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李洪  卢良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50-1851
肝纤维化是发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环节,是各种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血吸虫性、中毒性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中医在认识、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自身的独道之处,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成为医疗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于此,特别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这些研究日趋活跃,成果可观.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病因引起的肝脏损伤-修复反应.研究已经证实,肝纤维化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然而,临床上尚无特异、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近年来,国内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方面的实验研究十分活跃,已有许多单味药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发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环节,是各种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血吸虫性、中毒性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中医在认识、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1病因病机肝纤维化是现代  相似文献   

4.
梁健  安永辉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2007-200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至肝硬化可逆转的最后阶段。研究表明,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稳定性;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和研究肝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对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现通过回顾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的历程,展现中医药诊治肝纤维化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肝损伤的代偿性修复反应,表现为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过程。尽管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各有异同,但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对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及诊断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而利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引起了西方医学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此领域进行述评,并提出今后的防治展望。  相似文献   

6.
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概述肝纤维化新概念,抗肝纤维化新认识与新分类,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适应证与常用药物介绍。方法以近几年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应从形态学、生化学、细胞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全面认识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治疗需与去除病因(例如抗病毒)治疗相结合,治疗目的是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抗肝损),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针对HSC)与促进肝纤维化的降解。临床证实,IFN-γ治疗9个月部分患者(5/26)代偿性肝硬化者假小叶消失。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安珐特)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01-1704
近年来基于肝脏超微结构的研究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 ,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阐明 ,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 ,肝硬变则不可逆转。〔1〕这 10年来 ,对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展示出人类将控制肝纤维化的广阔前景。1 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脏对损伤的“愈合”反应〔2〕,均以肝脏损伤为起点 ,慢性、持续性肝损伤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前提。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大致有肝损伤、细胞因子改变和细胞外间质成分 (CEM )代谢异常 3个阶段。临床上各种损肝因素所致的肝…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莎 《四川中医》1999,17(5):14-16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临床研究表明,不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肝纤维化病变,即使是那些无ALT波动史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部分急性肝炎患者中均存在肝纤维化病变的可能['],肝纤维化的形成与进展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炎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已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临床有不少学者对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理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现作一综述。1保肝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纤维化溶解在吸收1.l临床研究刘氏等['1将叙例确诊…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的可能,而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关学者运用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抗肝纤维化研究,效果较为满意,为探索临床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笔者现就此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存在一定的优势。中医虽然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名、病机及治疗进行了研究,但是至今仍然不够深入。本文从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的文献回顾、证素研究、临床证候分布、实验室指标方面对证候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和症状特点认识不同,造成证型判定不同或者证候命名不同,主要证型间的程度分级以及证候减轻、缓解或演变与病变的关系不明确,没有与病相结合形成合理的证型。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常见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病程中,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抗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临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尤其是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文章就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作用,从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认识、龙柴方的立法依据、组方意义及组分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讨,为解释和揭示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发挥的疗效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抗纤维化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研究中的热点。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益气活血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而益气则是诸法的根本和关键。掌握补气药黄芪防治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黄芪的抗纤维化机制及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我国的肝硬化以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所致为多见,肝纤维化是从肝炎到肝硬化发展的必然之路。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包括抗病毒、保肝、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等。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历史悠久,根据临床辨病辨证使用不同的方剂治疗。随着中医药学的现代化,相关指标与证型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的,对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指标与证型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辨证的标准化及客观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强  梁尧 《江苏中医药》2006,27(2):63-65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对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机理主要为抗肝损伤、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拮抗细胞因子的中介作用等,这些作用机理的揭示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可靠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炎症损伤肝脏继而出现组织变性,炎症浸润、坏死,肝脏胶原蛋白、细胞外基质持续性修复的一种代偿性病理生理过程,是慢性肝炎演变或肝硬化、肝癌的中心环节~([1])。轻度肝纤维化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若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则出现疲乏无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面色青黄等症状。因此,如何有效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同时逐步缓解在肝纤维化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临床症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中医药在此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故现将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治疗肝纤维化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西医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治疗肝纤维化的思路.认为瘀血为肝纤维化的病机关键,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并介绍了方法 .现代研究亦表明,活血化瘀法能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转化或吸收,改善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等.认为在临床中应提倡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治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诊治是通过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并作出概括性的判断后辨证施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临床表现有差异,根据其临床表现探讨中医相关病名对认识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LF)是各种慢性肝损伤所导致的肝脏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和(或)降解不足的综合效应,进一步发展可致肝硬化。中医在认识、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成为医疗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不论在单味中药,还是复方及有效成分的研究方面均已取得可观的成果,现就其近年来临床治疗研究情况及特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依洁  贾可欣  刘闰平  孙蓉  李晓骄阳 《中草药》2022,53(16):5193-5204
肝纤维化是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激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沉积为特点的多种恶性肝脏疾病必经病理过程及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众多临床常用经典方可通过调控HSCs命运、调节胆汁酸或脂质代谢、减少病理性血管生成、直接或间接促进ECM降解以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临床肝纤维化诊疗中的常见中医证型,在中医药辨证思维指导下归纳出利湿退黄、调和肝脾、养血柔肝、破瘀消癥、滋阴清热5种主要治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应经典方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建立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经典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独特治疗体系,并为临床提供肝纤维化创新性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肝纤宁颗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药新药,具有舒肝活血、健脾祛湿作用,临床用于肝郁血瘀兼脾虚湿滞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探讨肝纤宁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