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K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价值.方法 对4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同时设立开腹手术肝外胆管探查取石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病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内镜治疗组有效率97.8%,开腹手术组有效率为90.9%(P>0.05).残余结石发生率:内镜组为2.22%,开腹手术组为20.00%(P<0.05).并发症发生卒:内镜组为4.44%,开腹手术组为18.18%(P<0.05).结论 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胆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胆总管结石,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ERBD).ERCP后3d内行LC,术后4d出院.出院后1~2周内再次行十二指肠镜取出胆道支架并行ERCP了解胆管有无残余结石.结果:35例患者均1次取净胆总管结石,1例EST术中出血,34例成功行LC,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所有患者均无胆漏、十二指肠穿孔、黄疸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效果及并发胰腺和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5月入院行ERCP的30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和既往病史等,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治疗后,取石成功率为97.33%,37例(12.33%)患者术后并发胰腺和胆道感染,其中术后胰腺炎(PEP) 20例,胆道感染17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体重指数(BMI) 28 kg/m~2]、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多次插管、插管时间 60 min以及胰管显影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胆管结石病史、胆管治疗史以及胆管中高位梗阻为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需加强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孔静  吴硕东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679-680,683
目的 介绍该科在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方面的经验,讨论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方法 该科在开展腹腔镜切胆囊以来,随着腔镜下操作技术不断熟练,开展了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LCBDE)25例,其中1例为二次胆道患者,另外1例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肝纤维化,在腹腔镜胆道探查的同时行左肝外叶切除。另有9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7例腹腔镜探查患者一期缝合胆道,8例留置T管。对于单纯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EST取石,同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效果良好,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论 腹腔镜及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微创外科成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直径≤1.5 c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直径≤1.5 cm胆总管结石患者6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5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结石一次性取净率、机械碎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结石一次性取净率96.62%,高于对照组的85.54%,机械碎石率8.62%低于对照组24.31%(P0.05);研究组术后鼻胆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19.69%(P0.05)。结论: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直径≤1.5 cm胆总管结石患者,能显著提高结石一次性取净率,降低机械碎石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并左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7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46例(A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外叶切除41例(B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残石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 B组术后结石残余率(17.1%)明显高于A组(0%)(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基本相同(P>0.05).A组和B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9.5%,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远期优良率大于B组(91.3%VS 75.6%,P<0.05).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左侧肝内胆管结石的短期和远期效果大于肝左外叶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胆道造影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经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ERCP全部成功,EST操作成功率97.6%(120/123),9例(7.5%)EST后并发急性胰腺炎,42例(35.0%)术后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23例(19.1%)EST后胆红素较术前轻度升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EST术后LC成功48例.术中胆道镜取石16例,术中胆道造影11例,1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EST术中出现十二指肠穿孔.LC术中胆道造影发现EST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管变异3例,EST联合LC、胆道镜治疗结石成功率96.7%(119/123).结论 LC联合EST、胆道镜、胆道造影能成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与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多发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组(n=75)和取石组(n=93)。支架组行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取石组行ERCP+EST+胆道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5 d的WBC、CRP、ALT、TBIL、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术后胰腺炎、术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的反复胆系感染、再次ERCP手术发生率均高于取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取石组,住院费用低于取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和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老年多发胆总管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ERCP联合LC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1年结石残存、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1年,两组结石残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入选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0例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0例)和未复发组(80例)。两组年龄、胆道感染、胆道扩张、胆道口括约肌切开和乳头旁憩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道感染、胆道口括约肌切开和乳头旁憩室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佳、安全性好;胆道感染、胆道口括约肌切开和乳头旁憩室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ERCP患者394例为研究对象,查阅病历资料,获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有5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3.96%,其中胰腺炎33例,均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7例既往有胰腺炎病史,7例反复插管(>5次),5例手术时间>1 h,7例胰管显影,15例为术后反复取石、多发结石,3例合并胰管结石;消化道出血12例,均行EST,8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7例,均行EST+网篮取石+ENBD手术,既往有胆管炎病史;肝内胆管穿孔3例,因胆总管结石进行EST+网篮取石+ENBD手术。结论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防范,注重规范化培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行EUS检查的可疑胆管结石患者353例。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取石或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EUS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并与腹部超声(TUS)、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行比较。结果 353例患者中EUS诊断胆管结石176例,其中2例经ERCP未见结石;177例EUS检查阴性患者中,17例经验证存在结石。EUS诊断胆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8.8%,阳性预测值为98.9%,阴性预测值为90.4%,约登指数89.9%,准确度为94.6%。EUS在胆管大结石(5 mm)、胆管小结石(≤5 mm)、胆管泥沙样结石、胆管下段结石、胆管中上段结石中均优于TUS和CT。