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采用同种疗法对102例(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临床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0d。临床随访4~12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生长,为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采用同种疗法对102例(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临床胫骨骨折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0d。临床随访4~12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生长,为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蜥蜴骨康散协定方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骨折患者,通过骨痂量化积分比较,观察蜥蜴骨康散协定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结果 蜥蜴骨康散协定方治疗组骨痂量化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蜥蜴骨康散协定方能明显促进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曲治疗实验大鼠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制成前臂单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红曲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并于骨折后21d与42d,行骨组织形态学定性观察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红曲治疗后,明显加速了大鼠骨折愈合,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诸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红曲能促进骨折愈合后期骨痂的改建,促进板层骨的提早出现和髓腔提前再通。红曲组矿化骨痂面积、提高成骨细胞指数及促进基质的钙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红曲可以促进骨痂生长、提高成骨细胞指数、促进基质的钙化、加速骨痂改建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民间验方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6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外敷活血接骨膏,对照组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4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骨痂形成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平均骨痂形成、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骨折能明显加速局部肿胀消退,及早的使骨痂形成,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降低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对四肢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鹿欣肽注射液对临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骨折住院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配对原则分两组,治疗组40例肽注射液16mg,每1次,12d1疗程,连用3疗程;对照组40例静滴丹参注射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鹿瓜多肽治疗骨折,能促进骨痂早期形成、增加骨痂生成数量及骨密度、改善骨结构、缩短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补肾法对骨折大鼠骨修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法在临床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闭合式股骨干骨折术对40只SD大鼠复制股骨干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灌服补肾活血中药)和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通过X线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骨创面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情况.以探讨活血补肾法对骨折后骨修复疗效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活血补肾法治疗组大鼠骨折后骨修复快,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活血补肾法能促进骨折后大鼠骨修复,缩短疗程,可以应用于临床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力靴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在术后4周、8周、12周、16周骨痂体积、骨痂密度差异及骨折线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周、8周、12周、16周骨痂体积、骨痂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线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力靴轴向应力刺激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痂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两组骨痂出现的时间、骨痂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痂量治疗组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对加速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2000-05~2009-05,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加速骨折愈合中西医治疗的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34例、股骨骨折9例、尺桡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37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痂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4~20个月.两组骨痂出现的时间、骨痂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痂量治疗组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15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分期治疗:Ⅰ期临时固定(伤后1~3d),Ⅱ期创伤修复(伤后3-20d),Ⅲ期最终固定(伤后3周后)。结果经过15个月的跟踪随访,胫腓骨骨折一期愈合135例,占88.81%;延迟愈合17例,占11.19%;骨不连发生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18例,占11.84%;胫骨钢板内固定者钢板外露6例,占3.95%,延迟愈合17例,占11.19%。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2011年收治的胫腓骨干骨折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内服,疗程4~6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7.1%)(P〈0.05),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7.1±3.8)d、(133.5±9.4)d和(16.7±2.9)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效果好于单一西医治疗,其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贵雨 《吉林医学》2007,28(13):1468-1469
目的:双比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5年间采用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46例,通过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的比较来判断哪种方法更为有效。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临床愈合时间上保守治疗组平均12周,外固定架组平均8~12周,且全部解剖或近于解剖复位。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VSD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Gustilo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GustiloⅡ、Ⅲ型骨折患者,均行急诊清创、VSD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 d,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随访12~24个月,创面中完全愈合46例,4例患者创面依然存在坏死组织和渗出物;骨折骨性愈合48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再行植骨术,骨折愈合。结论 VSD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降低伤口的感染率,缩短治疗时间,彻底清创后,采用VSD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GustiloⅡ、Ⅲ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跟骨牵引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6例,根据术前固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跟骨牵引组20例和常规石膏外固定组26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胫骨骨折Johner-Wruh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0±2.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闭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无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与石膏固定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8.0±2.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根据胫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5例,可2例,对照组患者优15例,良8例,可3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标准,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7例,可1例,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10例,可2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可以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复位质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与手术前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骨折愈合优良率95%,未出现感染及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无脂肪栓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固定可靠,骨折愈合优良率较高,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了骨折断端以下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腓骨远端严重开放性骨折应用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一期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12月,我们收治胫腓骨远端严重开放性骨折50例,骨折类型:GtustiloⅢB型45例,GtustiloⅢC型5例。所有患者均施行急诊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后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20例,拉力螺钉内固定10例,钢板螺钉内固定20例,之后施行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结果皮瓣存活42例,远端部分皮肤浅表坏死8例,骨折愈合47例,骨折不愈合3例,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无骨髓炎发生。结论胫腓骨远端严重开放性骨折经清创后,应用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一期创面修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7.12,P〈0.05)。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时,闭合复位比切开复位更具优势,应该作为胫腓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