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儿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为一组异质性疾病,这与中医"宿根"理论有相通之处。T细胞分化和功能异常是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免疫机制之一,microRNA可能是在基因层面调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医中药可能通过抑制慢性气道炎症从而起到干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而T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失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Thl7/Treg失衡在哮喘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免疫功能与中医学正气相应,正气虚弱易致免疫力低下。卫气不足、气阳虚弱为哮喘发病的根本内因,而益气温阳护卫法正是基于此内因提出的防治哮喘的治法。文章就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的关系,对益气温阳护卫法是否通过调节Th17/Treg失衡达到防治哮喘作用展开初步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黏液高分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是一种症状多样的异质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约有4 570万成年人罹患哮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但是哮喘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研究表明气道内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到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小非编码RNA(micro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哮喘发病中,microRNA能够通过调控免疫和非免疫细胞的生存、增殖、分化等多面活性,从而调控相关细胞的功能,进而诱发气道痉挛、黏液高分泌的发生而出现哮喘症状。中医药在预防和减轻哮喘症状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大量研究发现,由于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中药及其组分能够通过调控microRNA的表达,调节免疫平衡、有效改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但当前尚缺乏关于中药调节哮喘相关microRNA表达的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文章旨在通过对近年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microRNA与哮喘相关性及中药调控microRNA治疗哮喘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意在为中医药治疗哮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属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针灸是目前临床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肺功能、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改善免疫功能、调整神经内分泌网络等,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刺抗哮喘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网络进行分析,探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和思路。方法利用分类系统(PANTHER)、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数据库(Pathway Interaction Database,PID)、分子网络作用软件(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分别对针刺抗哮喘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子生物功能注释、信号通路、蛋白相互作用和分子调控网络分析。结果多个针刺抗哮喘差异表达蛋白与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涉及了RhoA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嗜酸性粒细胞Ccr3信号通路、T细胞IL-2R beta活化通路等生物通路,通过调控下游细胞因子,影响CD4分子的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结论通过对针刺抗哮喘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针刺抗哮喘作用免疫相关分子通路和调控靶点,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抗哮喘的免疫相关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灸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天灸疗法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天灸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灸疗法可能通过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防治哮喘的反复发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述中药调节免疫细胞治疗支气管哮喘机制研究进展。支气管哮喘主要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先天淋巴细胞等)以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平喘方、射干麻黄重楼汤等中药复方及黄芪甲苷、黄芪多糖等中药提取物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状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别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十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单纯穴位埋线或穴位埋线联合其他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均有良好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控制气道炎症、抗气道重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相关,为临床推广、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110-1112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有关DCs与哮喘间关系的研究,从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有关治疗药物方面,对树突状细胞发挥的作用进行整理描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穴位贴敷是中医经典外治法之一,可以有效防治哮喘的复发。关于其作用机制,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与气道炎症、血液循环、贴敷处皮肤炎症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有关。其一,穴位贴敷通过引起辅助型T细胞1(Th1)介导的接触性皮炎抑制以Th2为主导的哮喘,且皮炎程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二,穴位贴敷通过降低哮喘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γ-干扰素(IFN-γ)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或升高转录因子T-bet mRNA含量、降低GATA-3 mRNA含量使Th1/Th2向Th1方向偏移;其三,穴位贴敷能够降低哮喘患者气道和肺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含量,减轻气道炎症。综上,穴位贴敷可以通过调节皮肤、血液循环、气道免疫通路使机体达到免疫动态平衡,防治哮喘复发。参考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防治小鼠哮喘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小鼠哮喘的防治作用及对哮喘小鼠的血清IgE和IL-4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甘草酸对小鼠哮喘模型及哮喘小鼠血清IgE和IL-4影响。结果甘草酸治疗后与哮喘组小鼠相比较小鼠肺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血清IgE和IL-4的水平均降低。结论甘草酸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其抗支气管哮喘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清宣理肺、疏风解痉"中药复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患者的肺功能、ACT评分及气道炎症关键指标及免疫失衡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气道慢性炎症的演变,阐释中药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提供研究思路和有效方剂。