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诊3-12个月,拍片复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无骨不愈合及胸廓畸形。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进坚  雷春芳 《吉林医学》2011,(34):7373-7374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总结行多发肋骨骨折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18例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疗效显著。患者配合顺利,无压疮发生。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简单,固定牢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7例,予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47例,经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疼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反常呼吸消失,伤口皆甲级愈合,复查DR及CT示胸廓形态恢复良好,患侧肺复张良好,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无松动、移位、脱落现象.结论 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简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呼吸困难症状,消除反常呼吸,最大限度的恢复胸廓正常形态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中的作用,及多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月期间应用纯钛爪形肋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病例资料。对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肋骨骨折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胸廓稳定性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快速有效恢复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胸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胸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在促进患者恢复,缩短胸痛持续时间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酌情选取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纳入的6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3例,研究组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ICU监护、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骨折快速愈合,降低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3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固定手术组(手术组,n=147)和非手术治疗组(非手术组,n=189),手术组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非手术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组肋骨骨折及胸廓塌陷畸形矫正满意,且住院时间、疼痛感觉评分、镇痛药量、肺不张及肺感染发生率均少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矫正胸廓畸形,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盛新  马耀磊  张浩 《西部医学》2011,23(8):1444-1445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手术选择性切开复位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对49例采用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早期肋骨爪形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连枷胸、纵隔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畸形矫正,创伤性疼痛显著减轻,能耐受。能有效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平均术后2~4天(除合并其他组织脏器损伤不宜早期活动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30min~90min,平均45min,住院日7~21天,平均11天),术后无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随访1~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正常工作。结论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活动早,创伤小,恢复快,发生危险并发症机率小,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骆峰  季惠 《吉林医学》2011,32(16):3283-328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外科处理过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全组19例均临床愈合,治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48.6 m 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d,术后胸痛均有明显缓解,胸闷气促改善,平均2.8 d可坐起,6.5 d可站立行走,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微创、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甚为常见,对于肋骨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肋骨骨折可经保守治疗治愈。近年来选择性的肋骨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纯钛爪形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67-72
目的 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解剖型肋骨接骨板与可吸收肋骨钉的疗效,为实际应用给予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胸外科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出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4例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39例采用解剖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VAS评分等进行评价,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两组术前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ory volume,MVV)、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rate,PEF)、第1秒用力呼气过程中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控制用力提高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好转,观察组术后的PEF、MVV、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3 d、7 d PaO2、SaO2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PaCO2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血气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术中固定肋骨数量、术后引流持续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减少(P0.05)。⑤观察组胸部X线复查提示无骨折移位发生,骨性愈合均良好;对照组畸形愈合不良4例(11.76%),观察组无畸形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39)。结论 二者均能改善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且解剖型肋骨接骨板效果更好。解剖型肋骨接骨板更加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但由于其具有二次手术的可能,应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术对减轻术后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北省涿州市医院2006年7月~2013年3月保留肋骨骨膜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6例为A组,选择同期行剥离肋骨骨膜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6例为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术后1、2周,2个月及半年对两组患者肋间神经痛的出现情况及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均无明显胸廓畸形,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术后A组1、2周,2个月及半年肋间神经疼痛程度VAS评分[(3.52±1.24)、(3.04±0.93)、(2.83±0.78)、(2.57±0.66)分]均优于B组[(4.50±1.58)、(3.89±1.18)、(3.44±0.86)、(3.06±0.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2.27、2.42、2.26,均P< 0.05).结论 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较行剥离肋骨骨膜内固定术对减轻术后肋间神经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Slipping rib syndr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 J Heinz  D C Zavala 《JAMA》1977,237(8):794-795
  相似文献   

15.
郑贵雄  钟宏 《海南医学》2016,(2):219-221
目的 对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内固定处理医源性断肋的生物力学进行评价.方法 将新鲜冷冻的15对猪平行肋骨建立断肋模型后,一半采用多孔钢板加螺丝固定,设为多孔钢板加螺丝固定组,另一半采用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固定,设为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固定组,分别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扭转试验与疲劳试验,观察两组试验结果.结果 三点弯曲试验中位移2 mm、4 mm、6 mm三个时间点多孔钢板组的施力大小显著大于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10°时多孔钢板组扭转力大于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20°、30°、40°时两组扭转力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孔钢板组刚度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内固定处理医源性断肋的生物力学指标整体上较多孔钢板更优,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建忠 《吉林医学》2013,(25):5120-5121
目的:探讨肋骨点片在诊断肋骨隐匿性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胸部外伤患者在常规摄正斜位后,在胃肠机透视下观察肋骨情况,并做点片,并随访观察可疑骨折病例。结果:肋骨点片,不仅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而且其图像直观地显示了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目,为临床及司法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肋骨点片以其明显的优势,可靠的诊断结果,较好地解决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接受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3例为手术组。选择既往接受保守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止痛药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廓畸形、骨折移位及迟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1%(7/63),对照组为47.5%(202/42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进明 《海南医学》2011,22(6):38-39
目的 探讨肋骨接骨板在肋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的肋骨骨折患者103例,将应用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的54例作为A组,将保守治疗的49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优良率为92.6%,明显高于B组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肋骨肿瘤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肋骨肿瘤的X线表现。结果:肋骨肿瘤基本X线征象是骨破坏,良性肋骨肿瘤呈膨胀性骨破坏,边界清楚,骨皮质完整、变薄。恶生骨肿瘤表现为侵蚀样骨破坏,边界不清,呈虫蚀状,溶骨性一扫光样改变或成骨样改变。结论:肋骨肿瘤可在肺野内形成异常影像,易误诊为肺及纵隔病变,阅胸片时需注意观察,分析肋内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