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这类血肿来自轻微头部外伤(伤后3周以上出现血肿症状者),有的外伤史不明确。多数病人年龄较大。在硬膜下血肿中约占25%。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约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全部颅内血肿的10%[1]。CSDH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发生痴呆、癫痫、偏瘫等[2]。目前,临床上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据报道,传统钻孔引流术术后患者易复发,且并发症较多,疗效欠佳[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钻孔引流术也得到一定的改良,本研究深入探讨改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老年人脑实质多有萎缩。所以在清除血肿后脑组织复位困难,术后形成颅内积气居多。为此.本组对行CSDH钻孔引流术的患苦,术后追踪复查头颅CT,观察分析术后颅内积气的发生与吸收规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漏6例,张力性气颅4例,血肿复发4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癫痫2例。结论:钻孔引流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引流管合适,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术。本次研究应用特制的颅内血肿穿刺针清除CSDH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5例CSDH患者临床资料:BHID组88例和后者77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BHID组二次手术少但引流、住院时间长;二者术后颅内积气、血肿清除情况一致。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CSDH较BHID操作简单、经济,但二次手术多。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好发于老年人,约占颅内血肿10%,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最常见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也是常见问题,文献介绍复发率可达3.8%~26.5%[1]。本院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在颅脑外伤中约占1%,占颅内血肿的10%。自1977年Tabadder提出用小钻孔加缓慢持续引流治疗CSDH后,Bender等将各手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是CSDH的最佳治疗方法。我院从1985~1991年用BHID治疗55例CSDH,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但对并发症应引起重视。主要并发症有张力性气颅,脑挫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情况,并探讨发生张力性气颅(SDTP)的原因。方法:203例CSDH钻孔引流术的患者,术后18例头部CT检查提示有颅内积气。结果:18例颅内积气患者再手术排气后恢复良好。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后SDTP发生率较低,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机制。方法:对我科2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3例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2~96 d,演变为血肿后症状均加重,23例患者经颅骨钻孔引流术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来源之一,其演变机制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1]。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仍有3.7%至38%不等复发率[2]。本次研究通过对CSDH患者血肿液、血清中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检测,旨在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反应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作用,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手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症之一,常起病隐匿,多中老人发病,症状不典型且持续时间长,需手术治疗。虽然新的术式和手术方法不断改进,但目前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BHID)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本院1998年8月-2008年8月共收治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现将医用三通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体会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7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血肿量40~150 ml,均行钻孔置管引流术。结果 7例出现并发症,颅内血肿3例,张力性气颅4例。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手术创伤小,疗效好,但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受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硬膜下积血,发病率占硬膜下血肿的25%,多因轻微头部外伤致桥静脉断裂慢性出血所致,约75%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约占42.8%~44.4%。由于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蛛网膜下腔相对较大,头部外伤时脑在颅腔内的活动幅度较大,脑表面的桥静脉易撕裂引起缓慢出血所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及功能障碍三大主症,严重者可致脑组织受压、移位、脑疝形成,  相似文献   

15.
张清群  陈峥  李晶 《全科护理》2012,(31):2925-2926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出院前复查头颅CT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大部分引流;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肿腔,18例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格拉斯哥评价良好。[结论]加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系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为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10,硬膜下血肿的1/4,好发于小孩及老年人,年发生率1-2/10万,老年人约16.5/10万。为硬膜下血肿的25%,单侧血肿为主,其中双侧血肿占20%-25%。本病头伤轻微,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从受伤到发病的时间一般在1—3个月,个别文献报道有长达30年之久者。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大都首选钻孔引流术。笔者总结临床病例34例,就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松  卓志平  王诚 《华西医学》2005,20(3):536-53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的症状,为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孩及老年人,年发生率1~2人/10万人,老年人约16.5人/10万人,为硬膜下血肿的25%,单侧血肿为主,其中双侧血肿占20%~25%,其病情发展缓慢,病史较隐匿,故在临床上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钻孔引流术(BHID)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2003年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36例,出现术后再出血的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SDH)指伤后4天~3周的血肿,是急性向慢性发展的过渡阶段。3周以后则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CSDH临床并非少见,常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将我们经钻孔冲洗引流血肿术证实为SSDH或CSDH,现将38例的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西文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13-1013
目的:探讨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的CSDH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48例中46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所有患者中未发现张力性气颅、急性术后颅内血肿、癫痫发作等并发症。结论: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可持续引流通畅,血肿表彻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及相关护理措施对减少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作用。 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4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其中改良组给予改良手术体位、改变钻孔位置及形态、应用脑室外引流装置引流,手术操作者均为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完成。护士术后给予平卧位,间断性患侧翻身,鼓励屏气、咳嗽等相关护理措施;传统组给予常规手术方式与护理对策。两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8天常规行头颅CT平扫,观察患者术后颅内积气情况,以及患者住院天数情况,应用SPSS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改良组46例,传统组58例,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手术侧别、发病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8天CT复查中,颅内积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平均住院时间(9.5±2.3)天短于传统组(12.2±3.4)天(P≤0.05)。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时,改变钻孔位置与钻孔形态、应用脑室外引流装置引流、优化术后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早期颅内积气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