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68-1971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种股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术后镇痛,即连续股神经阻滞(连续组)(20例)和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单次组)(20例)。连续组术前0.5%罗哌卡因30 ml行股神经阻滞并置管,术后0.2%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自控镇痛;单次组术前行0.5%罗哌卡因30 ml单次股神经阻滞,术后0.2μg/kg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12、24、36及48 h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FE)及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下疼痛VAS评分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追加哌替啶次数。[结果]术后4、8、12、24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和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 h静息VAS评分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AFE和CPM状态下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48 h,连续组显著低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术后24、48、36 h连续组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追加哌替啶例数连续组明显高于单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优于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且前者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及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联合组,2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联合组患者返病房后即刻及其后每6h经留置的股神经阻滞管注入0.25 s/ml罗哌卡因20ml.PCIA组只连接静脉PCIA装置,芬太尼浓度10μg/ml,每次自控输注2 ml,无背景输注,锁定时间5 min.两组均在术后48 h内记录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24、48、72和96h的体温、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术后4 h,联合组患者的VAS显著低于PCIA组(P=0.026);48 h时运动和静止状态下,联合组患者VAS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31).术后4h,联合组患者的运动阻滞程度显著高于PCIA组(P<0.001);术后24、48 h,联合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全消退.联合组患者术后48、72和96 h的体温明显低于PCIA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良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围手术期不同时间节点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10—2018-04完成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术后单纯应用帕瑞西布钠镇痛,B组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C组术前24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D组术后即刻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帕瑞昔布钠镇痛。结果 B、C、D组术后24 h、48 h、3 d、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B组术后12 h、24 h、48 h、3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D组术后12 h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术后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术前48 h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最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周围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60~80岁,平均为(69.90±9.46)岁。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周围注射组)和对照组(单次股神经阻滞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均比对照组同期VA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 d、2 d膝关节活动度比对照组同期膝关节活动度高(P<0.05),但术后3 d、7 d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周围注射比单纯单次股神经阻滞更能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但对于患者远期功能恢复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对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2年5~12月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前行连续股神经阻滞并用于术后镇痛。患者以随机、双盲形式分为2组:连续股神经镇痛组( C组)和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镇痛组( P组),P组于切皮前30 min和术后12、24、36和4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对2组静息和被动运动时膝关节前后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镇痛泵按压次数、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术前及术后72 h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进行评估。结果静息时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各时点2组相似(P>0.05),后部VAS评分在术后8、12、24、48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膝关节被动运动时前部VAS评分在24、48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后部VAS评分在24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在术后4~8 h及8~12 h时间段P组比C组减少(P<0.05);2组术前、术后72 h 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P组比C组缩短(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缩短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从而部分改善早期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腰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随机均分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CLPB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术后镇痛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0.4ml/kg,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 ml/h,冲击剂量2 ml/15 min,保留镇痛48 h.记录术后6、12、24、48 h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48 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 CL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FNB组(P<0.05),肌力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于全膝关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I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两组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NA组患者术后8、12、24、48 h静息时和术后48 h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5或P<0.01).PCNA组患者术后24、48 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大于PCIA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病人,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组研究,将病人分为三组: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超声引导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者纳入A组;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超声引导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者纳入B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术后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者纳入C组。统计分析三组病人疼痛、功能、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静息状态下,术后4 h、12 h,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术后4 h、12 h、24 h,A组、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48 h、6 d,A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45°活动状态下,术后4 h、12 h、24 h、48 h,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6 d,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48 h,A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于B组和C组;术后6 d,A组优于C组;术后24 h时,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三组病人在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组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B组和C组,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A组和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可重复性强。通过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的镇痛方案可改善手术后病人的不愉快体验,显著减轻病人术后疼痛,实现快速康复,减少镇痛泵的使用,符合精准医疗理念,操作较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依托考昔+股神经阻滞组(EF组)和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24例。EF组患者入室前口服依托考昔120mg,麻醉诱导前行患侧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注射0.15%罗哌卡因30ml。C组将舒芬太尼1.5μg/kg配制成50ml行PCIA。记录术后1、3、6、12、18h患者安静和屈膝运动时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记录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1、3hEF组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3、6、12hEF组屈膝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EF组患者在术后1、3h肌力明显降低(P0.05);两组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头晕、恶心、嗜睡、尿潴留和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依托考昔联合0.15%罗哌卡因单次股神经阻滞可作为膝关节镜日间手术预防性镇痛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60例,数字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n=30)。分别给予PCIA和CFNB作为术后镇痛方式。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吗啡累计用量,观察患肢肌力,初次下地时间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术后6、12、24、36、48h静息状态下,CFNB组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术后24h,48h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时累计吗啡用量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低于PCIA组。