在胆管大结石中EUS与MRC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在小结石、泥沙样结石、下段结石、中上段结石中EUS均优于MRCP。结论 EUS对胆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有创操作前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ERCP联合EST胆总管取石术289例患者,其合并胆囊结石,择期行LC。按胆总管结石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按是否行LC分为LC组和无LC组。均记录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胆囊切除史、总胆红素水平、黄疸和壶腹周围憩室情况;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药物情况;胆道狭窄、胆管成角、胆总管直径;结石的性质、数量和大小;机械碎石、鼻胆管引流情况。跟踪随访5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时间(27.1±14.6)个月。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相比:胆总管直径分别为(17.7±3.7)和(15.5±4.4)mm;胆总管结石直径≥15 mm例数分别占41.3%和16.8%;壶腹周围憩室例数分别占61.9%和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1)。胆总管直径≥15 mm和存在壶腹周围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OR=1.789~1.941,均P 0.05),择期LC不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LC组与无LC组5年累计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4.5%和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直径≥15 mm,存在壶腹周围憩室是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择期行LC并不能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道留置导丝取石在胆管大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8例胆管大结石(1.2~1.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网篮组152例,气囊组42例,联合组38例,导丝组76例,分析不同取石方法的效果。结果 308例患者均成功取石或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导丝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导丝组结石嵌顿率较其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导丝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5%(8/76),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患者术后胆管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网篮组和联合组各有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经内镜止血后好转,4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孔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导丝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时间较其他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胆道导丝留置法联合网篮或者气囊取石,对于1.2~1.5 cm的大结石,能够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结石乳头嵌顿率,缩短ERCP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珉  李培明  李克  张威浩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57-159,16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35例行EST后34例取净结石,结石 取净率97%。其中大切开6例,中切开25例,小切开4例。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术后AKP、r-GT、TB、DB等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后33例治愈无复发,随防平均时间2.3年。结论 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因人而宜地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必要时采取碎石等其他辅助手段,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34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或单纯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Ⅰ期缝合胆总管12例(35.29%),留置T管引流20例(58.82%),中转开腹留置T管引流2例(5.9%);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82.35%(28/34),胆管残石率为11.76%(4/34)。全组病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及美容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肝外胆管大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87例肝外胆管结石直径≥1.0 cm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奇数组43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取石治疗,偶数组44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比较两组间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机械碎石率、结石嵌顿率、操作时间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3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8.2%(8/44),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出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结石嵌顿率、机械碎石率、二次取石率、操作时间分别为97.7%(42/43)、0%(0/43)、4.6%(2/43)、0%(0/43)及(35.2±5.2)min;对照组对应为97.7%(43/44)、6.8%(3/44)、18.1%(8/44)、13.6%(6/44)及(45.1±4.0)min,除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其他4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肝外胆管大结石内镜治疗中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腹部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诊治的所有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予以对比。结果与腹部超声相比,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差异更显著(P0.01)。超声内镜在敏感性及准确性上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更高(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上,超声内镜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较腹部超声效果更好;超声内镜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更具优势,尤其是对胆道下段微小结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期三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与分期两期两镜手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同期三镜手术和分期两镜手术,其中同期三镜手术29例,分期两镜手术25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胆汁引流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中,采取同期三镜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残余结石,无中转开腹,术后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梗阻性黄疸,转氨酶升高;采取分期两镜手术患者中,1例因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改为择期同期三镜手术,其余手术均成功,结石完全被取出,术后轻症急性胰腺炎3例,1例出现电解质紊乱,1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发热,1例出现黄疸。两组患者全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第1天、第2天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第3天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三镜手术较两期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较分期两镜手术多。在合适的患者及其自身要求下,同期三镜手术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择期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水平,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24和48 h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术前、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水平、术后3、24和48 h的VAS、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疗效相当,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经验。方法对253例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进行手术并随访。结果术后残石率为21.3%(54/253),经胆道镜取石,最后降为16.9%(43/253)。随访225例,时长7个月至8a5个月,平均3a9个月,其中2a6个月以上者158例。在随访中,有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管炎,效果优良者占87.3%。结论肝胆管的充分显露和切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式选择取决于结石、胆管狭窄的位置及数量、肝脏的病理改变及术中患者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