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拟苦参百部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广西师范大学医院(桂林市乐群路541004)卢艳报道:1994~1996年观察用自拟苦参百部液治疗50例霉菌性阴道炎,年龄25~53岁。均取白带检查发现白色念珠菌。多数患者有外阴瘙痒,若抓破表皮易成表浅溃疡,有灼痛...  相似文献   

2.
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对照组放置制霉菌素,观察两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临床治愈率对照组为88%,治疗组为96%(P<0.05)。结论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确实疗效满意。方法:对过去3年我院中医科采用中药冲洗阴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5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治霉液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碘伏液冲洗治疗。结论:中药治霉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明显优于碘伏液,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4.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73~1978年间,试用中药外洗方法,治疗192例,随访118例,效果较为满意,除其中16例配合西药不列入本文外,现将102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临床表现不一。多数患者白带量多,外阴奇痒,阴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夜痒甚于白昼,严重者外阴皮肤搔破流水,局部红肿灼痛,举步困难;亦有少数妇女阴痒不显,白带不多,仅在妇科普查中被发现。白带性状有白色浆汁状,也有凝乳片状、豆腐渣样,也有呈脓性水样分泌者。一般白带涂片检查均可发现霉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霉菌性阴道炎应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康妇炎胶囊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硝酸咪康唑栓疗法,研究组41例应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康妇炎胶囊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白带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带改善率为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对照组复发率为21.1%,显著低于研究组的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应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康妇炎胶囊疗法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霉菌性阴道炎为妇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2002年6月-2004年7月,本院采用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对874例白带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湿片法和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874例患者做白带分析,检出阳性标本631例,总阳性率72.20%,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者有215例、检出率24.60%,滴虫性阴道炎者有167例、检出率19.10%,线索细胞感染有249例,检出率28.49%,未见异常有243例,占27.77%,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初步、快速筛查致病因子,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高。  相似文献   

8.
了解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874例白带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湿片法和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874例患者做白带分析,检出阳性标本631 例,总阳性率72.20%,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者有215 例、检出率24.60%,滴虫性阴道炎者有167例、检出率19.10%,线索细胞感染有249例,检出率28.49%,未见异常有243例,占27.77%.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初步、快速筛查致病因子,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高.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于1991年开始应用复方硼砂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2年来我院门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共72例。年龄22~46岁,平均34岁。患者主诉搔痒、白带多、下腹痛。通过妇检重度5例,阴道表面上附着白膜及溃疡。中度25例,阴道粘膜上附着白膜,白带呈豆腐渣样。轻度42例,阴道分泌物量较多,将32例采用复方硼砂治疗。 1.2 方法:①72例患者于治疗前常规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查到白色念珠菌,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及其它细菌感染。②复方硼砂为本院药房自行配制处方,甘油、硼砂混合配成溶液。③在无菌操作下充分暴露  相似文献   

10.
自拟六味汤熏洗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湖南省嘉禾县人民医院(424500)周华英李气石关键词:阴道炎霉菌性/外治法@六味汤/治疗应用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近10年来,采用自拟六味汤熏洗坐浴治疗,效果满意,现报...  相似文献   

11.
复方百部洗剂治疗阴道炎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应用复方百部洗剂治疗阴道炎102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呈黄色泡沫状,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到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具有外阴瘙痒、灼痛等局部刺激症状,白带呈豆渣状,阴道分泌物中查到霉菌;衣原体...  相似文献   

12.
自拟六味汤熏洗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湖南省嘉禾县人民医院(424500)周华英李气石主题词:阴道炎,霉菌性/外治法熏洗疗法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近10年来,采用自拟六味汤熏洗坐浴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清热解毒洗液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洗液治疗滴虫性及霉菌必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洗液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各100例,并与洁尔阴治疗各10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愈率滴虫性阴道炎分别为90%,68%,霉菌性阴道炎分别为94%,70%,P值均〈0.01。结论:清热解毒洗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较一般疗法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阴道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中以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所占比例最高,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通过对白带标本盐水涂片和染色涂片的检查,可以对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加以区别,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经验总结,认为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具有独特优势,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阴瘙痒 5 8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5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0~ 6 1岁 ,平均 31.2岁 ;病程 10~ 90天 ,平均 2 5 .2天。其中滴虫性阴道炎 2 5例 ,占 4 3.1% ;霉菌性阴道炎 2 4例 ,占 4 1.4 % ;细菌性阴道炎 4例 ,占 6 .9% ;老年性阴道炎 3例 ,占 5 .2 % ;过敏性阴痒 2例 ,占 3.4 %。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红肿 ,部分患者会阴处皮肤破溃 ,有湿疹 ,白带多 ,呈黄绿色并有泡沫 ,镜下滴虫 (+) ;霉菌性阴道炎小阴唇内侧附着白色膜状物 ,严重时可见到膜下有受损的溃烂面 ,白带多 ,呈白色稠厚豆渣样。镜下霉菌…  相似文献   

17.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8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60例浦雪梅主题词霉菌性,阴道炎/外治疗法,外洗中药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致,属祖国医学“阴痒”范畴,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外洗治疗本病6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60例女性,年龄16~5...  相似文献   

19.
胡锦添 《中药材》1993,16(11):44-45
我科自1992年5月至1993年3月应用广西桂平县卫生保健厂生产的肤阴洁湿巾外敷作为各种阴道炎、外阴炎的辅助治疗药物,共计治疗4500例。一、临床资料(1)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20~40岁占82%. (2)病种:淋病性阴道炎10例,霉菌性阴道炎2090例,滴虫性阴道炎1900例,细菌性阴道炎280例,老年性阴道炎80例,单纯性外阴瘙痒140例,现抽出100例,霉菌性阴道炎60例,滴虫性阴道炎40例。(3)症状与体征:除了自带镜检查出霉菌或滴虫外,白带增多,豆腐渣样或泡沫样,或有脓性白带,有  相似文献   

20.
从 1 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笔者用洁尔阴泡腾片 ,配合洁尔阴洗液治疗阴道炎 340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40例患者中 ,滴虫性阴道炎 1 92例 ,霉菌性阴道炎 1 1 2例 ,老年性阴道炎 2 4例 ,细菌性阴道炎1 2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多 ,外阴瘙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