术后1年,两组在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FNB在TKA术中的初期镇痛效果优于PCIA。与PCIA相比,CFNB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为TKA术后镇痛策略中一种安全、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运动痛及功能恢复的镇痛的效果。方法本组333例TKA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二组:A组PCA镇痛+氟比洛芬酯,B组PCA镇痛。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静状态评分,活动度评分,安全评价指标。结果二组之间VAS评分(t=2.900,P〈0.05)、活动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P〈0.05),镇静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1.337,P〉0.05)。恶心、呕吐、瘙痒、运动及感觉障碍,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满意度高,可安全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镇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背景: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大范围软组织松解,术后存在较严重的急性疼痛,导致早期功能恢复不佳而影响手术效果。目前有多种围手术期镇痛模式,其中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镇痛药物简单易行,可较好控制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关节周围注射在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例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实验组(n=30)接受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术中在关节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盐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评估手术前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12、24、36h患膝静息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3d运动时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间VAS评分及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减轻屈曲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术后6周连续应用环氧化酶乏(COX-2)抑制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探索TKA术后镇痛的新方法。方法选取73例即将接受TKA的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以及在术后2周内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常规口服塞来昔布,术后2周出院,出院后实验组继续口服塞来昔布直至术后6周;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胶囊至术后6周。观察术前、术后3天、2周、6周、6个月、12个月疼痛改善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2周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至术后6周、6月、12个月时,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3、2.89、3.21;P〈0.01)、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98、2.66、2.81;P〈0.01)。结论TKA术后连续6周口服环氧化酶-2抑制剂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完成肥胖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42例42膝,男8例,女34例;年龄60~78岁,平均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3—52,平均46。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关节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ROM)和进行股四头肌及胭绳肌肌力的强化训练,延长住院时间至术后14d。分别以术前2d、术后2d、1、2、4、8、12、24周作为观察点,使用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和ROM对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低于术前,术后ROM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指标在术后4周以后均有逐步改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及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可以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利多卡因辅助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共100例单侧人工TK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同基础镇痛方案,从术后24h起研究组患者辅助局部超声透入利多卡因治疗至术后7d,2次/d,随访两组患者至术后3个月,分别录记术前、术后24h、48h、72h、96h、7d的静止和运动VAS评分,记录记术前、术后48h、72h、96h、7d、术后6周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K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盐酸哌替啶肌注次数。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5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患者最后完成随访进入统计学分析:(1)两组手术前及术后24h的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72、96h、7d静止、运动VAS结果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术前及术后6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h、72h、96h、7d膝关节活动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3)HSS膝关节评分术前研究组、对照组(37±7)分、(36±6)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分别增加至(87±11)、(81±10)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接受盐酸哌替啶肌注次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利多卡因能够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减少盐酸哌替啶用量,有助于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是TKA术后镇痛的有益辅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2种不同给药途径镇痛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由同组医师完成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TKA40例(40膝),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术后静脉镇痛泵给药镇痛组(A组)和术后持续切口镇痛装置给药镇痛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的药物为曲马多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混合,B组采用的药物为盐酸丁哌卡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混合。比较2组在术后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口服镇痛药物塞来昔布使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围手术期VAS评分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口服镇痛药物塞来昔布使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TKA术后采用术后持续切口镇痛装置给药镇痛明显优于传统静脉泵给药途径,可以明显降低辅助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得了良好的镇痛疗效,镇痛的靶向性更强、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方法观察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酮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中的的止痛效果。方法60例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第2天给予塞来昔布(西乐葆)200mg每天2次(术后6小时400mg口服)、氨酚曲马多(及通安)1片每天3次口服,连续使用5d;研究组患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10g/L罗哌卡因20ml,吗啡10mg,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1ml,生理盐水80ml),对照组患者没有运用关节周围注射药物。术后首次哌替啶注射6h后视患者疼痛情况再给予相同剂量注射1次。术前、术后分别记录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58例患者进入统计学分析,其中对照组有2例在术后麻醉师给行静脉镇痛。(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研究组术后6、12、24、36、48h静止、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72h静止和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膝关节活动度:研究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第1、2周膝关节活动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并发症:两组术后没有发现任何因为注射而引起的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TKA术中应用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在可以在多模式镇痛方案中起一定作用:减少术后早期静止和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伤口单次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0.25%罗哌卡因20 ml,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生理盐水20 ml,术后行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不同时间评定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4、6、8、12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1.28分±1.03分、2.17分±1.67分、2.13分±1.76分、2.38分±0.34分,对照组分别为2.75分±1.09分、3.25分±1.29分、4.50分±1.51分、4.62分±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48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3.20分±1.21分、3.17分±0.84分,对照组分别为3.28分±1.21分、3.56分±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PCIA用于TKA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期应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序贯镇痛治疗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拟手术的6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3d后改为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照组术前24h、12h给予口服曲马多片(10mg),术毕使用镇痛泵2d,术后3h开始使用曲马多注射液(100mg,2次/d)静注,连续使用三天后改为口服曲马多片(10mg、2次/d)。分别记录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术后7d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术后静息、活动时(6、12、24、36、48、72h)的视觉模拟评分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别(P〉0.05),手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需要止痛药援助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满意度调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X-2抑制剂序贯治疗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手术镇痛中效果确切、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副作用小、改善手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患肢功能锻炼及改善睡眠状况,适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