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术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反复胰管导丝插入患者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插管困难而导致导丝反复进入胰管的胆道疾病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皆常规行ERCP术,观察组术中置入胰管支架,对照组术后不置入胰管支架或者鼻胰管,术后监测腹痛症状,血淀粉酶。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腹痛评分、Ranson评分、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5例PEP,发生率为15.6%,其中轻型4例(12.5%)、中型1例(3.1%);对照组发生13例PEP,发生率为40.6%,其中轻型6例(18.8%)、中型4例(12.5%)、重型3例(9.4%)。观察组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型PE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中、重型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Ranson评分为(1.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2)分(P0.05);观察组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3.0±0.6)d,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1.4)d(P0.01)。两组皆未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胰管支架置入能够有效预防因导丝反复进入胰管患者的PEP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痛楚、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导丝辅助胆道活检技术在胆道恶性肿瘤合并胆道梗阻中的应用。方法在ERCP过程中,62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ERCP时利用导丝辅助下向胆管内引入活检钳对病变处进行活检获取标本。结果经ERCP导丝辅助胆道活检技术行胆道活检夹取组织块成功率为100.0%,62例钳夹活检中41例获得组织学诊断,活检敏感性为66.1%,活检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同时研究发现胆管上中段活检阳性率(上段76.9%;中段78.6%)明显高于胆管下段(45.5%)(P0.05),胆管原发肿瘤活检阳性率(88.2%)高于非胆管起源肿瘤(胰腺癌阳性率35.3%)引起的胆道梗阻(P0.01)。结论经ERCP导丝辅助胆道活检技术是安全、简便、易于掌握地获取病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覆膜金属支架在治疗无法行外科手术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镜诊治中心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胰管留置全覆膜金属支架的9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行ERCP,术中见乳头呈鱼嘴样开口,插管后均可见胶冻状液体流出,造影见主胰管局部或弥漫扩张,分枝胰管呈囊状扩张,5例置入10 mm×80 mm、4例置入10 mm×60 mm全覆膜金属支架,2例术中同时置入胆道支架。术后患者腹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无胰腺炎、胆管炎、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腹痛和复发,无支架移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无新发糖尿病,1例随访至16个月时,支架堵塞,行胰管清理及支架更换。出院当天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为(96.67±3.54)分,较术前的(82.78±3.63)分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和6个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为(94.82±3.87)和(91.33±2...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北医院2004年2月成功引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技术以来,对本院收治的9例化脓性胆管炎(ASC)患者试行内镜诊治,达到理想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象学检查确诊或怀疑有ASC患者9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9例ASC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43~83岁;5例术前已行胆囊切除,4例未行胆囊切除术;术前体温36.5~41.5℃;术前合并有败血症3例,其中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1例为大肠杆菌败血症,1例为尿肠球菌败血症;合并有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3例,合…  相似文献   
5.
6.
7.
内镜染色在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应用在日本已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日本用双重染色技术诊断食管浅表癌和表皮内癌,发现的病例数在逐年增加,国内常规开展染色技术的医院不多,而开展双染色技术报道更少,本研究对108例患者进行甲苯胺蓝和卢戈氏液双重染色,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取:108例病人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37~78岁,入选的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且年龄45岁以上;(2)有食管症状(如吞咽阻塞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等);(3)胃镜检查时肉眼…  相似文献   
8.
邓登豪 《医学综述》1995,1(7):291-293
细胞的生长分裂调控机制十分复杂,表皮生长因子是实现这种调节的生物信号之一,其受体是把这种信号介导到细胞内的关键成分。自从表皮生长因子被提纯30多年来,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关表皮生长因子控制细胞增殖的许多生理功能已逐步阐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局部浸润,并能增强其转移趋势。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有关其与食管癌的关系近几年研究较多,综述如下:1 表皮生长因子的结构、功能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最初从鼠的下颌腺中分离提纯,EGF为53肽氨基酸。鼠的E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20例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RCP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病理组织情况。结果 ERCP治疗前后TBil[(230.61±100.73)和(110.10±55.02)μmol/L]和DBil[(190.93±99.72)和(88.13±38.3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活检钳和细胞刷联合活检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活检(P = 0.019,P = 0.008)。结论 ERCP对于晚期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较好的退黄效果,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可在患者无外科手术指征时取活检确诊胆囊癌,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