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专科护士发展现状,为构建上海市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11名上海市医疗、管理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3个一级主题和10个二级主题。结论应根据上海市护理人才发展现状,围绕岗位说明、管理与使用、培训体系3个维度,探索可行的上海市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口腔种植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方法:根据本研究主题遴选17名专家进行Delphi咨询,于2017年1~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专家函询调查表进行邮件调查或书面函询,主要包括专家基本情况和口腔种植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方案,专家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评价表。结果:两轮书面函询表回收率为100%,专家的积极性好,专家熟悉、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完成的口腔种植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共确立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和三级指标44项。结论: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口腔种植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可以为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得口腔种植专科护理向着更全面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为培养PICC专科护士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设计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最终确立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内容。结果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体系,授课形式包括理论授课、实践管理、模拟训练及实践操作,授课时间包括理论授课38课时、实训授课2周。结论初步构建的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注重实践管理、科研训练及可行性,为建立科学的、系统的PICC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化专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通过预试验修改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向2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最终形成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指标。结果两轮问卷的专家建议率依次为90.5%和95.2%。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1、0.95和0.88。专家对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118个三级指标达成一致性意见。结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涉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考核、培养保障5方面,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较为集中,函询结果可靠,现实指导性较强,为专科护士培养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构建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整合专家反馈意见后,最终形成包括7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的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具有儿童专科特色的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培养儿科特色护理人才。方法:初步拟定咨询问卷,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7名关键知情专家进行函询。结果:①共进行两轮函询,第一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为100%,第二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为88.24%;②两轮的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均为0.88;③确定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共有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共有3个模块,32门课程;临床实践安排共有实践目标6个条目,实践内容4个条目。结论:形成了一套儿童专科医院伤造口护理骨干队伍专科培训方案,方案合理,内容清晰,目标明确,符合临床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于临床儿童造口伤口皮肤专科骨干护士队伍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我院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标准。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小组成员头脑风暴、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我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初稿,并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最终明确了我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标准的维度、指标和条目。结果:共经历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0.9475,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1。最终明确我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标准包括5个一级维度,28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条目。结论:我院手术室护士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标准结果可靠,可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培训、考核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吴光英  陈劼  吕军 《上海护理》2020,20(3):11-15
目的 构建具有儿童专科特色的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为培养儿童专科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查阅、前期调查、关键知情人的访谈等形成儿童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初稿,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临床实践安排3个部分。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88.24%,意见提出比分别为64.71%、60.00%;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87;第2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第1轮有所改善(P0.05);2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各指标均较好,专家意见较集中。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培训方案,其中培养目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课程设置共有3个模块、32门课程;临床实践安排包括实践目标6个条目、实践内容4个条目。根据临床实践制订护士培训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准入条件、师资力量、培训时间及方式、考核形式及资格认证。结论 形成的儿童专科医院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培训方案,结构合理、内容清晰、目标明确,符合临床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于临床儿童造口伤口皮肤专科骨干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订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0个省市的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最终形成的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心理特质、专业发展能力)、2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836;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和谐系数分别为0.404、0.449、0.308(P<0.001)。结论构建的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为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河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初步确定河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内容,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8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结果 3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6%、92%、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6和0.88;第3轮咨询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1。最终形成含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11个,三级条目66个的培训内容。结论河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设置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河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构建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方法:应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形成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确定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结果:共进行了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6.15%、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9,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1,0.234,0.268。根据专家函询意见修订而成的方案包括教育、评审、认证、注册4部分,其中教育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110项,评审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8项,认证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15项,注册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24项。结论:构建的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精神卫生方向专科护理人才规范化、专业化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临床培养新生儿专科护士提供参考。方法从2020年1月开始,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访谈法、Delphi专家咨询及优序图法, 确定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纳入全国28名函询专家, 经过3轮函询问卷, 第1轮专家问卷回收率为93.33%(28/30), 第2、3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28/28), 第3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 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意见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0、0.221、0.161;最终构建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 17个二级指标, 58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有利于我国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方法2016年12月,在查阅文献、借鉴整合美国Hamric高级实践护士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并最终形成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结果确立了包括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专科护理实践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组织管理及合作协调能力等6个维度,包括专业道德和伦理、自主学习能力等16个条目的要素体系。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维度及要素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374~0.640。结论专科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中的各维度及要素,专家意见集中,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专科护士角色发展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方法:设计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专家咨询问卷,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PICC专家进行2轮咨询后,确立课程内容要点及授课时间。结果: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课程课时安排。理论授课时间为38课时,实训授课为2周。结论: 初步构建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计划,为建立科学的、系统的PICC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专科护士再认证与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5-8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及小组讨论等方法初步构建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完成指标筛选及权重设置。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和0.938,积极系数均为100%;最终形成的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第2轮一、二、三级及总体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18、0.429、0.351和0.355(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内容合理,可为专科护士再认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的肿瘤化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化疗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确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3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73.91%。第1轮与2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5和0.867。第2轮咨询一、二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93、0.371(P0.001)。最终形成的化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积极的职业态度,熟练的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教育咨询能力,基本的临床科研及循证实践的能力和基本的管理能力),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59项。结论经专家咨询确定的基于核心能力的化疗专科护士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为培养合格的化疗专科护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及研究小组讨论拟订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2019年7月—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完成指标筛选与修改、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最终形成的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临床营养专业能力、职业人文特质、指导与协作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72项。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4,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602、0.558、0.347(均P<0.001)。结论 构建的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脑卒中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构建脑卒中专科护士理论培训课程体系并在卒中专科护士理论培训中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脑卒中专科护士培养课程初稿, 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对符合遴选标准的14名专家进行了2轮咨询, 构建了脑卒中专科护士理论培训课程体系;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对127名参加北京护理学会第一期卒中专科护士培训学员的理论成绩及满意度进行分析, 评价脑卒中专科护士理论培训课程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4/14, 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94, 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56、0.216、0.207(P<0.05)。最终形成的脑卒中专科护士理论培训课程包括5个一级指标(专业实践概念、通科护理知识、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护理管理、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21个二级指标, 63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析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系数, 并通过一致性检验(CR<0.1)。以构建的课程体系为内容框架设置理论课程对卒中专科护士进行培训, 109名学员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的指标。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咨询问卷,选取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专家、临床外科医疗专家,以及赴港培训1年并取得中国香港医管局颁发的手术专科护士证书的广东省手术室专科护士等20名医护专家,进行Delphi法专家咨询,调查结果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轮专家咨询后,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79、协调系数为0.31(x。=37.09,P=0.000),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胜任力指标包括职业素质、专业态度、手术护理专业能力、手术室临床教学与培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手术团队合作能力、个性特征7个一级指标以及责任心、主动性等26个二级指标。结论参与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的专家积极性高、代表性强、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好:Delphi专家咨询法等构建的7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可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人员选拔、培训体系设置、考核标准制定及资格认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资格认证以及持续、动态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前期调查性研究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9和0.943,第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0.300和0.319(均P<0.001)。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9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可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再认证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