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芩百清肺浓缩丸对感染后咳嗽(PIC)豚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斯美)和芩百组,每组10只.模拟革兰阴性菌感染法造模PIC豚鼠,各组灌胃给药10 d,辣椒素雾化吸入诱咳;监测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ELISA法测定各组豚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127-130
目的:评价川贝母止嗽颗粒的止咳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橼酸喷雾法、豚鼠辣椒素喷雾法研究川贝母止嗽颗粒的止咳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豚鼠辣椒素喷雾后,豚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P物质含量改变,探讨其止咳作用机制。结果:川贝母止嗽颗粒18.6g生药/kg、9.3g生药/kg、4.65g生药/kg均能显著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和降低2min内的咳嗽次数;川贝母止嗽颗粒18.6g生药/kg、9.3g生药/kg、4.65g生药/kg均能显著降低枸橼酸致豚鼠5min内的咳嗽次数,川贝母止嗽颗粒18.6g生药/kg、4.65g生药/kg能够显著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川贝母止嗽颗粒18.6g生药/kg、9.3g生药/kg、4.65g生药/kg均能显著降低辣椒素致豚鼠5min内的咳嗽次数及显著降低豚鼠血清中的P物质含量,川贝母止嗽颗粒9.3g生药/kg、4.65g生药/kg均能显著降低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川贝母止嗽颗粒18.6g生药/kg、9.3g生药/kg、4.65g生药/kg对于3种咳嗽动物模型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和降低咳嗽次数,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物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止咳及抗炎作用。方法:白化豚鼠36只,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可待因组以及苏黄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咳嗽高敏豚鼠模型,造模后每日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予0.4 mol/L柠檬酸进行咳嗽激发,检测咳嗽次数及潜伏期;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进行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检测BALF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苏黄止咳胶囊中、高剂量组可降低豚鼠的咳嗽次数(P<0.01),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降低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下调BALF中IL-1β、TNF-α、SP、CGRP水平(P<0.01),改善气道、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显著降低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咳嗽敏感性,改善气道和肺组织炎症,发挥止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媛  张雯霞  何盼  王玉娥  苗雨露  刘聪  康永  倪艳 《中草药》2018,49(10):2230-2239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还贝止咳方对鸡清白蛋白(OVA)致豚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 4%OVA和ip 2%Al(OH)3制备豚鼠CVA模型,观察还贝止咳方(5、10、20 g/kg)对CVA豚鼠辣椒素引咳后的影响。给药结束后,取豚鼠右侧中叶肺组织进行~1H-NMR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该方对CVA的干预作用。结果还贝止咳方能显著提高CVA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降低其咳嗽次数(P0.01),并能明显减少肺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肺组织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α-葡萄糖、乙酸、谷氨酸、甲硫氨酸、丙酮酸、琥珀酸、3-羟基丁酸酯、氧化谷胱甘肽、肌酸、乙醇胺、胆酸、甘氨酸、甘油磷酰胆碱、谷氨酰胺、甜菜碱、磷酸乙醇胺、β-葡萄糖、精氨酸水平升高,而乳酸、磷酸甲基酯的水平降低,给予还贝止咳方后能不同程度回调这24个潜在的差异代谢物。结论还贝止咳方可能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来治疗CVA。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20,(10)
研究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影响。方法豚鼠灌胃给予对叶百部总生物碱(5、10、20 mg/kg)或磷酸可待因(10 mg/kg)3 d后,采用辣椒素喷雾复制咳嗽模型,记录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和肺组织中P物质(SP)水平,HE染色观察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血清和肺组织SP水平增加(P0.01),气管和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气管黏膜增厚和肿胀,肺泡萎陷;与模型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豚鼠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P0.01),血清和肺组织SP水平降低(P0.01),气管和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拮抗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该成分可减轻辣椒素对呼吸系统的损伤、抑制神经肽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孟莉  甘雨  张宏  乔敏  武晓琳  刘禾  包玉龙  张颖  李国信 《中成药》2023,(8):2722-2725
目的 研究射干止咳胶囊对咳嗽豚鼠的镇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枸橼酸钠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5、10 min内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辣椒素刺激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并测定豚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P物质水平,探究其止咳作用机理;采用烟熏诱导慢性支气管豚鼠模型,考察射干止咳胶囊的镇咳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 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g/kg)能够延长枸橼酸、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P<0.05,P<0.01),减少咳嗽次数(P<0.05,P<0.01),抑制豚鼠P物质的释放(P<0.01);射干止咳胶囊中剂量组(0.052 g/kg)可延长烟熏豚鼠潜伏期(P<0.05),降低咳嗽次数(P<0.01),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 g/kg)均能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P<0.05,P<0.01)。结论 射干止咳胶囊具有镇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物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究四臣止咳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0.5 mg/kg)组、四臣止咳颗粒低、中、高(1.8、3.6、7.2 g生药/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8天腹腔注射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于第15天开始给予1%卵蛋白溶液雾化激发构建大鼠CVA模型,同时开始给药干预,持续2周。实验结束,检测大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免疫球蛋白E(IgE)、大鼠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及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IL);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阻力(RI)升高,动态肺顺应性(Cdyn)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大鼠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升高;肺泡灌洗液大鼠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和大鼠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升高;HE病理评分升高;肺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5只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结合文献方法制作CVA豚鼠模型,检测各组豚鼠咳嗽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率及气道阻力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豚鼠咳嗽次数、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豚鼠咳嗽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黄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的气道阻力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0.2 mg/m L、0.4 mg/m L时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黄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对CVA豚鼠的咳嗽次数、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及气道阻力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191-194,后插6
