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桂清  王志月 《全科护理》2009,7(35):3231-323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因此,探讨ARDS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方法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ARDS病人42例,现将MV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6):3030-3031
研究表明,机械通气(MV)可引起肺损伤或已损伤的肺损伤加重(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VILI已成为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提出了以“小潮气量,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我们采取保护性肺通气治疗ARDS患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CU建立与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hlation,MV)的普遍应用,与呼吸机相关的院内感染肺炎日渐增多。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lor-associate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MV治疗后48h,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它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ICU中的发病率为9%-70%,比不行MV治疗者高7倍[1]。据Sterling等[2]统计VAP的病死率达33%~71%,其中以ARDS并发VAP病死率最高(67%),为不伴VAP患者的3倍(23%)[3]。可见VAP是影响ICU中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4.
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蝉  狄军波 《临床医学》2007,27(10):64-65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MV)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应用,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肺炎是麻疹常见的并发症,重症肺炎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Luhr等报道,ARDS的病死率一直高达50%左右,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院1999年4月至2005年4月诊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ARDS8例,现将其资料总结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因此,探讨ARDS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方法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ARDS病人42例,现将MV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ICU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1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n=31)和对照组(n=30),序贯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MV,对照组常规有创MV。结果:序贯组拔管后改用无创MV24 h及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MV治疗ARDS能有效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对712例创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结果及其中37例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DS在重伤患者中的发病率与在轻伤患者中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2/FiO2)值与I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23,P〈0.001)。严重创伤并发ARDS患者经综合治疗,平均通气时间5.6d,病死率21.6%。结论ISS可作为ARDS的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同时,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重视全身综合治疗,可提高ARDS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对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症(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PHN患儿临床经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V组和血管扩张剂组,并对治疗期间患儿的血气分析、心脏彩超检查、临床预后等指标作出综合评价。结果MV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连续动态血气分析结果显示MV组的pH、PaO2、PaCO2、PA-aO2以及OI等肺血氧合指标的改善均明显快于药物组(P〈0.01,P〈0.05);心脏彩超监测显示MV组患儿的肺动脉压力下降优于药物组。结论小潮气量高通气频率的MV在治疗PPHN时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血管扩张剂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油酸诱发新西兰兔ARDS模型后分组(n=9)治疗4h:1)对照组;2)气管内滴入PS100mg/kg(PS组)。测定动态肺顺应性(Cdyn)、动脉血气和灌洗液的总磷脂(TPL)、总蛋白(TP)、饱和卵磷脂(DSPC)、最小表面张力(STmin)、肺湿干重比(W/D)。结果:治疗后PS组各时点Cdyn和PaO2/FiO2较治疗前和同时点的对照组显著升高,TPL、DSPC/TPL和DSPC/TP较对照组显著增加,STmin和肺W/D明显降低。结论:PS对油酸型ARDS有效,可作为ARDS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损伤非通气治疗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syndrome,ARDS)的发生、发展、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针对ALI/ARDS发生、发展过程开发的许多治疗策略仍需完善。本文拟就ALI/ARDS通气治疗策略之外的一些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后ARDS机械通气的最佳混合模式。方法:对38例重度创伤后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压力支持+叹气(PS+Sigh)混合通气模式和呼气未正压(PEEP)模式对重度创伤后ARDS的治疗效果。结果:PS+Sigh混合通气模式和PEEP模式对重度创伤后ARDS治疗前后PaO2、SaO2有显著差异(P<0.01),HB、RR也有差异(P<0.05),PaCO2、MBP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两种方法的各项监测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S+Sigh混合通气模式可以做为重度创伤后ARDS的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在危重急症的抢救中优先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NIPPV)已被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存在免疫缺陷的ARF患者,以及有创一无创通气的序贯治疗等,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使用的报道尚少,其临床效果尚存争议。近年来,本院对14例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ARDS患者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同时加强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结果34例治愈,治愈率为85%,6例死亡,死亡率为1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ARDS,并设定适当的呼吸次数和压力,可防止呼吸末肺泡萎陷,避免过度增加肺泡压,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开胸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0-01~2006-0626例开胸术后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开胸术后ARDS绝大多数在术后72h内发病(88.46%),所有患者均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气管切开23例,并发肺部感染2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4例。经抢救痊愈18例,死亡8例(死亡率30.78%)。死亡原因为MODS6例,呼吸衰竭合并严重的混合性肺部感染2例。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原因复杂,加强对开胸术后ARDS的预防,采取准确措施早期积极治疗有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本文报道了1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并发ARDS,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面罩吸氧后缺氧无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有的病例并进而发展成ARDS.遂添治疗难度。目前ARDS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除对原发病采取有效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地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腹腔感染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尽可能早地进行静脉高营养在提高疗效上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张波  张勇  傅祖红  司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30-373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溺水后并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溺水后并ALI/ARDS患者46例.采用NPPV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改变.观察其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NPPV能明显改善溺水后并ALI/ARDS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结论:溺水后出现ALI、早期ARDS时可考虑尝试NPPV治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诊断标准,沿用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2004~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ARDS患者的原发病、逐年发病情况、病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晋城煤业集团总院ICU共收治危重病患者1714例,其中6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占同期ICU收治的各类危重患者的3.5%。肺内疾病致ARDS(肺内型ARDS)共16例,(占26.7%),死亡10例,病死率62.5%。肺外疾病致ARDS(肺外型ARDS)共44例(占73.3%),死亡21例,病死率47.1%。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X^2=13.261,P〈0.01)。原发病为脓毒症13例(占21.7%)及肺炎10例(占16.7%),其他为大手术、重症胰腺炎(5%)、多发性创伤(25%)等。60例ARDS患者中死亡31例,其中肺内疾病死亡10例(占32.3%),肺外疾病死亡21例(占67.7%)。ARDS总病死率为51.67%。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脓毒性休克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①6年间ARDS平均发病率为3.5%,2007年最低(2.97%),从2004年(3.17%)到2009年(4.06%),呈缓慢上升趋势;②6年间总病死率达51.67%;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ARDS,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③危重病患者并非死于单纯的ARDS;ARDS患者多数死于感染性休克;④发生感染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时,则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多种疾病所引起,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虽然已有深入了解,但仍未完全阐明。多种效应细胞和炎症介质是参与MLI/ARDS两个主要因素。对ALI/ARDS的发病机制起关键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属于炎症介质,是一种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是AH/ARDS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成为治疗ALI/ARDS的靶心。本文以治疗ALI/ARDS为目的,在肿瘤坏死因子-α对AH/ARDS发病机制上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MV)广泛用为支持性治疗措施,其造成的膈肌功能障碍已被临床证实。超声是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本文针对膈肌在MV过程中的改变及其超声征象进行综述,探讨超声对于评价及治疗MV所致膈肌功能障碍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综合叙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呼吸机治疗的进展,并说明给予适当的呼吸末正压(PEEP)及应用肺复张策略、俯卧位治疗对ARDS治疗的意义,以及ARDS与腹间室综合征的关系,并对ARDS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