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应用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对1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治疗。结果本组16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7.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法评估,16例患者术前评分为(33±11)分,随访时评分为(83±13)分(P〈0.01)。结论应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效果. 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及IKDC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后,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5例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90%). 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资料,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4.8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48分提高到术后95分,优良率96.4%。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4股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并固定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20例,应用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20例,分别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同时分别计算每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组术前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7.25&#177;3.96)分;术后平均(86.90&#177;5.68)分。骨-髌腱-骨组术前平均(46.05&#177;4.18)分;术后平均(81.30&#177;6.06),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骨-髌腱-骨的术后与术前Lysholm评分差平均值分别为(39.65&#177;5.78)分;(35.25&#177;7.07)分。二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显著(P〈0.05)。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组和骨-髌腱-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35%、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采用解剖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4股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情况。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Lysholm评分从术前46~67分,平均(59.1±4.9)分升高到术后69~95分,平均(92.8±5.2)分,其手术前后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4股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十字韧带(ACL)的措施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ACL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Lysholm功能评分由术前(36.6±5.2)分提高到术后 (92.6±4.7)分,优良率96.4%.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八股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49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8股胭绳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ACL。取半腱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前内侧束,取股薄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后外侧柬,做胫骨、股骨双隧道,股骨端采用缝合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采用缝合纽扣固定肌腱;或者取一侧的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前内侧束,另一侧的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折叠为4股重建后外侧束,股骨端用微创钢板(Endbutton)固定,胫骨端用界面螺钉固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接受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除1例取腱处感染外,其余48例功能康复满意。49例患者中轴移试验I度阳性3例,Lachman试验I度阳性3例,屈膝90。前抽屉试验I度阳性2例,证实膝关节稳定性良好;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0±7)分提高到术后(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八股胭绳肌腱双束重建ACL术后膝关节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腱、人工韧带同时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资料,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26~36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7.96±8.16)分提高到术后(89.08±6.10)分,优良率97%.IKDC功能评价8例正常,2例基本正常.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腱、人工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影响关节功能;如不及时处理,将继发半月板、软骨损害及膝关节退行性变。ACL损伤后自愈能力差。移植重建手术是治疗ACL损伤的主要手段。髌韧带、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是常用的ACL重建材料。切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术后并发症及功能丢失较少,此观点已经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我院2001年6月-2003年12月于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1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江涛  吴在顶  高飞  王怀波  吴启明 《安徽医学》2018,39(10):1253-1256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情况,测量膝关节前、后向移位距离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平均前后向位移由术前的(9.75±2.5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0±1.39) mm;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4.86±7.6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3.96±3.20)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任磊  赵飞  万钧  温鹏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215-121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损伤30例,应用美国强生公司Femoral-intrafix和Intrafix系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手术后观察患膝的恢复情况,以Lysholm、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随访3~20个月(平均10个月),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8.0±5.0)分和(46.5±4.5)分提高到术后的(83.5±3.0)分和(85.0±2.0)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美国强生公司Femoral-intrafix和Intrafix系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半腱肌肌腱加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计11例,在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对这些患者的后交叉韧带断裂实施重建,对具体操作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满意的恢复。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术后疗效,获得优秀效果的患者共8例,获得良好效果的患者共2例,获得一般效果的患者共1例,优良率达到91%。