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微波方法制备γ-干扰素(IFN-γ)处理的小鼠H22肝癌细胞瘤苗(MITTV-H22)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利用MITTV-H22免疫小鼠3次,末次免疫后第7天接种H22肿瘤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结果实验组小鼠于H22肿瘤细胞攻击后的7d接种部位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包块,经解剖肿瘤接种部位未发现肿瘤组织,120d后也未发现肿瘤组织。对照组于H22肿瘤细胞接种后第5或第6天接种部位出现直径小于0.5cm的包块,成瘤率为100%。观察120d,实验组小鼠平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t=25.55,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高于对照组(t=3.526,P=0.01)。结论 MITTV-H22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的肿瘤疫苗对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 每组小鼠20只,分别以2种声强的HIFU瘤苗、高温瘤苗及生理盐水注射,接种H22细胞后观察小鼠肿瘤发生率及生存期;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小鼠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杀伤;观察不同声强对HIFU瘤苗效能的影响.结果 HIFU瘤苗组小鼠肿瘤发生率减低,生存期延长;淋巴细胞在同源肿瘤刺激下增殖明显,CTL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且比高温瘤苗组有更高的增殖率和杀伤率(P<0.05);显著提高声强后制备的HIFU瘤苗效能降低.结论 一定参数下制备的HIFU瘤苗明显增强了小鼠抗同源肿瘤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翘抗肿瘤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了连翘抑瘤作用及小鼠H22肝癌血清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EusA法)。结果:不同剂量连翘能不同程度抑制小鼠H22肝癌的生长,能增加TNF—α和降低IL-8-的含量。结论:连翘对小鼠H22肝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肿瘤细胞体外经不同温度时间热处理后的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普通水浴加热方法将小鼠H22肝癌细胞经一定温度时间处理后制成瘤苗,免疫ICR小鼠,然后腹腔移植H22细胞,观察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免疫小鼠脾细胞体外对H22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65℃/30分钟水浴加热处理能完全杀灭H22细胞;65℃/30分钟热处理制备的瘤苗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并且该瘤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杀伤H22细胞作用显著高于荷瘤小鼠及正常小鼠(P<0.01)。结论:采用水浴加热方法制备的肿瘤瘤苗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作用,65℃/30分钟为水浴方法制备瘤苗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5.
衣服新  黄强  周丽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24-126,F0003
目的:观察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作为免疫调节剂的温莪术提取物β-榄香烯是否可协同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抑制胶质瘤生长。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8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肿瘤研究室完成。①选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30只,雌雄不拘,鼠龄4—6周。温莪术提取物β-榄香烯由大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馈赠。采用化学偶联法将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的CD3单抗和本室制备的SZ39抗人脑胶质瘤单抗制备为双特异性抗体。②取培养生长的人脑胶瘤体外细胞系SHG-44细胞3&;#215;10^8L^-1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输后次日,直接注射于SCID鼠右腋皮下。将种瘤后SCID小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β-榄香烯+抗体+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每天腹腔注射β-榄香烯(1.5mg/只)和双特异性抗体200μg/只,每天尾静脉注射白细胞介素2(5&;#215;10^5U/只),接种肿瘤前1天及第14天尾静脉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3.16&;#215;10^10L^-1,0.5mL,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志愿者2名外周血);抗体+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注射3种物质剂量和方法同上组;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注射2种物质剂量和方法同上组;外周单个核细胞组:注射外周单个核细胞剂量和方法同上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培养液。⑧记录肿瘤增殖的潜伏期,即接种日至皮下扪及微结节的时间。接种肿瘤28d后,称肿瘤质量。荧光原位杂交法测算每克肿瘤人淋巴细胞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Olympus光学显微镜(&;#215;200)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SCID小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β-榄香烯+抗体+白细胞介素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和抗体+白细胞介素2+外周单个核细胞组肿瘤细胞有部分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其余各组形态相近,淋巴细胞浸润相对较少。②肿瘤增殖潜伏期:β-榄香烯+抗体+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其他4组(P〈0.05),抗体+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外周单个核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外周单个核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③肿瘤质量:β-榄香烯+抗体组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1)。④肿瘤中人淋巴细胞浸润数量:β-榄香烯+抗体组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1)。 结论:温莪术提取物可协同双特异性抗体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将携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集BAI.B/c小鼠肝癌细胞株(H22),体外经60Coγ射线灭活后制成瘤苗,用以治疗荷瘤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结果发现,GM-CSF基因转染瘤苗能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CDs8+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结果表明:GM—CSF基因转染瘤苗能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示应用该疗法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徐华  任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04-5805
