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2005年-2009年,我科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6例,疗效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8-37岁,X线片是:跟骨体增宽,骨折波及跟距关节面.受伤至手术时间 4小时至6天.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对38例有详细随访记录的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手术疗效和并发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3~59岁,平均37.3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0例,交通伤11例,下楼滑倒17例.左足跟骨骨折21例,右足15例;开放性骨折2例.术前常规摄跟骨前后位、侧位和轴位X线片,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的诊断、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跟骨骨折的治疗有长足的进步。本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手术复位可塑形肽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87例,女41例。年龄21 ̄59岁,平均39.2岁,左76足,右52足。受伤原因:高处坠落98例,砸伤11例,车祸19例,其中32例伴有其他骨折及复合伤。均摄跟骨侧轴位及内外斜轴位X线片,CT水平、冠状位扫描,诊断为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按Paley分型:Ⅰ型剪力骨折15例;Ⅱ型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名患者47例急性跟骨骨折的病人分别进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摄片及MSCT扫描与后期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观察并统计不同检查手段对骨折线的显示情况,并对累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结果 :跟骨骨折47例,MPR和VR显示16例单纯跟骨结节骨折,31例复杂性骨折;累及跟距关节面复杂骨折24例,累及跟骰关节面复杂骨折7例。按Sanders分型分为Ⅰ型6例,Ⅱ型27例,Ⅲ型9例,Ⅳ型5例。单纯X线片显示19例单纯跟骨结节骨折,28例粉碎性骨折;X线对于跟骨是否粉碎性骨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0.32%及93.62%,与MSC T三维重建显示结果有差异性。结论 :在跟骨骨折的多项影像学检查方法中,MSC T结合后期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能为跟骨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伟 《医学综述》2009,15(22):3501-3503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法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28例(33足),其中男24例,女4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15足,Ⅳ型6足。伤后X线片显示Bohler角为12°~15°,通过手术将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Bohler角。结果患者术后常规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示Bohler角恢复正常范围29足。所有病例随访9~20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15足,良14足,可4足,优良率为87.9%。结论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足部损伤,主要由高处坠落时足跟着地,跟骨受到压缩力引起。依照山脉折是否累及跟距关节面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85%~90%以上,我院自1991年~2001年应用经皮撬拨手法闭合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足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35足,男25例28足,女7例7足,年龄18~5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跟骨轴位的投照方法、质控要点以及对跟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5例怀疑跟骨骨折患者行X线跟骨侧轴位片的图像资料.结果 临床确诊跟骨骨折25例,X线平片发现19例,灵敏度76%,其中粉碎性骨折9例,X线平片发现10例,灵敏度100%.结论 正确掌握X线的原理,严格按摄影技术要点进行投照,才能获得优质的X线片;跟骨正轴位片是诊断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尤其是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是常见的致残性损伤,多年以来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在临床分类、影像学分类、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在临床诊疗中难以形成统一意见[1]。传统的正、侧、轴位X线片不能充分显示跟骨关节面的移位情况。我们自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间在30例跟骨骨折诊疗中结合应用Broden位X线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4例,女3例。年龄19岁~66岁,平均37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双侧3例。开放骨折2例。致伤因素除1例由车祸伤外其余皆系高处坠落伤,坠落高度2.5m~6m,平均3.1m…  相似文献   

9.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波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7):145-145,147
跟骨是松质骨,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致伤原因多为高处坠落伤,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我院自2006年至2007年对收治跟骨骨折24例,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1例,Ⅳ型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经1a随访,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四部骨折损伤重 ,易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 ,多主张早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 [1 ] 。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们采用手法整复或经皮克氏针撬拨整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36岁 ,右肩 8例 ,左肩 5例 ,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2例 ,跳车摔伤 4例 ,砸摔伤 7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伤 :重度颅脑伤 2例 ,同侧股骨干骨折 1例 ,肋骨折 2例。1.2 分型 所有病例均摄肩部正侧位 X线片 ,6例加摄腋位X线片 ,2…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跟骨Ⅲ型解剖支持板治疗3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38例(49足),男32足,女17足;年龄21~66岁,平均40岁.左足24例,右足25例.高处坠落伤23例,交通伤10例,其他伤5例.足部闭合性骨折43足,开放性骨折6足.合并其他处骨折7例.急诊手术9例,受伤后6~10天手术者29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和CT检查,部分行三维重建.骨折类型按照Sanders分类:Ⅱ型23足,Ⅲ型16足,Ⅳ型10足.  相似文献   

