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奕 《微创医学》2006,25(4):627-629
目的 分析鼻咽癌的CT征象,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50例鼻咽癌的CT表现.结果 鼻咽癌50例,鼻咽部黏膜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37例,咽隐窝变浅或消失46例,两侧咽隐窝不对称,肿块突向鼻咽腔36例,腭帆提肌受累肿大23例,咽旁间隙受累狭窄、消失29例;茎突内软组织肿块影17例,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6例,翼腭窝受侵7例,颈淋巴结肿大29例.结论 鼻咽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奕 《医学文选》2006,25(4):627-629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征象,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50例鼻咽癌的CT表现。结果鼻咽癌50例,鼻咽部黏膜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37,咽隐窝变浅或消失46例,两侧咽隐窝不对称,肿块突向鼻咽腔36例,腭帆提肌受累肿大23例,咽旁间隙受累狭窄、消失29例;茎突内软组织肿块影17例,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6例,翼腭窝受侵7例,颈淋巴结肿大29例。结论鼻咽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经螺旋CT检查并病理证实后5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放疗前后复查8例。年龄20-70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结果螺旋CT扫描表现为以下情况8例患者咽后璧局部软组织稍增厚局限隆起。8例表现为咽隐窝变平,前后壁融合。18例见肿块向邻近软组织侵犯咽旁间隙不同程度移位、变形,甚至消失,其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18例除明显的肿块向周围广泛浸润,向颅内侵犯伴不同程度颅底骨质破坏,其中部分病例有双侧或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螺旋CT对于鼻咽癌诊断、分期、放疗野设计及放疗后复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我院经螺旋CT检查并病理证实后5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放疗前后复查 8例.年龄20~70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 结果螺旋CT扫描表现为以下情况8例患者咽后璧局部软组织稍增厚局限隆起. 8例表现为咽隐窝变平,前后壁融合.18例见肿块向邻近软组织侵犯咽旁间隙不同程度移位、变形,甚至消失,其中 3例有淋巴结转移.18例除明显的肿块向周围广泛浸润,向颅内侵犯伴不同程度颅底骨质破坏,其中部分病例有双侧或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螺旋CT对于鼻咽癌诊断、分期、放疗野设计及放疗后复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深对鼻咽癌CT表现的认识,以提高鼻咽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全身CT机对65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进行鼻咽部轴位扫描成像。结果:CT轴位扫描可以显示鼻咽癌的CT特点,包括鼻咽壁不规则增厚或形成肿块向鼻咽腔内突入;咽隐窝和(或)咽鼓管咽口变浅、闭塞、隆起;肿瘤向外侵犯,累及咽旁软组织间隙使各间隙的脂肪消失,呈现双侧不对称性改变;颅底和(或)鼻咽周围骨质破坏,以破裂孔、蝶骨体部和岩尖最多见,侵犯途径为:向前、向前上、向上、向外上和向后上5种;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CT能较准确地显示鼻咽癌的原发灶及侵犯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杰  李晓阳  张德江  邢国凤  赵林 《医学综述》2009,15(20):3189-3190
目的分析鼻咽癌误诊为中耳乳突炎病例的临床以及CT资料,探讨误诊原因。方法本组15例患者先后分别进行中耳乳突骨算法CT扫描和软组织算法CT扫描或利用存储原始数据的光盘进行软组织算法重建。结果15例鼻咽癌患者经临床医师首诊均诊断为中耳乳突炎,首次CT诊断为慢性中耳乳突炎6例,发现并且诊断鼻咽癌伴中耳乳突积液9例;同组第2次软组织算法鼻咽扫描均诊断鼻咽癌伴中耳乳突积液。结论少数鼻咽癌首发临床症状与中耳乳突炎极其相似,首诊极易误诊。临床症状孤立、临床医师诊断武断、CT医师阅片不全面为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经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的鼻咽癌病例68例,经工作站多平面重建,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咽壁增厚(>1.2 cm)或一侧咽隐窝变浅消失40例,咽鼓管圆枕肿大15例,鼻咽部软组织肿块23例,鼻咽腔变形62例,咽旁间隙受累20例,鼻窦炎性改变18例,颅底骨质破坏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对鼻咽癌的原发部位、范围、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CT表现,加深对鼻咽癌CT表现的认识。方法 CT诊断为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12例,参照组织学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CT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中11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为肉芽肿性炎。结论螺旋CT可以显示鼻咽癌的部位、范围及周围侵犯情况,还可以更好的进行TNM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鼻咽癌患者CT影像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00-2013年确诊的早期鼻咽癌患者37例,年龄18~63岁,平均48岁,其中男28例,女9例,各例均作鼻咽部CT扫描,并作增强扫描。结果表现为咽侧壁、咽隐窝、咽顶壁、咽后壁、咽隆突增厚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结论 CT可明确显示早期或微小鼻咽癌,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CT与MRI在患者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5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放疗后予以~(125)I粒子植入治疗,于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并进行随访,明确患者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CT与MRI影像改变。结果 57例患者中12例为CR、28例为PR、9例为SD、8例为PD,治疗总有效率为70.2%(40/57)。