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华 《河南中医》2014,(9):1698-169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最终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5.21%,观察组有效率为90.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除痹汤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确诊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除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动脉阻塞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新 《新中医》2011,(10):45-4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医常规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Alb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7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根据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内服中药、外用穴位贴敷,连续治疗1月后对比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48.8%和81.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肺心病能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后期复发率,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0.7%、治疗组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17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生素、抗病毒、平喘、吸氧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改善和HBV血清学变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续命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存富 《河南中医》2012,32(9):1196-119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强心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自拟方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和血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和血沉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日文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93-93,10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73例(单纯西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SBP、DBP、H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综合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予以中药汤剂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47.8±6.8)d,对照组为(69.7±8.2)d;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为:81.7%(49/6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迅速,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临床价值价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成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给予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观察记录6个月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氮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而对照组仅为82.2%,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HP转阴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尤明辉 《河南中医》2014,(9):1818-18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并且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踝肱压指数(AB-PI)、趾肱压指数(TBPI)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ABPI、TBP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ABPI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BPI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补虚化痰止哮汤。两组疗程均为20d,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记数(EO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1年后观察复发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EOS)、(IgE)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 EOS、IgE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10.5%,对照组复发率46.7%,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并有降低EOS、IgE水平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许文忠  梅建强 《河北中医》2011,33(4):549-5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医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