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原则,将6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药组予"清宣理肺、疏风解痉"中药复方,1剂/d,分2次温服,西药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属于轻度持续者(哮喘控制水平第2级):普米克气雾剂,2喷/d,早晚各1次。病情严重程度属于中度持续者(哮喘控制水平第3级):舒利迭2吸/d,早晚各1次,疗程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ACT评分及气道关键炎性指标IL-8、IL-10、Ig E、ECP、IL-17、IL-33的变化。结果肺功能:中药组FVC、FEV1、P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明显改变;西药组PEF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FVC比值、FEV1比值、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比值FVC比值、FEV1比值、PEF比值、FEV1/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ACT评分: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ACT评分明显好于西药组。炎症因子:西药组IL-8、IL-10、Ig-E、ECP治疗前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善明显;IL-17、IL-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IL-8、IL-10、Ig-E、ECP、IL-33治疗前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改善明显;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清宣理肺、疏风解痉"中药复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可改善肺功能,改善ACT评分,降低气道炎症水平,减少Ig E结合效应细胞产生脱颗粒,减少致敏因素;降低ECP水平,减少气道损伤;提高IL-10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来改善了气道炎症反应,抑制Ig E产生,从而减轻过敏反应,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最终可导致气道重塑等不可逆器质性损害。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反应递质等,并受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子调控。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一类有众多表型及不同功能亚群的生物系统,被发现是参与哮喘发病的重要细胞,在启动哮喘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DC具有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重要功能,直接影响着哮喘的发生发展。糖皮质激素至今仍被证实是预防哮喘发作的最有效药物,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备受关注;而中医药多靶点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DC无疑是探索哮喘发病机制和探索安全有效的免疫疗法及研发天然中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研究靶点。现从DC的研究概况、DC与哮喘发病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相关性、主要研究工作等整理论述,以期为今后阐释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部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风蠲饮汤治疗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和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脱落、失访1例,违背方案剔除3例,完成61例,观察组脱落、失访2例,最终完成63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经雾化器给药;重度患儿加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1~2喷/次,早晚各1次。对照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祛风蠲饮汤辨证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哮喘起效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价,记录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变异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治疗前后风痰阻肺证评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量;治疗后1周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检测治疗前后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IL-22和IL-35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哮喘起效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EF日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Z=2.106,P<0.05);观察组FeNO和风痰阻肺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h17细胞和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1),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7,IL-6,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6.83%(61/63),优于对照组的85.25%(52/61)(χ2=5.141,P<0.05);观察组中医证疗效总有效率为98.41%(62/63),优于对照组的86.89%(53/61)(χ2=4.525,P<0.05)。未发现与使用祛风蠲饮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祛风蠲饮汤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风痰阻肺证中重度患儿,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并可调节Th17,Treg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促进Th17/Treg免疫平衡,减轻了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灸血清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自1998年针灸学者提出针灸血清的概念至今7年来有关针刺血清和艾灸血清的研究概况。方法对针刺血清抗哮喘作用和体液调节功能、针刺血清和艾灸血清调节免疫功能,以及艾灸血清抗衰老作用等的研究加以综合分析。结果针刺血清具有抗哮喘和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针刺血清和艾灸血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艾灸血清具有抗衰老作用。结论针灸血清具有与针灸相似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青龙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及肺功能、外周嗜酸性粒细胞(EOS)等指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EOS等均等到显著改善(P〈0.05),小青龙汤组较常规治疗组疗效更佳,肺功能、EOS等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提高西医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免疫紊乱,减轻嗜酸性粒细胞对肺组织浸润,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系统挖掘淫羊藿治疗哮喘的关键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寻找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标,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靶标进行筛选与验证;查找疾病数据库得到哮喘相关靶标;构建靶标互作网络筛选关键靶标;利用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生物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等10个关键靶标,富集的通路有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信号通路等66条,功能信息共得到446条,包括参与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等。结论:淫羊藿中的活性成分靶标及作用通路在对抗炎症反应、逆转气道重塑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富集,与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相符合,在哮喘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许迎雪  申潞璐 《光明中医》2022,37(2):231-233
目的 研究涤痰汤合小陷胸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涤痰汤合小陷胸汤,2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