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亦称为梗死前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的发生。近年来 ,我们采用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 UAP5 0例取得较好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临床观察 UAP住院患者 96例 ,其中男 6 5例 ,女31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6 1.2岁。病程 1个月至 3年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对照组 46例 ,男 31例 ,女 15例。两组间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 AMI。…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住院的 12 0例不稳定心绞痛 (UAP)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 ,并与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7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且无溶栓、抗凝禁忌证。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0例 (其中男 10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9~ 75岁 ,平均 5 6± 6岁 )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 ;对照组 12 0例 (其中男 10 8例 ,女 12例 ,年龄41~ 75岁 ,平均 5 5± 6岁 ) ,按冠心病常规治疗。1 2 治疗方法 冠心病常规治疗组 ,口服药物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生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预后具有多方向性 ,如不及时治疗 ,易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我院自 2 0 0 1- 0 3~ 2 0 0 3- 0 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肝素、葛根素注射液合用治疗UAP 9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均为住院患者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诊断均符合 1979年WHO推荐的有关UAP的诊断标准[1] ,且无肺、肝、肾、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治疗组 9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34例 ,年龄 4 5~ 80岁 ,平均 (6 0±12 )岁 ;对照组 98例 ,男 6 2例 ,女 3…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本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使用两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 38例 ,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及分组 本组 7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6 4± 18)岁。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①洛伐他汀组 (观察组 )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 ,年龄(5 2~ 82 )岁 ,平均年龄 (6 2± 10 )岁 ;②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 ,年龄 (5 4~ 82 )岁 ,平均年龄 (6 3± 10 )岁。两组年龄、性别、吸烟程度、血压、心率、…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 34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6 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4 5~ 70岁 ,平均 5 8± 5 .2岁 ;对照组 34例 ,男2 3例 ,女 11例 ,年龄 4 8~ 71岁 ,平均 5 5± 4 .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5例、对照组 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18例、对照组 2 0例 ;…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状动脉严重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复杂多变,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8年8月至2 0 0 2年9月我们对UAP患者5 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速避凝治疗,配合有效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将确诊为UAP 8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 6例,对照组2 6例。男76例,女6例,4 9~74岁,平均6 4±11岁。冠心病病史3个月~16年,本次发病病程为3~12h。临床表现:心前区痛4 3例,上腹部痛2 2例,项背部疼痛10例,头痛、头晕合并胸闷、有压榨感…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淑凤  万伟民  季雨峰 《临床荟萃》2002,17(9):F002-F002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60例 ,其中 3 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63 .5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 WHO制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低分子肝素组 ) 3 0例和对照组 3 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10月应用乐蒙克栓酶对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收住UAP患者54例,均符合世号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0~76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7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自发心绞痛6例。对照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8~7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6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2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3例),…  相似文献   

9.
于军会  许明华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2003,18(21):1232-1233
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称顽固性心绞痛(RAP) ,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重 ,病情变化快 ,不及时正确处理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我们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联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RAP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为我院心绞痛住院患者 ,共 2 2例 ,其中男15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0岁 ,平均 (6 2± 9)岁。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78年WHO有关UAP的诊断标准 ,并同时具备下列 4条 :①近 2天每天心绞痛至少发作一次 ;②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 .1mV或 2 …  相似文献   

10.
桑培昌 《临床荟萃》2002,17(1):33-33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或猝死 ,且内科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 1998年 8月起对2 0例 UAP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符合 Braunwald标准的 2 0例 UAP患者 ,年龄 40~ 6 0岁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 ( 5 2± 3)岁 ,有高血压病史 14例、糖尿病史 3例。 Braunwald分型 ,初发劳累型 6例、恶化劳力型 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3例、其他 3例。1.…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的动脉微生物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三支冠状动脉 (冠脉 )血管均狭窄的心肌梗死 (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患者大、中动脉微生物感染情况 ,以探讨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在冠脉事件中的可能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30例患者为 2 0 0 0年 9月—2 0 0 1年 5月北京市朝阳医院经冠脉造影证实为三支病变并行冠脉搭桥术患者。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 (6 0 .4 4± 9.11)岁。 9例既往有 MI病史 ,其中男 8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5 8.36± 8.36 )岁。UAP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 1.34± 7.39)岁。1.2 血清肺炎衣原体 (CPn) Ig G…  相似文献   