目的:研究反应停及反应停协同环磷酰胺对小鼠荷瘤H22肿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实体型肿瘤模型,观察小同剂量的反应停及反应停协同环磷酰胺对小鼠肝癌H22的影响。检测实验小鼠碳粒廓清、迟发型变态反应及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反应停高剂量组、环磷酰胺高剂量组、反应停与环磷酰胺协同组在瘤重差异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抑瘤率〉40%,具有抗肿瘤意义。反应停协同环磷酰胺后可以阻止其碳粒廓清、淋巴细胞增殖,使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降低。结论:反应停及反应停与环磷酰胺均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顺铂(DDP)对小鼠移植型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H22肝癌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TRAIL组、TRAIL+DDP组和DDP组,称取瘤重分析其抑瘤作用、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TRAIL、DDP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TRAIL与DDP联用有增效作用(P〈0.05)。TRAIL组、DDP组及TRAIL+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14%、57.98%和77.23%。(2)与单一用药组相比,TRAIL与DDP联用可明显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TRAIL与DDP联用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小鼠 H22肝癌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培养 H22肿瘤细胞,制造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60只。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模型分成三组,每组20只,其中A组小鼠采用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B组小鼠仅采用表阿霉素治疗;C组采用生理盐水对照,在治疗d7、d14、d21和d30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直径,统计治疗后12个月内三组小鼠死亡率。结果 A组小鼠d14肿瘤直径为(11.37 ± 1.03) mm ,显著短于同期B组(19.32 ± 1.12) mm和C组(28.39 ± 1.19) mm ;A组小鼠d30肿瘤直径为(9.23 ± 1.08)mm ,显著低于B组(12.23 ± 1.04 mm)和C组(29.29 ± 1.03 mm)。A组死亡率10%(2/20)显著低于B组45%(9/20)和C组80%(16/20)。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小鼠 H22肝癌移植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焦超声固化疫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固化疫苗对荷H22肝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A组),高温固化H22瘤苗组(B组),HIFU固化H22疫苗组(C组).于第1、2、3、4周,各组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高温固化瘤苗,HIFU固化疫苗.第5周,各小鼠皮下接种同源H22癌细胞1×106个,记录各组小鼠肿瘤发生率、肿瘤体积、T淋巴细胞亚群及CD68细胞数.结果A、B、C三组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00%,80%,45%,C组较A、B两组显著降低(P<0.05),C组肿瘤体积较A、B两组显著减小(P<0.01),C组CD4+/CD8+比值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CD68+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FU固化疫苗有较强的免疫效应,是一种良好的肿瘤疫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载10-羟基喜树碱(10-HCPT)脂质超声微泡(10-hydroxycamptothecine-loaded liposome microbubbles,HLM),并研究超声定位辐照载药微泡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方法 制备载10-HCPT的脂质微泡及空白脂质微泡,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分为HLM组、10-HCPT注射液组、空白脂质微泡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经小鼠尾静脉输入药物或微泡后立即以治疗超声辐照瘤体部位,连续治疗7 d.A组小鼠治疗结束后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并作病理切片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变化;从治疗当天起,描绘B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并观察生存期.结果 HLM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MVD较其他组低(P<0.05),该组小鼠生存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但与10-HCPT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微泡组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靶向破坏载药微泡可显著提高10-HCPT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应,并可增强10-HCPT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靶向抗肿瘤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载10-羟基喜树碱(10-HCPT)脂质超声微泡(10-hydroxycamptothecine-loaded liposome microbubbles,HLM),并研究超声定位辐照载药微泡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方法 制备载10-HCPT的脂质微泡及空白脂质微泡,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分为HLM组、10-HCPT注射液组、空白脂质微泡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经小鼠尾静脉输入药物或微泡后立即以治疗超声辐照瘤体部位,连续治疗7 d.A组小鼠治疗结束后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并作病理切片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变化;从治疗当天起,描绘B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并观察生存期.结果 HLM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MVD较其他组低(P<0.05),该组小鼠生存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但与10-HCPT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微泡组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靶向破坏载药微泡可显著提高10-HCPT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应,并可增强10-HCPT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靶向抗肿瘤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胃癌HGC-27裸鼠腹膜种植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HGC-27腹膜转移裸鼠模型,分别给与榄香烯、顺铂(DDP)及两者联合进行干预后,检测腹膜转移瘤腹膜肿瘤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榄香烯、DDP及榄香烯联合DDP干预组的腹膜转移瘤PCI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以联合治疗组PCI指数降低最为显著(PCI指数为33,P〈0.01)。同时,上述3种干预组转移瘤组织中Ki67、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其中以联合治疗组Ki67、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最为显著(57.14%和34.28%,均P〈0.05)。结论:榄香烯单独或者联合DDP应用对于人胃癌HGC-27裸鼠腹腔转移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经小鼠肝癌细胞不同抗原致敏的CD40配体活化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T、B混合淋巴细胞,并在CD40L、rmIL-4联合作用下培养.然后分离T、B淋巴细胞以备用.将凋亡的肝癌细胞及其冻融裂解物作为实验组,1640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培养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情况.