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季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对1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按季节对中医证候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冬季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火热证评分均值高于夏季(P<0.01),而且火热证患者的发生率也高于夏季(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冬季火热证多发且程度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2.
曹理璞  杨德富  闵敏 《陕西中医》2010,31(6):656-657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对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气虚血瘀证型、阴虚阳亢证型及痰瘀内阻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各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起着共同的病理作用。属于中医"血瘀"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消渴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方法:按照WHO诊断标准、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和中医辨证标准,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中医证候以风证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痰证与火热证,其余证候发生频率依次为血瘀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形式最多,其次是二证组合;三证组合中以风证、痰证、火热证组合最多。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消渴中风病)急性期以标实(风证、火热证和痰证)为主,痰浊和瘀血为脑梗塞急性发作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风动是其发作的环节,火热可能是该病的加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慢性肾损害病人证侯和病机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64例,分为A组,代谢综合征组32例;B组,2型糖尿病肾损害组(肾功能正常)22例;C组,2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组10例。将临床症状分级为无、轻、中、重并转换为rankit单位,症状赋值总和为证候积分。结果:湿热证与血瘀证积分值的总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各组湿热证积分和血瘀证积分差异非常显著P<0.05。年龄与血瘀证相关而与湿热证不相关,湿热证与血瘀证密切相关。结论:湿热与血瘀存在于糖尿病慢性肾损害不同病程中,证候表现为湿热血瘀证。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病机特点和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明 《中医杂志》2005,46(5):383-38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根椐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思想为指导,概括MDS的病机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MDS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脾肾亏损为本、火伤血络为标和邪毒内袭为变;治疗宜分别采用健脾补肾以固本、泻火止血以治标、清解邪毒以防变、采用变法以求功.结论:临证时只要抓住虚损为本、火热为标、邪毒为变之纲要,治疗时就能执简驭繁,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成杰辉  刘志龙 《陕西中医》2009,30(6):660-663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与血液指标的关系。方法:对31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经聚类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后,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其血液指标进行证型之间的比较,分析其中医证候与血液指标的关系。结果:各证型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指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总体均数水平均超出正常范围。结论:本病的证候分型与血液指标无显著性相关,但本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有关,推断痰瘀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  沈庆法 《中医杂志》2005,46(6):403-405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湿热证的形成机制、主要病理表现、临床转归以及运用湿温理论对CRF湿热证辨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禀赋不足,阴阳偏颇是CRF湿热证形成的重要内因;(2)"肾主水液"障碍是CRF湿热证形成的根本原因;(3)脾胃湿热是CRF湿热证的重要临床表现;(4)CRF湿热证的病理过程及转归;(5)温病学理论在CRF辨证施治中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探讨,力求为CRF的中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雷瑗琳  张扶莉 《陕西中医》2007,28(2):131-132
目的: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时间、季节的关系,为下阶段的预防治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择66住院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根据症状分型,并统计其发病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发病时间存在一定规律,并与运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整体观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广峰  郭宏敏 《陕西中医》2006,27(11):1398-139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整体观治疗。方法:以中西医学相关文献从整体观理论探讨本病的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本病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阻为标,肝失疏泄是其中间环节,虚损变证是其最终结果;整体防治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治疗方法调脏腑气血阴阳,按郁、热、虚、损分段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药并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发表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腺瘤和癌)文献,总结目前中医对甲状腺肿瘤的辨证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从1979-01—2008-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文献,统计其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频次。总结出常见证型和药物;分析证候要素,确定该病证候的主要病势虚实和脏腑病位因素;将方剂和药物按功能、归经归类,比较恶性和良性甲状腺肿瘤治疗用药的异同,总结甲状腺肿瘤中医治疗用药特点和常用治法。结果:共得证型41个,其中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气滞痰结、气滞血瘀、痰湿瘀阻和痰气瘀结证最为常见,占53.06%;证候病机以实性为多,占87.77%,主要是气滞、痰浊、血瘀、火热,虚性很少,仅占12.23%,主要是气血阴虚;证候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脾。共用方剂200首,成方归为5类,以祛痰剂、理气剂和清热剂为主,自拟方多按清热化痰、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治法进行组方。共得中药242味,按功能归为20大类,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类药物最为常用,占81.45%,化痰药为第一位,清热药夏枯草是使用频次位最多的药物;药物主要归肝经、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肾经、胆经,占93.73%。结论:甲状腺肿瘤证候以实性多见,要注意对气滞、血瘀、痰浊、火热及气血阴虚病机辨证;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是其常用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3,(2):134-136
目的:探讨痰浊闭阻型胸痹的核心辨证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第一诊断为胸痹(冠心病)的住院病历,根据痰浊闭阻证辨证标准分为痰浊闭阻证组和非痰浊闭阻证组,两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痰浊闭阻证组辨证因子(临床证候)中有多项的频率均不同程度高于非痰浊闭阻证组。结论:苔腻、口中异味、纳呆脘胀、恶心欲呕为胸痹痰浊闭阻型最典型的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12.
