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多次执行国内外医学救援任务中分析防疫力量、物资投入的有效性、预防的低效性和非持久性,是救灾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方法针对国内外灾害医学救援医务人员存在"标准预防"概念与"防护标准"认识混淆误区,结合卫生防疫现状和预防理念,运用科学高效可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提出灾害应急救援早期开展主动卫生防疫策略新思路,制定了一套主动卫生防疫策略系列保障体系,明确责任和规范标准化保障方案。结论完善人才素质培养、知识技能培训,将专业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防疫技能操作,作为平时基础内容、卫勤必训课程、战时技能掌握,成为防疫骨干通科人才,提升救援队灾害医学救援中卫生防疫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灾害医学救援需求突出表现在医疗救护任务重、卫生防疫难度大和心理干预时效性强等方面;根据灾害医学救援需求特点,讨论加强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有效应对灾害医学救援需求;提出灾害救援组织模块、装备模块、药品模块标准,基于模块抽组机动卫勤分队分阶段实施医疗救护、结合地区特点做好卫生防疫、针对不同人群及早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通过卫生防疫应急保障的实践,将卫生防疫应急保障力量编成若干个卫生防疫保障模块,提升卫生防疫应急保障力量执行任务的灵活性、适应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卫生防疫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社会应急救援等任务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官兵对卫生防疫防护知识的需求,并就部队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教育、现场应急救援技术普及、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等提出几点建议:(1)必须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普及教育;(2)根据任务需要及时制定行动指南和规范;(3)注重各级指挥员现场救援技术教育培训;(4)切实加强自救互救技能训练;(5)加大现场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力度;(6)根据任务需要及时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相似文献   

5.
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卫生防疫应急处理预案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国际上各类突发事故、意外事件、恐怖事件屡见不鲜;国内各类中毒事故和疫情等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的损失.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医学救援预案,尤其是针对化学事故的医学救援,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随着卫生监督与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协调部门间关系,有效地调动各专业的人才、物力,充分发挥卫生防疫的整体作战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各类灾害事故、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中,卫生防疫应急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卫生防疫应急处理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和专业性,本文就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卫生防疫应急处理预案的制订与实施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地震救援看军队应急医学救援模块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救援是新时期军队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医学救援情况来看,还存在医疗力量配置不够合理、通科、初级救治能力薄弱及独立和自我保障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应以模块化理论为依据,进行模块化改造和建设,以任务需求为牵引筹划设计编组模块,围绕精确化保障区分定位编组模块的功能要素,合理设定编组模块的单元结构,规范明确编组模块的组合层级,以适应未来多样化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灾害救援是新时期军队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医学救援情况来看,还存在医疗力量配置不够合理、通科、初级救治能力薄弱及独立和自我保障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应以模块化理论为依据,进行模块化改造和建设,以任务需求为牵引筹划设计编组模块,围绕精确化保障区分定位编组模块的功能要素,合理设定编组模块的单元结构,规范明确编组模块的组合层级,以适应未来多样化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汶川、海地、玉树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实践,为军队疾病预防控制力量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对各次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的基本情况、特点、做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提出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的经验:(1)卫勤保障模式要灵活运用;(2)专业技术力量要合理编组;(3)任务转换时机要准确把握;(4)应急防控措施要综合推进.结论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应根据组织指挥体制,明确军地力量协同关系;认清灾区并非疫区,科学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救援队员个人卫生防护;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建立卫生防疫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9.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模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医学救援是新时期军队医院承担的又一重要任务.从近年来军队医院执行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情况来看,尚在体系建设、救援理念、工作模式、救援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应急医学救援工作有其特殊性,时应急医学救援力量进行模块化编组,根据不同应急医学救援任务抽组,组合不同医学救援模块,是提高军队医院以一种体系应对多种任务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主动卫生防疫策略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野战条件下要把握主动卫生防疫,同步地实施早期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是提升部队战斗力,预防非战斗减员重要策略.方法 建立应急卫生防疫预案,其综合技术措施是抓环境治理、消杀灭防御、自身防护、健康保健、接触尸源防护.结果 通过全方佗落实卫生防疫管理目标,保护了易感人群,医疗队员在余震不断和环境极端灾害的情况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地救治了2500例受伤患者,抢救重危患者12例.结论 大灾之后确保了参与救援部队及医疗队共计300多余人员,无一例发生传染性疾病和营区内暴发流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在控制流感流行中的作用,为预防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疫情波及全厂每一个车间,发病人数339例,患病率为1.3%。暴发流行主要原因与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疫情发现和报告不及时和防治措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完善了传染病防治制度,特别是晨检制度和预警制度,落实普及防病知识,强化防病意识、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及重点防护区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消除传染病流行隐患.