随访时间6个月.检查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视网膜渗漏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病例在治疗后6个月时所有患者的 BCVA 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视力提高更为明显(P<0.05).在治疗后1、3、6个月时,2组病例 CMT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在各时间点,联合治疗的试验组对CMT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视网膜渗漏减轻程度上2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532 nm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以减少血管渗漏,有效减轻黄斑水肿,促进出血吸收,改善眼底微循环、提高视力,是目前治疗RVO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OCT)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来云浮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患者42例56眼,激光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OTC进行检查,分析其治疗前OCT影像特点及治疗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 距黄斑中心凹500μm范围内,局限性渗漏22眼,弥漫性渗漏20眼,囊样水肿14眼;治疗后3个月视力上升患者例数显著多于视力平稳与视力下降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52.44±116.11)μm,较治疗前的(326.22±115.21)μm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CT用于DME激光治疗患者的检查,可在早期对病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并进行疗效监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585 nm与532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评价585 nm脉冲染料激光和可调脉宽532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病变位于面颈部,年龄在40岁以下且病变无增厚的鲜红斑痣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585 nm激光治疗组130例,532 nm激光治疗组142例,分别治疗5次后对两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5 nm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7.7%和56.2%;532 nm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3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585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显著好于532 nm激光.  相似文献   

19.
仲跻飞  王亮 《现代医学》2012,40(6):714-715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倍频532 nm激光对78例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2眼)行视网膜光凝(RP)治疗。结果:视力提高者32只眼(28.6%),视力下降者34只眼(30.4%),视力无明显变化者46只眼(41.1%);FFA检查,治疗有效者88只眼(78.6%),无效者24只眼(21.4%);黄斑水肿65只眼经治疗55只眼(84.6%)水肿明显消退或消失,6只眼(9.2%)无明显变化,4只眼(6.2%)水肿加重。结论:倍频532 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预防患者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659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60例,60只眼,且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750um以外.其中30只眼接受659眼底激光治疗(治疗组),另外30只眼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均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自觉症状,矫正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 激光治疗组一个月后有16只眼治愈,2个月后有26只眼治愈,3个月后有30只眼治愈.对照组1个月后有1只眼治愈,2个月后有6只眼治愈,3个月后25只眼治愈,6个月后27只眼治愈.两组相比在治疗1个月和两个月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3个月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渗漏点在中心凹750um以外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用659眼底激光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