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山东省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 2 0 0 0年间作者按国家标准对山东省 38个单位 10 6个普通级实验动物群、7个清洁级实验动物群进行了寄生虫学检测。结果表明 :普通级实验动物中阳性率 32 .93% (30 3/ 92 0 ) ,清洁级实验动物中阳性率 2 3.33% (14 / 6 0 )。影响普通级实验动物达标的主要是体外寄生虫 ,而肠道蠕虫依然是亚屏障系统中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因素山东省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检测结果@路莉$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济南250002 @康爱丽$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济南250002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科院实验动物工作“八五”规划要求:在院部专款继续支持下,1992年基本完成普通级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少数单位达到清洁级、SPF级标准,大鼠及小鼠应达到普通级标准,中科院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于1992年12月16日至18日组织专家对上海地区实验动物中心和药物所、生化所、生理所的实验动物机构及大鼠与小鼠的质量进行考核验收(细胞所实验动物机构及其实验动物质量已于1991年9月经专家组考核认可为普通级)。本次验收工作由院生物局孟广震副局长主持,由白琴华、刘勇、张素胤、娄治平、钱松明、金玫蕾等专家组成考核组,并邀请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所陈天培教授、上海医科大学杨幼明教授参加。上海分院计划处王先彪处长、上海市实验动物管委会办公室范样本同志亲临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文摘要──微生物检测一些地区实验动物病毒学监测钱琴,应贤平,屈霞琴,姜文琴,潘振业(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0051)1991~1993年期间,对一些地区部分单位的5439份实验动物的血清样本进行了病毒学监测。结果表明,被检的普通级大、小...  相似文献   

4.
开放环境中家兔微生物和寄生虫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国家标准GB14922-94对开放环境中不同年龄段普通级兔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携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感染率较高的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育成兔40%,幼龄兔3%),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幼龄兔23.7%,育成兔72%),兔艾美尔球虫(幼龄兔50%,育成兔25%)。其它检测项目感染率相对较低或无感染。结果提示实验兔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于1993年对全省实验动物生产、应用单位(共计132个)进行了实验动物环境、微生物学检测验收。其中,申请普通级生产型、实验型环境者合格率为76.92%(100/130),申请清洁级生产型、实验型环境者2个单位,均合格。普通级微生物学检测计45批,共395只实验动物,其中36批(330只)合格,合格率达83.54%。环境与微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均比1991年有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普通级家兔与SPF级家兔在9个同工酶的异同,为分析不同基因背景的家兔对热原检测等实验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同工酶醋纤膜电泳法对分别来自北京科宇实验动物养殖场40只普通级家兔和来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的40只SPF级家兔进行ADH等九个生化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乙醇脱氢酶(ADH)6个生化位点呈多态性。SPF新西兰家兔与普通级家兔不同,在Gpd1位点普通级家兔发现有c型基因,而SPF家兔没有此基因;在Idh1位点发现普通级家兔有ab型基因,而SPF级家兔没有此基因型。在ES、GPD-1、MPI-13个生化位点,单基因的百分率分别为82.5%(Esb)、88.75%(Gpd—1a)和70.%(Mpi-la)。结论 SPF家兔与普通级家兔之间在基因多态性和基因频率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建议在热源检测等试验中注意种群的选择,应该考虑SPF家兔因多态基因的下降对试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吉安地区应用实验动物的单位有50余家,年需各种实验动物10万余只。然而,全区实验动物散在于各个实验动物应用单位,且饲育设施简陋,规章制度不全,饲料不标准,直接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江西吉安生物制品所在饲育繁殖、应用实验动物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软件、硬件建设上均有一定基础。软件建设方面,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小组,建立了《饲养人员岗位责任制》、《饲养管理操作细则》、《清洗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主要饲养管理人员送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过培训,其余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硬件建设方面:动物饲育室按照1级(普通级)动物的饲育要求建造,建筑物为半封闭式,划分为不同的功  相似文献   