12.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季明  龙明智 《临床荟萃》2001,16(11):504-505
对 5 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 ,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治疗组 )进行临床治疗和研究 ,旨在探讨和评价速避凝对 UA的疗效和近期预后。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1例 UA患者采用随机分组 ,其中对照组 (2 5例 )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38~ 70岁 ;治疗组 (2 6例 ) ,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40~ 6 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χ2 =0 .0 1,P>0 .0 5 )。诊断方法 :参照 1997年 WHO关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的诊断与分型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在短期内心绞痛频繁发作 ,疼痛持续时…  相似文献   

13.
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国外TIMIⅢB[1]试验证实溶栓治疗增加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国内的意见尚不统一。王庸晋等[2]证实溶栓疗法优于一般综合疗法。而钱学贤等[3]和胡大一等[4]侧不主张用溶栓疗法治疗UAP。本文探讨溶栓疗法在UAP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两组病人均符合1979年WHO的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A组:男26例,女8例,平均年龄58.3±4.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21例,自发型心绞痛5例。B组: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60.1±6.2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4.
张洪刚 《临床荟萃》2001,16(11):507-508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均为住院患者 ,病程1个月至 2年 ,男 82例 ,女 3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对照组 6 0例 ,常规治疗 ,男 4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2± 6 )岁 ;2治疗组 6 0例 ,精纯克栓酶 +常规治疗 ,男 40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3± 6 .5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1997年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 ,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1.2 用药方法  1常规治疗组 :消心痛 10 mg,每 6小时 1次 ,长效心痛治 2 0 mg,每 12小时 1次 ;肠溶阿司匹林 75 mg,每日 1次 ,劳力型加用倍…  相似文献   

15.
作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并与未用氯吡格雷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本院住院病例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年龄48~82岁,女15例,年龄50~84岁。对照组39例,男22例,年龄46~78岁,女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量肝素是近年来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药物 ,为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对 1997~ 1999年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9例 ,男 2 3例 ,女 16例 ;年龄 4 8~ 74岁 ,平均 5 8.3± 7.0岁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2例 ,恶化型心绞痛 18例 ,自发型心绞痛 6例 ,梗死后心绞痛 3例。对照组 35例 ,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4 5~ 76岁 ,平均 6 1.5± 8.3岁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11例 ,恶化型心绞痛 17例 ,自发型心绞痛 5例 ,梗死后心绞痛 2例。两组间性别、…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郭纪群 《临床荟萃》2001,16(13):6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为心肌梗死 (MI)或猝死。因此 ,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必要。我院近 2年来应用降纤酶合并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顽固性 UAP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6 4岁。初发心绞痛 7例 ,劳力恶化型 2 5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4例 ,同时患高血脂 12例 ,糖尿病 6例 ,高血压 2 1例。 36例均经卧床休息及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和肠溶阿司匹林正规治疗无效。1.2 治疗方法 应用常规法加昆明龙…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和黄芪注射液治疗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莲 《临床荟萃》2003,18(19):1123-1124
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心绞痛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我们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劳累性心绞痛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9~ 2 0 0 2年我单位治疗的 12 8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6例 ,男 35例 ,女 31例 ;年龄 46~ 75岁 ,平均 (6 4±7)岁 ;病程 2~ 9年 ,平均 6 .2年 ;心绞痛每周发作 5~ 14次 ,平均 11.8次。B组 6 2例 ,男 33例 ,女 2 9例 ;年…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E_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使用前列腺素 E1(PGE1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5 6例 ,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不稳定性心绞痛 ,包括[1 ]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冠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和冠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符合上述类型的心绞痛 ,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3~ 5天 ,无效者方可入选。本组 5 6例均为住院者 ,男 39例 ,女 17例 ,年龄 2 8~ 76 (5 0± 7.8)岁。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11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 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混合性心绞痛 10例…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 2 0 0 0~ 2 0 0 3年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A) 6 2例 ,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6 9例 ,女 4 3例 ,年龄 39~ 78岁 ,平均 (5 1.2± 10 )岁 ,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心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符合下列标准 :1符合 1979年 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2无急性心肌梗塞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 ;3无出血倾向。1.2 方法 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 5 0 0 0 IU腹部皮下注射 ,每12 h 1次 ,疗程 7d。两组同时应用常规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 ,硝酸甘油 10 m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 ml静脉点滴 ,1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