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方法 对112例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该组人群感染HCV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结果 11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感染者48例,占42.85%,有手术等有创操作者23例,占20.53%,有血液透析者5例,占4.46%;有静脉注射毒品者8例,占7.14%;其他不明原因者28例,占25%;合并HBV感染者4例,占3.57%.112例患者中,B超声像、肝实质回声增强者105例,占93.75%.结论 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径多为输血或使用血制品,经手术等有创操作感染也不可忽视.而除血外,静脉注射毒品,血液透析等感染亦增加.大多数患者发病隐匿,无明显肝炎症状和体征.但B超声像、肝实质回声增强.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播也可能成为其传播因素,但实际发生较少。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有HCV感染但流行病学调查又没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员,他们的亲属中有的是丙型肝炎患者,于是,我们对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章丘市2005~201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玲  郑应良  李良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19-2320
目的:分析章丘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章丘市2005~2010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章丘市共报告HIV感染者和(或)艾滋病患者41例,其中,艾滋病患者4例,死亡5例;男性38例,女性3例,男女性别比12.67:1;病例大都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35例),占报告总数的83.3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分别占报告总数的56.10%(23/41)和36.58%(15/41)。  相似文献   

4.
曹宁家  张鸿  郭剑  刘晓兰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48-1350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艾滋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血常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首次就诊以反复发热最多,其次是发热同时伴有重症肺部感染、体重减少,外周血WBC总数降低以淋巴细胞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输血途径为主。结论:对于有冶游史的反复发生发热、特别是同时患重症肺部感染、体重减少的患者要重视艾滋病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袁平戈 《肝博士》2015,(1):26-27
<正>病毒性肝炎预防要针对甲、乙、丙和戊型肝炎不同的流行特征,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是消化道,所以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即把好"病从口入关"。乙型和丙型肝炎传播途径是血源性,主要有:输血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有些传播途径是重叠的,实际都可能与血液暴露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池州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43例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人群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机会性感染情况、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43例艾滋病患者中男35例,女8例,男女之比约为4.3:1;年龄3~63岁,其中20~49岁35例,> 50岁7例;经性接触传播33例,静脉吸毒感染4例,母婴传播1例,传播途径不明确5例,无经输血传播。临床表现非特异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热21例,消瘦18例,反复咳嗽15例,纳差、乏力及长期反复腹痛、腹泻13例,各种皮肤病变12例,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8例,有反复口腔溃疡4例,紫瘢2例。各种机会性感染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结论: 池州地区艾滋病以性传播为主,临床表现复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某县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实施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新发现的316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5 a间共报告HIV/AIDS病例316例,年平均发病率6.71/10万.多种传播途径并存,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94年—2013年江西省艾滋病病例报告的感染途径及其病例特征,为调整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病例报告历史卡片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4年—2013年江西省累计报告的5979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74.48%;其次是同性性传播和注射毒品传播,分别占12.73%和9.83%。报告病例的感染途径经历了由注射途径传播为主向性传播为主的转变,且经不同途径感染的病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结论性传播已成为江西省艾滋病报告病例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经不同途径感染的病例特征不同,应针对性调整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若干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赵连三 《四川医学》1999,20(6):598-599
1999年6月6~9日在美国Bethesda召开了第6届丙型肝炎及相关病毒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就丙肝病毒(HCV)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有300余篇研究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本文仅将HCV感染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体液传播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可能成为体液传播的一种方式,Alter等〔1〕对403例抗HCV阳性献血员的流行病调查中,却未能发现HCV经性传播的依据。HCV感染后(抗—HCV阳性)大多数人可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3-2015年艾滋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卡片,获取深圳市2013-2015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5年深圳市新发HIV/AIDS病例6 432例,其中HIV感染者4 377例,AIDS病人2055例.男女性别比为8.5: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的青壮年,占87.8%,平均年龄(33.2±10.1)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4.8%;流动和暂住人口占86.2%;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3.8%,其中同性性接触传播的感染比重逐年上升(P<0.000 1),且在2014年同性性传播比例首次超过异性性传播比例,达到48.8%.结论 深圳市HIV/AIDS人群以流动和暂住人口占绝大多数,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播已超过异性性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近期的控制策略为加强对MSM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治力度,深入研究和探讨针对MSM人群的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经性途径传播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传播途径多着眼于围产期感染。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性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本研究应用ELISA法检测了 46 1例常见性病患者特异性巨细胞病毒IgM (CMV -IgM) ,以了解性病患者中CMV感染情况 ,探讨其性传播的可能性。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 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医的性病患者共 46 1例 ,男性 2 44例、女性 2 17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31± 8.8岁。 