12.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致伤原因多为高处坠落伤,由于跟骨的解剖结构特殊,病理解剖复杂,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院2002年9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来治疗涉及跟骨关节面的粉碎骨折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作者采用加压钢板骨螺栓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3例,女5例,年龄18~42岁,平均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砸伤3例,高处跌伤2例,其它伤2例。合并头面部伤10例,胸部伤2例,腹部伤3例,髌骨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8例,急诊手术内固定4例。 术前全部经X线摄片检查,有4例经CT检查,提示有股骨髁粉碎性骨折,部分合并矢状面、横面及冠状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20例,26足跟骨骨折.男14例,女6例;年龄18~57岁(平均33.6岁).双侧骨折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跟骨正、侧位及轴位X线摄片;9例行跟骨CT扫描三维重建.骨折按Paley分型,Ⅰ型(剪力骨折)2足,Ⅱ型(舌型骨折)11足,Ⅲ型(中央塌陷型骨折)6足,Ⅳ型(粉碎型骨折)4足,Ⅴ型(严重粉碎型骨折)3足.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4例术后拍X线片,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14例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3~9个月).结果 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26足跟骨骨折都获得了良好复位,随访的14例19足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优9足,良7足,可2足,差1足.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由于骨折线大多涉及距下关节面,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诸多争议[1]。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32例37足;男21例,女11例;中位年龄28.8(18~56)岁;左足12例,右足15例,双足5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闭合伤26例29足;高处坠落开放伤3例4足;车祸致开放伤2例2足;爆炸致闭合伤1例2足。合并距骨半脱位3例,脊柱骨折3例,肋骨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所有病例均拍跟骨正侧轴位X线片,其中28例33足行跟骨CT扫描。本组病例均出现Bohler角减小,Gissane角减小,临界角增大,跟骨横径增宽。按Sanders等分型[1]:Ⅱ型6足,Ⅲ型28足,Ⅳ型3足。1.2手术方法闭合性损伤在24h内手术,开放性损伤在伤后12~18d手术。手术在腰麻或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健侧卧位,双足骨折者仰卧位,对侧臀部垫高。取跟骨外侧延长的“L”型切口[2]。从外踝尖上方5cm处腓骨与跟腱之间下行至外踝尖下1cm转向前平行足底直到第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外固定术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组患者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42.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车祸伤12例,摔伤6例,砸伤及其他合并伤1例.结果:本组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坏死.随访2~18个月,平均12个月.综合病人的主观症状及体征,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Ⅰ型跟骨骨折优良率100%;Ⅱ型跟骨骨折优良率93%;Ⅲ型跟骨骨折优良率85.7%;Ⅳ型跟骨骨折优良率60%.总体优良率达87.1%.结论: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是跟骨骨折患者康复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0例45侧跟骨骨折采用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常规拍X线平片及CT片,对骨折的情况进行评估,伤后(7~10)天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术中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无跟骨感染的发生.结论: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髋臼骨折现倾向于手术治疗,本文就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髋臼骨折98例的手术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98例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15~71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4例,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压砸伤6例.急性损伤90例,陈旧性损伤8例.骨折分类:根据Letournel分类方法[1],后壁骨折29例,其中合并股骨头后脱位5例,后壁骨折 后柱骨折22例,前壁骨折 前柱骨折11例,双柱骨折16例,髋臼横形骨折20例.并发症: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尿道损伤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术前均摄骨盆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X线片,行CT检查79例,其中行螺旋三维CT扫描重建摄片59例.  相似文献   

19.
<正>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占全身骨折的1.5%,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且容易致残,最常见的损伤因素是机动车事故或高处坠落[1]。临床上跟骨X线摄影检查常用跟骨侧、轴位。由于70%75%的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2],由于跟骨解剖结构复杂,仅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容易导致漏诊。Broden位投照法对于关节内骨折具有较好的检出率,本研究通过实例全  相似文献   

20.
林林  江泓  汪洋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49-1850
目的:提高对股骨髁骨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股骨髁骨折的患者,其中28例均行X线常规摄片检查,7例加拍X线双斜位片;CT平扫12例,三维重建8例;MRI检查3例。结果:X线常规检查7例无法明确诊断,加拍X线双斜位片又诊断4例;CT检查12例诊断均正确;3例行MRI检查,发现骨挫伤2例,骨折1例。结论:对股骨髁骨折的影像诊断中,X线常规检查加拍双斜位片是提高诊断的简便手段,CT及MRI检查不但可提高诊断,对骨折分型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