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9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泼尼松龙组、对照组各31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等治疗。其中,布地奈德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泼尼松龙组口服泼尼松龙片;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肺功能(FEV1/FVC)、血气分析(PaO2、PaCO2、)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相关副作用。结果:采用SPSS13.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布地奈德组、泼尼松龙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FVC、PaO2、PaC02改善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布地奈德组、泼尼松龙组两组间上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副作用比较,布地奈德组明显低于泼尼松龙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AECOPD的呼吸功能,其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与口服泼尼松龙相似,但全身副作用更小,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0.5mg/次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患儿给予1mg/次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次/d,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哮喘症状的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5.0%),且哮喘症状的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0mg/次的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地耐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mg+可必特2.5ml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强龙40mg静脉滴注,可必特2.5ml雾化吸入。在入院7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血气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绪论:布地耐德雾化吸入能够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和特布他林混悬液(博利康尼)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剂量。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观察组用雾化泵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及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2.5mg混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7d;对照组用雾化泵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2.5mg与生理盐水2mL混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7d;空白对照组子生理盐水4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7d。结果治疗后4d,观察组与对照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空白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也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然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疗效明显,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AECOPD患者被随机分为吸入激素组(22例)、静脉激素组(20例)。两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吸入激素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静脉激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40mg,静脉给药。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7d后测定肺功能;评价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哕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静脉给予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具有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AECOPD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8.00%,显著低于观察组(96.00%)(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与PaCO2)及肺功能(FEVl与FEV1/FV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301.25±54.32)m与(334.72±65.79)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302.66±59.71)m与(411.39±82.37)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6MWT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气道高反应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择70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患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取58例明确诊断为老年COPDⅢ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分类变化。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②治疗后2h、8h、24h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分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迅速缓解和控制COPD急性发作,可做为AECOPD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后3,6个月临床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硫酸沙丁胺醇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A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EV_1、FEV_1/FVC及PEF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静脉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2例和甲泼尼龙组4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3 mg/d(1 mg/次,8 h/次),连用7 d;甲泼尼龙组静滴甲泼尼龙40 mg/d,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后p(O2)、p(CO2)、FEV1%及CAT评分的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3 d、7 d后p(O2)和p(CO2)及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 d后,2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短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声嘶,甲泼尼龙组为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及胃部不适。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与全身应用甲泼尼龙疗效一致,全身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咳露口服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露口服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普米可令舒雾化辅助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患者7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6-10min/次,3次/d)治疗患者62例,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2、IL-13以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测定肺功能。结果:7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清中IL-1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IL-13和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2和VEGF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3无明显区别(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与FEV1%呈正相关;IL-13与FEV1%呈负相关;VEGF与FEV1%呈负相关,治疗后则无明显相关。结论:普米可令舒雾化吸入用于辅助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能显著的改变患者体内的炎性环境,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氨溴索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CRP、TNF-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与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都有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喘息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31/39),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氨溴索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CRP的表达,改善TNF-α对患者身体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黄连雾化吸入应用于喘憋型肺炎治疗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喘憋型肺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唑10~15 mg/kg+注射用α-糜蛋白酶2.5 mg+地塞米松0.3 mg/kg+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2次/d,疗程5 d。观察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冻干粉0.2 g+生理盐水5 mL,雾化吸入,3次/d。比较两组发热、咳嗽、肺部罗音及喘憋消失时间,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发热、咳痰、喘息、肺部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4.78、4.56、4.92、4.31,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罗音及喘憋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7.5±1.7)d,对照组为(11.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5)。结论: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作用迅速,较快解决患者痛苦,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少,易于操作,不失为治疗喘憋型肺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在西安市唐都医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口服头孢曲松钠片,0.25 g/次,4次/d;另给予清蛋白、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除此之外不使用其他免疫调解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sc注射用胸腺肽α11.6 mg/次,隔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腹水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3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腹水消失时间、腹水常规正常时间、腹水培养阴性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莉 《内蒙古中医药》2009,(12):119-1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辅助效果。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64)在吸入治疗过程中行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n=62)仅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后在喘憋、咳嗽、哮鸣音、湿罗音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辅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林洋  王成祥  李杰 《吉林中医药》2014,(12):1266-1269
目的探讨基于清热化痰法的蒌芩止嗽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证大鼠抗生素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在此基础上用鼓风干燥箱及鼻腔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溴索组、二陈汤组和蒌芩止嗽煎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生物标本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在15 min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血清及肺组织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虽然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蒌芩止嗽煎组与二陈汤组药物浓度均高于氨溴索组和对照组。结论蒌芩止嗽煎可以提高抗生素在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且可以在使起效作用高峰提前的同时,不减短起效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对口腔溃疡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改性几丁质组(30例)、康复新液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所有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改性几丁质组患者采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喷到患处,作用3 min后漱口,3次/d;康复新液组含康复新液3 min后吞服,10 mL/次,3次/d;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含漱,停留3 min,3次/d。3组用药直至口腔溃疡愈合。3组均服用维生素A、C、B2等药物5 d。比较3组患者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治疗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改性几丁质组、康复新液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3.3%、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性几丁质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康复新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性几丁质组、康复新液组的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性几丁质组的这些观察指标均明显短于康复新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性几丁质喷雾对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缩短疼痛和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