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为活动主题,对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重注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儿重注率由15.12%下降到7.74%,同时提高了护士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及应用。方法从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的实施过程及应用2个方面分析优势及存在问题,结合临床护士实际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方法。结果临床护士对个人数字助理(PDA)使用满意度得分为(2.99±0.91)分,静脉输液扫描率维持在50%左右,2013年给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比2012年下降20%。结论 PDA可正确核查患者身份,通过改变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品管圈活动、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能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程序和要求,针对 ICU 护士对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不高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在活动中实施。[结果]病人床头抬高依从率由66%提高到93%,达到并超过活动预期目标。[结论]开展 QCC 活动是有效提高 ICU 护士对病人床头抬高护理操作依从性的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体会。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巡回护士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手卫生低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品管圈活动6月后,巡回护士手卫生知识水平、执行率和合格率较活动前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于立娟  侯云霞 《护理学报》2017,24(21):14-17
目的 运用品管圈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肿瘤专科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肿瘤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为主题,运用品管圈理论,对肿瘤内科护士化疗防护缺失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对其相关因素采用头脑风暴法及关联图分析法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将肿瘤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提高到69.00%,拟定对策并实施,制作化疗防护车及化疗防护包、醒目提示标识牌,完善化疗防护制度及考核制度等措施,运用PDCA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与改进.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肿瘤科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为36.16%,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肿瘤科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提高为75.07%,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护士输液过程中化疗防护依从率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护士职业危害,保障了护士职业环境的安全,而且能增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提高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皮肤交接班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7个月的实践,患者入PACU时皮肤交接班依从性从干预前的50.0%升高至89.0%,出PACU时皮肤交接依从性从6.0%上升至8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PACU患者皮肤交接班依从性,有效预防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出院用药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明确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影响老年患者出院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得到明显改善,使老年患者出院用药依从率由25%上升到7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出院用药依从性,保障老年患者出院后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丰富了优质护理的内涵和提升老年专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ICU静脉输液标识规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后ICU静脉输液标识错误频数(每周)由以前的78次降低到13.5次,进步率为82.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ICU静脉输液标识规范率,规范了护士静脉输液流程,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调查得分为(59.21±10.85)分,高于活动前得分(44.22±10.75)分,且护士疼痛评分使用正确率、疼痛管理标准化流程合理实施率(72%、62%)均高于活动前(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宣教、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98%、96%)均高于活动前(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患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门诊患儿输液外渗为活动主题,对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外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分析原因,并由此制定相应应对措施。结果门诊输液外渗原因主要分为护士、家属、患儿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护士是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68.6%)。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外渗由17.5%下降到10.0%,根据公式计算目标达成率为89.3%,进步率为42.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善门诊患儿输液外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3年1月起实施以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因素,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变化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士的素质、业务技术、输液质量、岗位职责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护理责任心、主动服务、输液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神经内科病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服药依从性为81.67%,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士工作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该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输液患者47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输液患者4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健康教育率由75%上升到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门急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率,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传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通过对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定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活动主题,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本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对错误的洗手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等品管工具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传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传染科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调动其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减少门诊、急诊输液室输液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输液安全"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设立目标,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有效的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3个月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静脉输液技能水平,降低了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交接班遗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交接班遗漏率"为主题,对科室护士交接班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交接班遗漏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交接班遗漏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交接班遗漏率2.3%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10.2%(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交接班遗漏率中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交接班的安全性及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士的协作能力和责任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活动前6个月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开展头脑风暴,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活动前的9.32%;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5.27%,显著高于活动前的8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29.98%,进步率为62.34%。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显微外科静脉输液状况进行调查,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科室输液一针穿刺成功率不高、液体外渗几率较多的现状,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对比品管圈活动后2014年2月至5月与2014年1月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变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1月手显微外科静脉输液成功率为80.0%,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3、4、5月静脉输液成功率逐月递升,分别为92.3%、95.5%、97.0%和98.0%,均明显高于1月(P均〈0.01),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对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开展的品管圈活动,使护理操作具有目标性,提高了护理技术,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工作更主动,从而降低静脉输液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依从性"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中依从性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和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士在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处理能力评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依从性的比例由活动前的54.76%提高到了8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以此同时,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护士和患者对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士自我评价能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还可促进肠内营养支持更加规范化,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和品管圈能力以促进胃肠病区专科护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规范维护的效果。方法 2016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中心静脉使用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维护知识总合格率由平均59.3%上升至82.6%(P0.01),规范维护率由30.9%上升至78.9%,固定不符合要求、皮肤过敏、记录不规范现象发生率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完善了静脉治疗组的培训、考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制定输液港的维护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圈员的发掘问题、团队合作精神、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可以提升团队精神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