结论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应用半腱肌肌腱加股薄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后交叉韧带具有诸多应用优势,移植物所具有的强度比较大,植入简单,固定可靠,镜下操作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所获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关节镜下取自体材料交叉韧带重建,大多数采用游离肌腱或韧带进行重建。肌腱或韧带再血管化及本体感觉建立相对慢。文中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并保留胫骨止点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引起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46例46个膝关节,其中男40例,女6例;左前交叉韧带断裂19例,左后交叉韧带断裂5例,右前交叉韧带断裂13例,右后交叉韧带断裂9例;年龄16~66岁,平均34岁,均有外伤史。患者术前患膝均行MRI检查,提示有交叉韧带撕裂39例,未提示有7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54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患者术后3周可下地负重及进行功能训练,1.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行走。45例患者术后3~6个月恢复至伤前的运动状态,优良率达98.7%。Lysholm评分为(92.35±0.61)分。结论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兆松  侯巍  宋扬  张振宇  韩一生 《医学争鸣》2009,(18):1831-1835
0引言 膝关节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容易受损,自愈能力较差;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受力较ACL更大,而两者使用自体植物重建时过程复杂,人工韧带强度较高,手术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体移植物的不足.目前应用髌腱或四股半肌腱/股薄肌行自体移植重建仍然是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但自体移植的并发症和异体移植的缺陷使得人工韧带的研究成为焦点.近20年来,随着对ACL韧带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关节镜技术和运动医学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半腱肌一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与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关节专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3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前15例患者采用半腱肌一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ST/G),为ST/G组;后15例患者采用4股半腱肌单独重建(ST),为ST组。术后1年评价其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屈膝力量(Biodex肌力训练评测系统)和稳定性(移植物直径、KT-1000、拉克曼征及轴移试验)。结果5例ST组患者因肌腱长度不足剔除,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ST/G组移植物的直径显著小于ST组[(7.5±1.0)mm比(8.7±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KDC评分、拉克曼征、轴移试验及KT-1000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s和180°/s角速度下的峰力矩和各个膝关节屈曲度下的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薄肌移植并不会明显影响术后屈膝力量及膝关节功能。基于手术技术要求及患者条件所限,更倾向于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韧带结构联合损伤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外侧副韧带结构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双股半腱肌腱或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结构。关节镜下于前或后交叉韧带止点处分别钻隧道,四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或后交叉韧带;半腱或股薄肌肌腱用Aesculap聚乙烯缝线编织缝合肌腱两端,在腓骨及股骨外侧副韧带附着点处钻骨隧道,用缝线钢板悬吊固定;加固肌腱股骨止点,同时修复腓韧带。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内翻稳定性和活动度进行至少1年(12~26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1]评价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结果: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中,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屈膝30°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10例,膝内翻Ⅰ度不稳定者2例;俯卧位膝关节屈膝30°,所有患者小腿外旋活动均与对侧相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38.1分,术后平均87.3分。结论:自体四股半腱肌腱联合双股半腱或股薄肌腱移植联合重建合并有交叉韧带断裂的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具有移植肌腱创伤小、材料理想、解剖等长重建及固定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股半腱肌、股薄肌、微孔钢板同时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01-2006.03,在膝关节镜下采用双股半腱肌、股薄肌、微孔钢板同时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10例。取自体腰绳肌,断端编织缝合并预张力后,移植物近端固定于横跨于股骨隧道外口的微孔钢板上,移植物远端固定于胫骨隧道外1:2的门型钉上。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膝进行评估。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0.24±3.8)分,术后恢复评分(92.74±4.5)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关节稳定,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双股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损伤的前、后十字韧带,能够较满意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4股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1例,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1例获得6~42月平均17月的有效随访,按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9.25±4.12)分,术后平均(87.56±5.91)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4股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35 例前交叉韧带(ACL ) 损伤患者行自体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镜下重建ACL,肌腱取自同侧,将两股肌腱分别对折组成4股,编织后等长点部位钻胫骨、股骨隧道,将肌腱拉入骨隧道,分别在屈膝90°和伸膝位将移植肌腱收紧,两端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2 ~60月,平均29月;术后6周关节活动达正常范围,术后抽屉试验除6例I度外,余29例均阴性;Lysholm 评分,术后75~100分,平均92分,较术前52分明显提高;Tegner 运动评级术后6~8级,平均7级,较术前平均3级有较大提高.结论 镜下四股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界面螺钉固定,是治疗ACL 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应用自体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16 例16膝,膝前内侧小切口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修整、对折后成5股,分别建立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股骨端用Endobutton、胫骨端用挤压钉固定肌腱,重建ACL生理功能.术后即行功能锻练.结果 1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前ADT(+)、Lachman征(+),术后ADT(-)、Lachman征(-) 术前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56.3 ±3.5 分和3.6± 1.7 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91.8 ±3.7 分和7.6 ±1.5 .术前、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L重建中,5股腘绳肌腱比4股腘绳肌腱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