目的观察醒鼻凝胶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上下气道相关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鼻黏膜及肺组织X盒结合蛋白1(XBP1)的影响,及肺组织炎症情况。方法健康普通级豚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采用简单数字和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13.76 mg/kg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27.52 mg/kg剂量组、雷诺考特组;10只/组。并于造模第16天开始给药。采用ELISA检测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L-13、TGF-β;用RT-PCR检测鼻黏膜及肺组织XBP1 mRNA;用HE染色评价肺组织炎症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鼻黏膜、肺组织XBP1 mRNA指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13.76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及雷诺考特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IL-4、IL-13、TGF-β,鼻黏膜的XBP1 mRNA指标明显降低(P0.01);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雷诺考特组及肺组织的XBP1 mRNA指标降低明显(P0.01)。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醒鼻凝胶滴鼻剂干预后,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13.76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结论醒鼻凝胶滴鼻剂可通过下调上气道包括鼻腔灌洗液、鼻黏膜等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豚鼠鼻炎模型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发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下气道相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为醒鼻凝胶滴鼻剂在上下气道的变态反应性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干提取物中鸢尾黄素对感染后豚鼠咳嗽模型的抗气道炎症作用。方法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及烟熏法建立感染后咳嗽豚鼠模型,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FN-γ含量,并计算比值。结果豚鼠模型组病毒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RSV病毒感染成功,且未造成实质性肺炎;模型组5 min内咳嗽次数显著高于空白组,成功复制感染后咳嗽模型。给药前,造模对血液中炎性细胞计数无改变,但升高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清中IFN-γ的含量,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升高IFN-γ的含量;给药后,鸢尾黄素可显著升高肺细胞灌洗液中INF-γ的含量,降低IL-4/IFN-γ的比值。结论射干中鸢尾黄素对RSV感染后咳嗽豚鼠有较好的抗气道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般临床治疗咳嗽多遵循张景岳辨证思路,首先辨别外感和内伤,再进一步从外感辨风寒、风热、风燥,从内伤辨痰湿、痰热、阴虚、肝火等;治则多用辛温、辛凉、祛风、化痰、止咳、宣肺、润肺诸法。用经方辨证治疗咳嗽则可以执简驭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王彤  李支龙  魏俊彦 《河南中医》2020,40(5):715-717
《张简斋医案》中的外感咳嗽多为风寒、风热、风燥、风湿、虚人外感咳嗽,其治疗外感咳嗽以辛宣疏化为基本治法,多选轻清、宣散之品,以期轻可去实,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张简斋治疗外感咳嗽:①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详辨外感与内伤,谨守病机,根据疾病传变阶段选方用药;②临证用药顾护脾胃,以二陈汤为基本方扶正祛邪、陪土生金;③重视药物性味配伍,多选辛宣理气之药,用药轻灵,契合肺金特性,治疗虚人咳嗽亦有良效;④灵活应用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沙参麦冬汤、旋覆花汤等古方,师古不泥古;⑤常合用止嗽散,以加强止咳化痰、通利肺气功效。  相似文献   

13.
治疗干咳疗效不明显时,需用变通辨证取效,如开窍止咳,利咽止咳,湿润止咳,敛摄止咳,养阴止咳等。重在融会贯通,临症化裁。  相似文献   

14.
感染后咳嗽300例中医证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30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袭肺证209例(69.7%),风热犯肺证44例(14.7%),风燥伤肺证28例(9.3%),气阴两虚证19例(6.3%)。各证型在季节和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后咳嗽以风寒袭肺证型为多,冬春季节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验案3则探讨张敏思主任医师论治咳嗽的经验,张敏思主任医师常根据患者咳嗽声音的高低、深浅,有无咳痰,咳痰后是否有咳嗽与喉源性咳嗽鉴别,结合脉证进一步辨证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咳嗽中医证治探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上属"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范畴,病位在肺,与胃、肝、脾、肾、心等脏腑内伤功能失调相关。临证时医家多辨其病机,审因论治,总体上多以脏腑为纲,以阴阳虚实为本,治疗时在辨证基础上施治以相应方药,而各家又有不同侧重与经验,在临床施治中亦多有其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体三教授认为,咳嗽实为太阴病之一,其症状在手太阴肺,病本在足太阴脾。以肝脾肾虚寒为本,木火刑金、湿热痰浊壅肺为标。治当温补脾肾,清疏养肝,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药主张寒热兼施,标本兼顾,使寒药去其标热,热药去其本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小儿止咳合剂和止咳合剂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预处理结合HPLC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18:18:5),检测波长220nm.结果:吗啡在1.717~12.02 mg·L-1(r=0.9998)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小儿止咳合剂的平均回收率99.4% (RSD 2.01%),止咳合剂平均回收率100.9%(RSD 0.3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迁延不愈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均进行温通针法治疗,取曲池(左)、合谷(左)、列缺(右)、丰隆(右)、尺泽(右)、足三里(右)、照海(左)、太冲(双)、外丘(左),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后观察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及不同病情程度的迁延不愈型感冒后咳嗽与温通针法疗效的关系。结果:痊愈18例,占60.0%;显效8例,占26.7%;有效4例,占1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感冒后咳嗽病程短于24个月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病程长于24个月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愈显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愈显率呈增加趋势。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迁延不愈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0例中医证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源性)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UACS(鼻源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UACS中医证型分布为:风痰恋肺证76例(38%),风痰郁热证58例(29%),风寒夹湿证34例(17%),阴虚肺燥证32例(16%);患者鼻部疾病史结合中医证型统计分析表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非变应性鼻炎是UACS(鼻源性)主要病因,分别占46.0%、25.5%、14.5%。结论UACS以风痰恋肺证及风痰郁热证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