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中有效的给药途径,减轻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单腔中心静脉插管和84例双腔中心静脉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血管受损情况的差异.结果单腔组有13例(14.4%)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静脉炎,其中2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及植皮后愈合;双腔组未发现有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结论双腔中心静脉插管的使用能减少从外周静脉给药引起的化学性及机械性静脉炎,值得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两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壁的化学刺激是诱发静脉炎的重要原因。2003年7月,2004年5月,笔对7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后患的封管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封管方法与静脉炎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制剂级生物碱,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给药而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均可导致给药静脉发生化学性炎症。有文献记载道,静脉注射化疗药后,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解决这一临床护理难点,,护理人员就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护理及预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 ,但由于化疗药物均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 ,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均可导致静脉和周围组织红肿、疼痛、血管硬化等。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更要早期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维持化疗的顺利进行。1 具体措施1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认真作好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注射前严格消毒皮肤 ,预防感染。1 2 合理使用静脉。①应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 ,先远端后近端。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  相似文献   

5.
静脉推注和静脉冲入阿霉素对静脉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静脉给药,特别是注射方法选择不当,易引发静脉炎和渗漏损伤,据报道,静脉推注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发生率为57.6%[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作者观察了阿霉素静脉冲入和静脉推注给药方法对静脉血管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据统计,约50%~80%的病人可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经,虽能迅速而积极地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但静脉输液性静脉炎却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长期困扰护理界的问题.据报道,有近80%的输液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轻者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有的会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中度者感到烧灼感、刺痛,局部红肿或有水疱;重则皮肤青紫、变硬、局部皮下组织溃疡或坏死,如处理不当可造成瘢痕挛缩,关节强直,甚至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静脉炎是因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所以依照不同的发生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治疗静脉炎.近年来护理界对防治静脉输液致静脉炎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很大临床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也越来越多。静脉炎的发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很多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输入而耽误治疗。因此对于输液性静脉炎,每个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并针对发生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1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1.1污染因素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污染主要是由于局部消毒不严、消毒液浓度不足、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加药针管污染、药物过期污染等。1.2高渗性液体的输注如氨基酸、脂肪乳类等。1.3非生理性PH液体的输入因血管内PH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壁。1…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但由于化疗药物均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均可导致静脉和周围组织红肿、疼痛、血管硬化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机理及处理措  相似文献   

1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和控制肿瘤生长。临床应用的主要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采用外围静脉穿刺给药,常因反复穿刺及局部药物外渗的刺激而导致外围静脉炎及邻近组织坏死。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又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为预防外围静脉炎和化疗药物的外渗,我科为20例肿瘤病人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外围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未发生置管感染及静脉炎,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肿瘤患者20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8 -62岁,其中胃癌6例,肺癌8例,乳腺癌6例。病程3个月至2年。所用化疗药物为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 .静脉输液疗法已成为常规的给药途径 ,尤其是外科手术后 ,病人抗生素的应用 ,全胃肠外营养(TPN)及大量的补液都由静脉输液完成 ,而高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全胃肠外营养的高渗液无疑对浅静脉是一种化学刺激 ,易引起静脉炎 ,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 ,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 ,甚至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 ,不利于治疗。我们自 2 0 0 0年 10月以来 ,应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浅静脉套管针技术 ,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 ,同时解决了全身水肿病人、静脉显露不明显者、老年血管硬化者外周浅静脉穿刺的困难。1 临床资料选用美国 B- D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安芳  何洁贞 《广西医学》2003,25(10):1963-1966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有关资料报道 ,采用静脉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 % (1)。由于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给药 ,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 ,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同时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甚至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近年来临床对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使化疗护士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现对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等作一综述。1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 .1 药物因素 :…  相似文献   

13.
<正> 静脉炎是由于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以及静脉操作中无菌操作不严而引起的血管局部感染。表现为血管发红、触痛、变硬。在临床中发现了不少例子,均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经对静脉炎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进行了研究和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1 输液速度及药物浓度的影响 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而发生静脉炎,如碳酸氢钠、氯化钾等。  相似文献   

14.
静脉炎是临床输液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的原因不同 ,患型也不同 ,但经过处理 ,均可恢复正常。1 原因及处理1 .1 细菌性静脉炎发生原因 操作者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或穿刺点消毒不彻底、消毒范围太小、穿刺针受污染等。处理 :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 ,必要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1 .2 化学性静脉炎发生原因 除操作者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外 ,更主要的原因是输液药物和液体对静脉的刺激。处理 :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 ;局部热敷应选择在拔针 6~ 1 2 h后。1 .3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原因  1选用针头过粗 ;2选择在关节…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时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长期或反复静脉穿刺有可能造成静脉炎 ,分析其原因除与药物刺激 ,血管壁弹性及无菌操作有关外还与针头进入血管内的长度有关 ,我们对输液时两种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影响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住院病人 6 2例 ,年龄 30~ 4 0岁 ,取同一种药物 ,选择双侧肢体同部位血管进行输液滴速 30滴 分钟 ,滴注 2h后连续 10次肉眼观察 ,当出现血管阻塞、管周淤血、静脉炎时治放弃治疗。1.2 操作方法 选 6号输液头皮针 ,直接进针 ,观察组单日在左侧手背浅静脉穿刺见回血后进针 …  相似文献   

16.
化疗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药 ,给药途径多是从静脉给药 ,易对血管内壁造成不良刺激 ,引起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发生后 ,降低了患者静脉的使用率 ,甚至会影响治疗。所以预防化疗药引起的静脉炎在肿瘤临床护理学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院自 2 0 0 0年 12月~ 2 0 0 2年 3月为 30例静脉化疗的患者做中药湿敷 ,并与常规组的 30例做对照 ,结果显示中药湿敷能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其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住院常规静脉化疗的住院患者 6 0例 ,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2 8例 ,年龄 30岁~ 72岁。随机分…  相似文献   

17.
静脉阻塞疾病的病因很多,凡能引起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者,都可发生本病。最常见如某些致敏药物引起的胸、腹壁静脉炎,静脉插管或输入高渗性化学刺激性强的和高浓度的血管收缩药、静脉曲张、某些内脏恶性肿瘤等不同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从使用的药物浓度、给药持续时间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20倒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15例(75%)为药物因素引起;2例(10%)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3例(15%)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喜疗妥预防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喜疗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12 8例恶性肿瘤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给药组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同时及输注完毕后 ,2~ 3次 /日局部外涂喜疗妥。结果 给药组和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 3 1.8%和 70 .9%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1)。结论 喜疗妥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易导致给药静脉发生静脉炎.据报道,化疗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4%[1].化疗性静脉炎发生,不但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影响化疗方案实施.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我科2006-2008年采用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