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4例肝内胆管结石集中于半肝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与同期完成的20例开腹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了解术中出血、手术历时、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14例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90~420 min,平均(259±134)min;术中出血量220~1 000 ml,平均(454.5±314.2)ml;仅1例应用镇痛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7-14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3.4)d.开腹组20例手术时间为125~257 min,平均(178±58)min;术中出血量210~1 200 ml,平均(550.9±348.1)ml;术后切1:2感染2例、胃瘫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9~25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4±4.7)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延长(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痛苦少,是一种良好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胜华 《吉林医学》2014,(9):1969-1969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54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100~1 700 ml,平均480 ml,手术花费时间110~29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及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1例胆漏,1例膈下脓肿,5例胸腔积液,1例胆道出血。结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若不能够得到精心护理,势必会加重病情,故早发现早治疗,是术后并发症护理的主要原则,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陈剑雄  许马川  林良辉 《海南医学》2016,(15):2468-2470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行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42例为观察组,传统开腹肝规则切除术5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患者均随访19~6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即时清除率和最终清除率分别为92.86%(39/42)和100.00%(42/42);对照组为94.54%和100.00%(42/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平均随访47.9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优秀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4.76%(2/42),对照组为76.36%(42/55)、5.45%(3/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可行性,而且安全微创,可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胆总管结石ERCP造影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行柱状球囊扩张或内镜括约肌切除术,术后2~5d择期进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26例在ERCP下行柱状球囊扩张或内镜括约肌切除术取石,术中发现1例右肝内胆管损伤,中转为开腹手术;根据胆结石部位不同,采取相应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43.47±70.5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3.64±92.35)ml;平均住院时间(8.57±2.13)d。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腹腔内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经复查,均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不需切开胆总管检查,可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复发的风险,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吴友峰 《中国医疗前沿》2012,(5):37+47-37,47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在我科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5-160min,平均130.5min;术中出血量290-1200ml,平均465ml。术后经B超或CT或T管造影检查证实结石完全取净的患者有41例(89.13%),有结石残留患者5例(10.87%),其中4例结石位于肝右叶,1例结石位于肝左内叶。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未见肝脏衰竭、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取石效果好、手术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12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15,P<0.05);观察组术后转氨酶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微创,可作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31-133
目的:探讨在胆道结石再次手术中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51例再次胆道手术行规则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为肝左外叶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1例为右肝第Ⅵ段切除,手术时间(224.22±22.37)min,术中出血(207.84±36.82)m L,术后住院时间(16.06±3.8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25%(19/51),均保守治愈。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9.61%(10/51),包括9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9例术后获7~50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2.04%)。结论:胆道结石再次手术行规则性肝切除术是可行、安全的,在单侧肝内胆管结石者疗效满意,双侧结石则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肝包虫切除术的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及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肝包虫腹腔镜下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腹腔镜下肝包虫外囊切除,5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约90min,平均出血量约350ml,术后第2天均下地活动,并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无胆漏、出血,无复发及腹腔种植。结论腹腔镜下切除肝包虫安全可行,效果优于内囊摘除加残腔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和开腹治疗组,各41例.给予腹腔镜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给予开腹治疗组患者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和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腹腔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饶丹  常清 《河北医学》2016,(3):425-4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3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时期内的32例行开腹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肝切除方式、术中失血量、术中和最终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术后镇痛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8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切肝方式为超声刀+双极电凝联合离断法,结合直线切割闭合器。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病理确诊肝细胞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平均手术时间304(130~4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75(100~800)m L;术后发生胆漏1例,经引流4周后治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6.75(12~26)d,术后平均随访9.1(3~29)个月,2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腹腔镜下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符合现代精准肝切除理念,是一种创伤小、可行、安全的手术,适用于肝脏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规则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规则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全麻下行腹腔镜规则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2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病人出血400-600ml,无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能治疗左侧肝内胆管结石,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永成  黄玉斌 《广西医学》2012,34(5):586-587
目的 观察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6例,均采用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5~175 min,平均125.5 min;术中出血155~325 ml,平均215.5 ml;住院时间12.5~22.5 d,平均15.5 d;术后并发伤口感染3例,膈下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2例,肝右叶Ⅲ级以上胆管结石残留4例占5.3%;76例随访0.5~3.5年,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郑四鸣  朱杰  周新华  李宏  陆才 《浙江医学》2018,40(24):2685-2687
目的总结腹腔镜尾状叶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尾状叶肝切除术治疗,手术入路原则为先解剖、阻断尾状叶入肝血流和肝短静脉,并在断肝前与断肝时暴露主要肝静脉,以避免损伤。术中阻断入肝血流注意变异较多的尾状叶门静脉,仔细解剖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共干与下腔静脉夹角的尾状叶顶部。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情况,对手术入路和难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尾状叶联合其他肝叶(段)切除5例,单独尾状叶切除2例。手术时间200~450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ml,术后并发胆漏1例,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和肝功能衰竭。术后住院时间7~13d,术中结石取尽率为57.1%(4/7),治疗结束结石取尽率为85.7%(6/7)。所有结石取尽的患者未发生结石复发。结论通过入出肝血流控制和选择合适断肝顺序,腹腔镜尾状叶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并对其实施左肝外叶切除术.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以及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行T管造影或B超检查,有2例患者存在残留结石,经再次手术均治愈出院.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8年的随访,12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优良率达到85.7%).结论由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变分布呈现节段性特点,且极易引起病变周围的肝组织常出现萎缩和纤维化.在临床行肝左叶切除术时需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措施,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胆道镜(多镜联合)微创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分阶段采用内镜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22例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胆道手术史,其中胆总管多发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萎缩20例,胆总管多发结石合并右肝Ⅵ段胆管结石伴萎缩2例;先行内镜取石再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不放置T管。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16例、左肝外侧叶切除4例、右肝Ⅵ段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50~300ml,术后住院5~12d,平均7.1d。结论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胆道镜微创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最大限度发挥了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优势,真正体现了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遵循患者意愿,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0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 <0.05);两组间的即刻结石清除率、最终结石清除率和术后1年内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水平降低(P <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P <0.05),腹腔镜组术前术后变化大于开腹组(P <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 <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结石清除率高,可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率,有效改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9例腹腔镜下肝左外侧叶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7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9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50~250ml。平均20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7d。术后住院5~10d。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个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鲁山县人民医院94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规则性肝切除术(肝段或肝叶)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恢复优良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结石清除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复发率为4.3%,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5.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章富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94-139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的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结石清除率96.8%(30/31),术后并发症9.7%(3/31),31例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28例(90.3%)完全无症状,2例(6.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例(3.2%)因残余结石需再次手术。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明显降低结石残余率,有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