疳证,乃是小儿长(?)营养障碍所致,其总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斯固然是理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疳证病机始终尚贯穿着兼挟,“火热”致病。1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其五脏生理特点是:两有余(心、肝有余),三不足(肺、脾、肾下足)。“肝常有余”,肝气汪兴,“气有余,便是火”,故小儿任性从事,易怒善哭。“脾常不足”。易伤食积滞,积郁化热,则常见积热内伤之证,可见小儿多般属火热之体。2 从疳证的发病季节、地区认识疳证一  相似文献   

13.
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复习古今医家关于痛风的论述,探讨痛风的病因病机;结合笔者的临证体会,提出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内盛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临床、实验研究,结合古今有关文献,对温病气营两燔证的病机实质及治则原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该证病机从中医角度而言,包括邪正剧争、汇聚阳明,津液营阴耗损,热窜血络及热扰心神等;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机体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液凝固功能以及病理形态等方面均有相应变化。清气凉营护阴是气营两燔证的治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清:HS-CRP浓度。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HS-CRP含量急性脑梗塞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中脏腑患者明显高于中经络患者;在中经络患者中阳类证患者明显高与阴类证患者,中经络中阳类证辨证为肝阳暴亢型的患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其余阳类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有关,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与HS-CRP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妇科血瘀证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丽娜  杜惠兰 《中医杂志》1997,38(2):102-103
女子之生,以血为本,其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都与血有密切关系,与男子相比更容易因血瘀造成各种疾病。一般认为引起妇科血瘀证的原因有肝郁气滞致瘀、寒邪致瘀、热邪致瘀、气虚致瘀、跌仆劳累、手术所伤致瘀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是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类型。因此,我们重点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妇科疾病,采用群体调研、心理测定、临床实验等方法,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妇科血瘀证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妇  相似文献   

17.
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就中医的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探讨 ,认为痰瘀是导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主张治疗高血压应注重从痰瘀入手 ,以期达到不仅治证而且治病的目的。同时强调高血压病的预防也应从痰瘀作起 ,强调从青少年做起 ,以防生痰生瘀 ,防患与未然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医病机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军  陈镜合 《中医杂志》2002,43(4):248-249,274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过程中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理变化和预后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病并发或伴发心悸、胸痹、真心痛、喘证、水肿、脱证、厥证等范围。从阴虚燥热、心脾两虚、心血瘀阻、痰瘀郁互结等4个方面对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作了探讨,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其病机的关键,心血瘀阻贯穿了疾病过程的始终,痰瘀郁互结是相关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9.
275例中风中经络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家祺 《陕西中医》2009,30(2):155-157
目的:调查了解脑梗死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75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其证候分布规律,对中医证型、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糖、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275例脑梗死患者中,风痰阻络型占51.2%,阴虚风动型占25.1%,这两个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痰湿蒙窍。不同证型之间,心肌酶谱差异无显著性,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LDL)有部分差异,不同证型间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的中风患者以风痰阻络和阴虚风动型为主,血脂、心肌酶谱、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能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厥的基本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可胜 《中医杂志》2004,45(10):786-787
通过对《伤寒论》各篇有关厥的条文研读、比较、分析,探讨厥亦即手足厥冷这一主证形成的病因、病机,提出致厥的基本病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阳虚致厥、阳郁致厥、血虚致厥,并给出具体方剂.最后进一步总结出各种厥证实际上常是上述几方面综合形成的结果,仅是侧重不同.因此,临证时凡遇见各种厥证,当主要从上述3个方面探讨,辨其轻重缓急,确立治法方药,则厥证可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