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75-2010年重庆市狂犬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庆市1975-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探讨今后的防控策略。方法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信息,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75-2010年,重庆市共报告狂犬病1 318例,均死亡。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4/10万(0~0.62/10万),死亡率为0.33/10万(0~0.62/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40个区县90%的区县报告有病例;发病男∶女=2.33:1,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93岁;发病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7%,农村病例占85%以上。伤人动物犬只占98.1%,95.6%的犬无免疫史;暴露后无1例能够同时开展冲洗、消毒及疫苗接种和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注射。结论有2个明显的狂犬病流行期,有明显的夏秋季为高峰特点;近年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范围扩大。狂犬病的防制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要尽快立法,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要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增强群众暴露后的采取后补措施的意识,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或减免暴露后疫苗接种等相关费用,增加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神县2001-2010年传染病流行现状,掌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神县2001-2004年年报表和2005-2010年网络报告传染病年统计疫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青神县2001-2010年报告传染病疫情共有20种4 401例,均为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甲类无报告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23.82/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3 978例,丙类传染病5种423例,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肝炎(报告只有甲、乙肝)居首位,肺结核居第2。夏秋季发病率略高。性别男女比为2.14∶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集中在15~50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69.1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3.69%)。结论肝炎和结核病是青神县的主要传染病,今后应建立安全有效传染病防御机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南丹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诊治的全部手足口病病例,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来该县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共905例。统计结果显示,该县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出现,发病高峰为每年的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8.84%。全县11个乡镇及1个矿务局和流动人口中均发现患者,全县年平均人群阳性率为74.39/10万,2008—2011年病例数分别为30例、159例、395例和321例,无死亡病例出现。0~3岁婴幼儿发病率为72.71%,男女比为2.03:1,散居儿童与托儿所儿童病例比为6.39:1。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04%和54.35%。结论该县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在过去的几年中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人数变化较大,需进一步加强该病的防治,以减少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公众风险感知对防控行为的作用机制,考察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公众风险感知、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0 846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公众的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风险感知、情绪、疾病认知、防控行为四者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情绪作为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8.75%。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对风险感知和情绪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6,t=-5.28,P<0.001),对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调节效应也显著(β=0.26,t=25.05,P<0.001)。 结论 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会对公众防控行为造成负面影响,认知过程可以对人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情绪变化起主导作用,因此情绪引导可以从改变认知开始。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缓解公众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引导公众及时采取有效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际邮轮疫情防控对策,推动国际邮轮卫生检疫管理程序的建立,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邮轮疫情防控体系,促进邮轮经济发展。方法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分析邮轮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与传染病种类的关系,结合天津局2009—2012年四年的邮轮卫生检疫工作实际,提出天津局国际邮轮疫情防控的具体对策。结果总结天津口岸国际邮轮疫情防控的对策,探讨建立完善国际邮轮疫情防控体系。结论国际邮轮疫情防控体系的完善,对于国际邮轮卫生检疫监管,保护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保障国境口岸安全,促进邮轮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卫生防疫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与信息标准化和法规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卫生防疫信息化的现状,提出实施卫生防疫信息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应对船舶狭小密闭空间内传染性疾病的防范管控问题,有必要系统性地研究制定船舶软硬件防疫技术标准.方法 通过开展船舶防疫风险分析,参考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标准和医学防控方案,针对船舶设计、构造、系统配备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寻逐项风险的应对措施,形成船舶防疫技术标准.结果 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3艘邮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