治疗后患者ESR明显下降,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T表现:~(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鼻咽腔形态改变,左右不对称,鼻咽部软组织增厚或出现肿块,病灶多为结节状、厚片块状或团块状高代谢病灶;治疗后鼻咽腔形态得到恢复,软组织增厚或出现肿块消失;治疗前后MRI表现:~(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主要表现为鼻咽部混杂信号、水肿,等或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结节或肿块影,增强压脂后明显强化;治疗后以纤维化出现为主要特征,可伴水肿。结论放疗后于CT引导下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具有较佳效果,于患者治疗后应用CT及MRI进行随访可及时发现病灶变化,对于预后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CT与MRI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20例,对其CT与MRI扫描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方法对鼻咽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MRI正确诊断20例,诊断准确率100%;CT正确诊断19例,诊断准确率95%。两种方法诊断鼻咽癌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茎突后间隙及海绵窦侵犯的检出率方面,两种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I对于鼻咽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MRI与CT检查在对部分软组织侵犯的诊断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正确判断其软组织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及鉴别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鼻咽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21例,未分化癌6例,腺癌3例。单侧咽隐窝变浅或消失26例,双侧发病4例;绝大部分病例显示病灶侵犯咽旁间隙及邻近组织结构;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0例,颅内侵犯3例;伴有颈淋巴结肿大17例;增强扫描,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CT对准确判断鼻咽癌灶的大小、范围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圆枕部的CT改变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鼻咽癌患者的圆枕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5例均发生在单侧,其中左侧16例,右侧9例。均表现为圆枕球形增大。黏膜表面光滑5例,黏膜表面毛糙或不规则20例,咽鼓管口受累17例,伴有咽隐窝狭窄15例,腭帆提张肌受累17例。结论单侧圆枕的黏膜不规则肿胀结合咽鼓管口、咽隐窝的狭窄及鼻咽黏膜线消失对早期鼻咽癌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影像学特征,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临床症状为颈部肿块3例,鼻咽部肿块5例,头痛3例,反复鼻塞2例,急性鼻出血1例,出现2种及以上症状4例,无耳鸣、耳痛、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复视或斜视等症状患者。CT及MRI表现为鼻咽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5例,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颅底骨质破坏5例;增强扫描肿瘤边界较清,不均匀强化。非角化型鳞癌占2例,角化性鳞癌2例,低分化鳞癌3例。结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是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5 0例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并与5 0例鼻咽癌进行比较。结果: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主要CT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向腔内突起的软组织肿块,位于中线区,大多数(2 7例)前缘呈火焰山状,部分呈锯齿状(11例)及不规则状(12例) ,火焰山状及锯齿状边缘具特征性,鼻咽癌未见此征象,同时咽囊及点状钙化的显示对两者也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结论:CT扫描可清楚显示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特征,对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的CT表现,对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茎突后间隙受侵及咽后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远处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CT对判断鼻咽癌咽周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CT检查对鼻咽癌诊治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鼻咽癌患者的CT表现.48例为平扫加增强,8例直接增强,4例平扫.其中横面60例,冠状面26例.结果 CT对鼻咽癌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途径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显示较佳.横断面CT扫描和冠状面CT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鼻咽癌CT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CT确诊鼻咽部肿瘤以及其侵犯周围组织途径及范围有很大价值,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10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鼻咽癌(下称NPC)的CT表现,认为其主要CT表现为:1.鼻咽单或双侧壁、顶壁不规规增厚,甚至形成肿块。2.鼻咽腔不规则形态变形变小,可见腔内结节或肿块。3.咽隐窝和/或咽鼓管咽口变浅、闭塞、隆起。4.咽旁软组织间隙中的脂肪组织消失,密度增高,呈双侧不对称.5.颅底和/或鼻咽周围骨质破坏。分析了癌瘤的发展方向,颈动脉鞘区受累与颈部肿块间的关系,认为该区受累对肿瘤的临床分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NPC放疗后患者行CT随访有利于了解病灶情况和发现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20.
王成名 《广西医学》2010,32(5):563-564
目的探讨鼻咽癌肺的转移途径和CT表现。方法对95例鼻咽癌肺内转移患者行胸部CT扫描,分析CT影像学特征。结果 95例患者中表现为结节型49例,其中多发结节型41例,单发结节型8例;粟粒型6例,肺门纵隔型10例,胸膜型4例,癌性淋巴管炎4例,混合型22例。结论鼻咽癌肺转移主要为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CT表现多种多样。CT应作为鼻咽癌治疗前和随访复诊常规检查,并将骨窗作为胸部常规观察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