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色病的护理要点及及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通过一例遗传性血色病放血治疗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放血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病情平稳出院.结论:对此类患者进行放血治疗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正面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卫生部北京医院3例血色病性肝硬化肝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射频消融、红细胞单采的治疗效果.方法 3例病人均为男性,术前诊断为血色病性肝硬化、肝癌.3例病人共进行8次外科治疗,包括手术切除、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2例病人术后进行了希罗达化疗.3例病人均接受了红细胞单采治疗.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肝硬化,普鲁士蓝染色阳性,诊断为血色病.3例病人术后平均存活86个月(39~154个月).结论 对血色病肝癌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肝移植或切除是首选治疗.对于再次复发的病人,采用包括射频消融、化疗、红细胞单采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生存.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血色病又称原发性血色病(IH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引起的肝硬化称血色病性肝硬化。我院于2002年12月为1例血色病性肝硬化病人施行原位肝移植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病例男性,40岁,1988年因患甲型肝炎在我院治疗时发现肝脾肿大,经实验室检查,血清铁42μmol/L、铁蛋白浓度320μg/L(最高曾达80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为71%,诊断为血色病,行放血治疗,每周放血400~800ml,总量近20000ml,但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仍持续升高。2002年起病人多次出现呕血、黑便并伴腹水,B超示肝硬化脾肿大,胃镜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