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以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肝癌细胞Hepal-6为靶细胞,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其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诱导的CTL可有效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热休克抗原致敏后的树突状细胞(DC)应用于射频消融术(RFA)后治疗大鼠Walker 256实体瘤,探讨其对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Walker 256肿瘤细胞经热休克冻融后致敏大鼠骨髓细胞衍化的DC以获得DC瘤苗;48只荷Walker 256实体瘤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n=10)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n=10)仅行DC瘤苗治疗,对照组3(11=10)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n=18)行RFA+DC瘤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超声评价各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结果治疗后,与三组对照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实体瘤体积增大明显缓慢于各对照组(P〈0.05),且维持较长的荷瘤生存期(P〈0.05)。结论在RFA后应用冻融热休克抗原致敏DC治疗大鼠实体瘤可有效地改善其抗肿瘤免疫机能,并在延缓残存肿瘤生长,延长大鼠荷瘤生存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对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22肝癌细胞接种到40只小鼠的背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cm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尾静脉、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腹腔注射阿霉素;内皮抑素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阿霉素组,隔日腹腔注射阿霉素.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MVD表达,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血浆VEGF水平及瘤组织中MVD表达较其他各组明显减低(P<0.05),生存时间较其他各组延长(P<0.05);但内皮抑素组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优于内皮抑素或阿霉素单药治疗,并可使小鼠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作为免疫调节剂的温莪术提取物β-榄香烯是否可协同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抑制胶质瘤生长。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8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肿瘤研究室完成。①选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30只,雌雄不拘,鼠龄4~6周。温莪术提取物β-榄香烯由大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馈赠。采用化学偶联法将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的CD3单抗和本室制备的SZ39抗人脑胶质瘤单抗制备为双特异性抗体。②取培养生长的人脑胶瘤体外细胞系SHG-44细胞3×108L-1,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输后次日,直接注射于SCID鼠右腋皮下。将种瘤后SCID小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β-榄香烯 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每天腹腔注射β-榄香烯(1.5mg/只)和双特异性抗体200μg/只,每天尾静脉注射白细胞介素2(5×105U/只),接种肿瘤前1天及第14天尾静脉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3.16×1010L-1,0.5mL,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志愿者2名外周血);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注射3种物质剂量和方法同上组;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注射2种物质剂量和方法同上组;外周单个核细胞组:注射外周单个核细胞剂量和方法同上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培养液。③记录肿瘤增殖的潜伏期,即接种日至皮下扪及微结节的时间。接种肿瘤28d后,称肿瘤质量。荧光原位杂交法测算每克肿瘤人淋巴细胞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Olympus光学显微镜(×200)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CID小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β-榄香烯 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和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外周单个核细胞组肿瘤细胞有部分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其余各组形态相近,淋巴细胞浸润相对较少。②肿瘤增殖潜伏期:β-榄香烯 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其他4组(P<0.05),抗体 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外周单个核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 单个核细胞组明显长于外周单个核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③肿瘤质量:β-榄香烯 抗体组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1)。④肿瘤中人淋巴细胞浸润数量:β-榄香烯 抗体组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1)。结论:温莪术提取物可协同双特异性抗体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  相似文献   

18.
用异基因肿瘤细胞加BCG作为瘤苗免疫小鼠,10天后再用H22肝癌细胞攻击。与对照组BCG组比较,经异基因瘤苗免疫后的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用该组长期存活小鼠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制备的LAK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栓塞治疗组(研究组)和5-FU+DDP+MMC+栓塞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结果:研究组的毒副反应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一年后随访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榄香烯乳具有疗效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小鼠巨噬细胞(Mφ)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阐明黄芪、莪术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黄芪甲苷、β-榄香烯体外作用小鼠Mφ细胞株J447A.1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6),吞噬中性红实验检测Mφ的吞噬能力。 结果 经黄芪甲苷、β-榄香烯处理,J447A.1细胞表面MHCⅡ、MHCⅠ、CD40、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其中黄芪甲苷组MHCⅠ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β-榄香烯组CD40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黄芪甲苷联合β-榄香烯组MHCⅡ、CD86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黄芪甲苷作用12 h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榄香烯作用24 h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尤以100 μg/ml的作用浓度最佳;经黄芪甲苷与β-榄香烯联合作用后,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黄芪甲苷、β-榄香烯及其联用能增强Mφ表面MHC分子和免疫共刺激因子表达,促进Mφ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