8.
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控制周玮(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0051)1.封闭群动物的遗传质量及监测标准封闭群动物广泛地被用于药物实验和生物制品的鉴定。但目前采用的封闭群繁殖制度均难以使一个封闭群的遗传特性保持稳定。因而造成应用封闭群动物的...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普通级实验动物体内寄生虫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虫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实验动物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降低实验动物的品质。此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剖检法对青海省普通级实验动物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而了解并掌握实验动物寄生虫在青海省的分布情况,为青海实验动物寄生虫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青海实验动物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被检动物 本次调查动物全部来自本省,其中兔子99只,SD大鼠50只,KM系小鼠50只,豚鼠20只。2 方法 本次调查所采用方法均按资料[1]中介绍的方法和操作要求执行。2.1 虫卵检查法 取…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来源 本次抽检的实验动物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二医院科研实验室、湖南省科技出版集团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养殖场、湖南亚华生物制药厂、南华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南岳制药厂实验动物养殖房8家单位。12 实验动物种类 大鼠、小鼠、兔和犬(月龄1~5个月)。13 检测等级 普通级(CV)、清洁级(CL)和无特定病原体级(SPF)14 检测方法 根据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5 检测依据 弓形虫检测试剂由中国农科…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中心等级大鼠和小鼠的寄生虫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是各项医学科研顺利完成、保证科研质量的前提。为配合我省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我室自1995年起开展对实验动物寄生虫的监测工作和大、小鼠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调查,并提出了改进建议,2000年5月我们对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报验的普通级和清洁级大、小鼠进行了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2004~2006年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方法按GB14922.2-2001和GB14926-2001进行,在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以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采样检测。结果实验小鼠MHV和Sendai病毒出现抗体阳性并出现疫情;普通级兔出血症项目不合格;实验大鼠未检出相关病毒。结论实验动物病毒学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为弄清普通级实验室中SD大鼠肺部感染的原因,本实验对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及清洁级设施中饲育的SD大鼠,按照国际标准关于清洁级大鼠的要求,对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4种细菌,肺支原体及仙台病毒作了检测。结果:普通级实验环境中饲养的清洁级来源的SD大鼠有肺支原体感染,感染率为75%。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等级,不但应具有级别的动物生产繁育设施。同时必须配套同等条件的动物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动物特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寄生虫感染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素质,饲养方式,管理水平等因素,实验动物仍有寄生虫感染出现。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使研究工作受到干扰,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为了保证实验动物在研究工作中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实验动物寄生虫作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经过十年有余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等级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全省145个实验动物科技机构的环境设施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进行了检测。环境检测结果:合格单位127个(普通级环境125个,清洁级环境2个),合格率87.58%,对70批动物(其中小鼠36,大鼠10,豚鼠3和兔21批)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合格动物54批(其中小鼠26,大鼠10,豚鼠1和兔17批),合格率77.14%。上述结果与1991年的相应指标比较,合格率分别提高21.4和5.7个百分点。文章还分  相似文献   

16.
长爪沙鼠生化位点检测方法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生化位点检测方法可用于长爪沙鼠的遗传质量分析,同时也为该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孙贺娟等基于首都医科大学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对长爪沙鼠生化位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目前,有关规范实验长爪沙鼠遗传质量的检测方法至今仍是空白,这与该动物目前实验动物化的进程不相适应。另外,有关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国家标准只给出了近交系大小鼠的质量检测规范,对于封闭群动物则没有相应的规定。基于此,我们在参照GB14923-2001、GB/T14927.1-2001及孙贺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并在试验中对每个条件进行摸索,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在尽量取得较佳结果的基础上,对本中心长爪沙鼠生化位点的检测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记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实验动物专家研讨会   为贯彻执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关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必须使用清洁级动物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于2000年12月8日在重庆市召开了实验动物专家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陶新时副司长,药品注册司生物制品处曹连之处长和刘景起同志,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李德富常务副主任委员及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佘清主任。应会议的邀请,国家科技部条财司条财处以及9位国内知名的实验动物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国内主要疫苗生产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动物专家,与会代表共计29人。   会议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生物制品处曹连之处长和标准化委员会李德富副主任委员主持。陶新时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执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实现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实验动物的管理与WHO接轨。目前,我国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质量与WHO规程要求尚存在差距,2000年版规程规定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使用清洁级以上动物是提高我国生物制品质量的需要,也是加入WTO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邢瑞昌主任在发言中分析了我国实验动物使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检定所在实验动物的升级换代、促进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方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荣瑞章主任及国家科技部条财司于海英高级工程师先后介绍了我国实验动物法规和管理工作情况。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代表企业介绍了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实验动物升级的工作设想。   与会专家及代表就实现实验动物质量升级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以及现存的困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秘书长方喜业教授认为,对我国生物制品系统来讲,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加强替代法研究应用,是提高我国生物制品质量的关键,是增强我国生物制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代表们在一致肯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关于实验动物质量升级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提高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足够量的种群、建立标准的实验动物繁育设施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及规范化管理软件,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协作。会议还根据实验动物的生产规律和现状,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提出在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中实现实验动物升级换代的时间表:豚鼠和地鼠在3年内、小鼠和大鼠在2年内应全部达到清洁级标准,SPR鸡胚的使用应即时开始,医科院昆明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将用一年的时间,实现从猴肾细胞到Vero细胞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转换。此外,许多代表还就其他方面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会议最后由陶新时副司长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实现实验动物质量升级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做和如何做的问题。今后要从新药审批、疫苗批签发制度、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GMP认证证书等方面监督执行。希望与会代表回去后向领导汇报,并根据此次会议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实验动物升级工作计划,为提高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确保人民用药安全、增强我国生物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中国生物制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而共同努力。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佘 清  贺争鸣 供稿)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是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上最能反映人类的各种生命现象的群体。它们往往作为“人的替身”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医疗、教学、检测、生产、国防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实验动物的需求,质和量与日俱增。饲养供应实验动物已有专业机构。对动物实验也提出了规范的要求。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步入法制管理范畴,从而保证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并与国际的要求和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9.
对兰州地区主要的3家实验动物繁育生产与供应单位的实验动物进行了微生物学质量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普通级动物,除小鼠尚有体外寄生虫,1个单位的豚鼠尚有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外,仓鼠,大鼠都已达标,兔除兔出血症病毒未查外,其余项目已达标。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省科委主持,山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于1993年6月至9月,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的有关法规内容,对10个有关单位的实验动物科技设施进行考察,并对这些单位的实验动物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测。结果:8个单位的实验动物科技设施合格。在对这些单位的总计176只5种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后发现:兔合格者5家;昆明小鼠合格者5家;Wistar系大鼠合格者2家;豚鼠合格者1家;猫合格者1家,它们都达到山东省定普通级暂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