46 1例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其中梅毒 5 8例 ,淋病 10 0例 ,非淋菌性尿道炎 10 3例 ,非淋菌性宫颈炎 97例 ,尖锐湿疣 …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1] ,这种病毒主要经由血液传播,也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家庭内接触传播.约有近半数的HCV感染传播途径不明确.丙型肝炎的流行呈全球性,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本地区艾滋病 (AID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14例AIDS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AIDS患者 14例中经血液传播 11例 (78.6 % ) ,经性传播 1例 (7.1% ) ,不详 2例 (14 .3% )。临床表现为发热 14例(10 0 % ) ,胸闷、呼吸困难 9例 (6 4 .3% ) ,消瘦 8例 (5 7.1% ) ,肺部感染 14例 (10 0 % ) ,霉菌感染 7例 (5 0 % ) ,合并结核病 3例(2 1.4 % ) ,WBC <4 .0× 10 9/L 5例 (35 .7% ) ,L <0 .2 0 6例 (42 .9% ) ;X线胸片均为双肺中、下部弥漫性斑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 ;抗 HIV抗体阳性 14例 (10 0 % )。结论 :AIDS患者以发热、肺部感染、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合并霉菌和结核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 ;应结合流行病学进一步检测抗 HIV抗体 ,防止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融水县2011-2015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 为制定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融水县2011-2015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融水县共发现HIV/AIDS病例436 例,死亡76例.发病年龄以20岁年龄组为主,共报告213例,占病例总数的48.85%;男性271例,女性165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64∶1;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6.97%,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97.25%;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患者为主,占42.66%.结论:融水县艾滋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 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今后要加大检测力度,及早发现病人,有效管理好传染源,全面落实艾滋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抽取33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收治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HIV传播途径,HIV-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共感染,艾滋病发病比例变化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①随机选取诊疗中心收治的330例HIV/AIDS患者,其性传播途径和经血传播比例在2003至2007年分别为30%vs 60%、24.8%vs 75%、26.9%vs 70%、67.9%vs 20%、84.9%vs 10%。②HIV-1/HBV共感染患者比例2003至2007年分别为4%、10%、14%、21%、22%;而HIV-1/梅毒共感染患者比例为15%、5%、16%、23%、30%;HIV-1/HCV共感染患者比例为60%、62%、51%、18%、8%。③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6.5%上升至2004年的9.5%、2005年的20%、2006年的25%和2007年的26.3%。结论①HIV的性传播途径与HIV-1/HBV、HIV-1/梅毒共感染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而经血传播途径及HIV-1/HCV共感染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北京地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由经血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途径;②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宜州市2000-2007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宜州市2000-2007年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0-2007年宜州市丙型肝炎174例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 丙型肝炎发病率波动在0.49-6.3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3.53/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分布以15~49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构成以农民病例比重较大.结论 宜州市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采取加强监测、健康教育、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9—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深圳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982例,其中HIV感染者2139例,AIDS病人843例。男女性别比为4.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组,占77.7%,平均年龄(32.9~0.6)岁;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人群占68.9%;流动和暂住人口占86.5%;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6.6%,其中同性性传播的占31.9%,且异性性接触传播和同性性接触传播的感染比重均逐年上升(P〈O.01)。结论深圳市HIV/AIDS人群以流动和暂住人口占绝大多数,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性性传播应给予关注。近期的控制策略为遏制经性途径传播的速度,预防二代传播,加强对男同性恋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宣威市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751例(HIV673例,AIDS78例),其中男419例、女332例;职业以农民及待业人员居多,占73.37%;其次是工人和民工,分别占6.39%和3.46%;89.5%以上感染者年龄在20-49岁,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39.6%),其次为静脉吸毒(33.9%)和母婴传播(1%).结论 宣威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明显加快,传播途径多样化,经性传播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合并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庆市HIV/AIDS流行特点及合并感染情况,为制定爱滋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年来重庆传染病医院及其他市级医院收治的54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HIV感染者中农民占61.11%;以30~49岁年龄段为主(占66.6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57.41%).合并多种感染,以肺部细菌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结核病等为主.结论:重庆市爱滋病的传播将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应将外出务工人员纳入爱滋病的防治策略中;临床工作中应对慢性腹泻、持续性发热、进行性消瘦或久治不愈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常规进行HIV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章丘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章丘市2005-2010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章丘市共报告HIV感染者和(或)艾滋病患者4l例,其中,艾滋病患者4例,死亡5例;男性38例,女性3例,男女性别比12.67:1;病例大都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35例),占报告总数的83.3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注射毒品传播为主,分别占报告总数的56.10%(23/41)和36.58%(15/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