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研究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择期剖宫产术产妇应用临床路径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择期剖宫产术产妇应用临床路径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患互动模式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3月428名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2013年1~3月464名自然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在责任制护理工作中采用护患互动模式工作方法,比较两组对责任护士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责任护士知晓率、最满意护士提名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互动模式可以提升优质护理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护士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琳琳 《当代临床医刊》2020,(2):163-163,165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情况。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阴道分娩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情况均明显少于对比组;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比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使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护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5.
陆玲芳 《当代护士》2018,(9):154-155
目的探讨护患互动模式在头颈部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护患互动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互动模式可以提高头颈部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从而提升优质护理内涵,实现护士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动学习结合床旁护理应用于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3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00名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即产科健康宣教册(纸质文字)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采用移动学习(PAD和手机微信公众号)结合床旁护理的形式进行宣教。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康复教育内容的掌握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对于产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动学习结合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因其方法简单易懂,学习时间及地点不受限制,护理和教育可同时进行,促进了产后康复,同时也提升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信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水平、心理状况、盆底肌功能、自我效能感及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均更优,盆底肌恢复情况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向理论应用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护理中,可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水平,缓解产妇产后负性情绪,有效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职化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的住院精神病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5例和对照组107例。研究组实施专职化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0周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希望获得健康教育的途径。结果研究组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希望以更多的传播形式来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实施专职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路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患者和家属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维护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秦倩倩 《妇幼护理》2023,3(18):4514-4516
目的 探究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 收治的 10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 采取护患沟通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情绪、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效能评 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护理前,两组的 HAMA 与 HAMD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HAMA 与 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依从性为 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00%(P<0.05)。结论 通过采取护 患沟通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王英萍  张宁 《护理研究》2013,27(16):1583-158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与护士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时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时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及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产前对500例孕妇实施系统健康教育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产前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对产时及产后母婴的影响及与孕期、产褥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正常初产妇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孕妇在孕20周后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住院后再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对照组孕20周后只接受产检常规检查,住院后按要求做传统的住院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乳房护理、住院及分娩时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在孕期并发症、乳房情况、心理状况、分娩方式、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产前对孕妇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减少孕期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2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2组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运用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水平,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采取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27例产妇产后出血,研究组15例产妇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67%,对照组为6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产妇分娩前后由助产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取得理想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使母婴结局获得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对产时及产后母婴的影响及与孕期、产褥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正常初产妇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孕妇在孕20周后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住院后再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对照组孕20周后只接受产检常规检查,住院后按要求做传统的住院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乳房护理、住院及分娩时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在孕期并发症、乳房情况、心理状况、分娩方式、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产前对孕妇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减少孕期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叶玉珠  梁艺  陈雪庄  谭惠莲  李磊 《妇幼护理》2023,3(9):2070-2072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 收治的 94 例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在产后 3 个月实施盆底 肌康复干预护理。研究组在产后 6~8 周实行盆底肌康复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训练依从性、并发症和盆底 压力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训练依从性、盆底压力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并发症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 6~8 周使用盆底康复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训练依从性,减少并发 症,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PICC患者自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患者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肖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44-1046,1050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79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产妇接受传统产科护理,研究组(4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干预后的睡眠状况、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保证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褥期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以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方法对初产孕妇300例产褥期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实施产褥期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的知晓率、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评价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教育前后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自我护理、生活方式,维护产后健康,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产科收治的健康初产妇4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予以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情况、纯母乳喂养情况、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78%(P0.05);研究组的纯母乳喂养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研究组产妇内心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的自我效能,增加产妇的健康知识储备并增强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