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前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3-1064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本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707例,男女性别之比1.73∶1,男孩多发。年龄分布以5岁以下为主,占总疫情的95.47%,尤其以1~2岁组高发;地区差异农村地区发病高于市区;发病有明显季节性,5月份为发病高峰,11月疫情有所回升,全年呈现小双峰和发病高峰前移是我市的一个流行特点;全年疫情呈高度散发状态,但在局部县、乡、村呈集中发病;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高发,共报告7 877例,占病例总数的90.47%;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水痘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网络直报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282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8.49/10万;全年均有发病,4~6月、10~12月呈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23%;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33%,4~6岁组、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34∶1。结论嘉峪关市水痘流行具有显著人群、季节分布特点,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加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加强采取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水痘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岑溪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岑溪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岑溪市共报告249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数604例,占同期全市手足口病总病例数的5.91%,平均罹患率19.8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86.75%;以家庭聚集性疫情75.50%为主;男女之比为1.33∶1,以1~3岁组人群发病数最多,占57.78%;乡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85.10%)大于市区(14.90%);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其次是Cox A16。结论岑溪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应聚集5~9月高发时期和3岁以下儿童,同时应做好托幼机构和家庭等重点场所防控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10-2014年细菌性痢疾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 180例,年发病率介于0.86/10万~3.29/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7~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最高地区2010-2012年为花都区、2013年和2014年为白云区。男女性别比为1.23∶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65.01/10万),其次为5~9岁组儿童;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2%。结论广州市细菌性痢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流行特征,应针对流行季节高发地区、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开阳县2010-2016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性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开阳县2010-2016报告的性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开阳县2010-2016年累计报告性病病例1 3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3.0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淋病和梅毒为主,占总数的75.04%;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主要以城关镇和双流镇高发;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743 311.70,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15~50岁组;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结论开阳县2010-2016年性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以15~50岁性活跃人群为主,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 2004-2006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甘肃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6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春末夏初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青少年为腮腺炎的高发人群,10~15岁发病率最高。甘肃省的中部、东南部地区发病率普遍高于河西地区。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儿童为高发群体。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6∶1。腮腺炎暴发疫情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3.64%,占暴发总病例数的35.26%。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建议制定腮腺炎疫苗接种的免疫策略,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来临前在易感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水平。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建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工作,有效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甘肃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6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9/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春末夏初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青少年为腮腺炎的高发人群,10~15岁发病率最高。甘肃省的中部、东南部地区发病率普遍高于河西地区。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儿童为高发群体。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6∶1。腮腺炎暴发疫情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3.64%,占暴发总病例数的35.26%。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建议制定腮腺炎疫苗接种的免疫策略,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来临前在易感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水平。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建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工作,有效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保定市及周围地区近3年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正确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整理保定市儿童医院2010~2012年接诊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及实验室结果,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保定市手足口病发病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网络直报病例2011年较2010年下降39.7%,2012年较2011年下降5.4%;住院病例分别下降31.2%、9.0%;2011、2012年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病年龄集中在1~4岁,占74%,流行季节为每年5~8月,平均占发病总数的71.7%,男女性别之比为1.59:1。保定东南部平原地区发病高于西北部山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别是每年5~8月份,做好1~4岁小儿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影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2010~2011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068例,发病率逐年递增,分别为:72.49/10万、188.18/10万,2011年与2010年相比,发病率同比上升159.60%。重症病例发病数也逐年递增,分别为3例、23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有城郊结合部的办事处和近郊,平均发病率以毫沁营镇(位于近郊)最高达到535.6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29:1,以5岁以下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9.89%,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93.26%。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但2011年9~12月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且发生手足口重症病例20例,其中17例位于毫沁营镇。结论:在学校、幼儿园开学期间加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报告,做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监督学校、幼儿园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做到有保健医、能做好疫情报告、晨检、消毒和缺课追踪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城郊结合部和近郊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预测其流行规律,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德宏州2006-2014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德宏州2006-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宏州2006-2014年报告登革热病例637例,其中本地感染291例(45.68%)、境外输入346例(54.32%)。各县市均有病例分布,瑞丽市病例占90.74%。流行季节8~10月为高峰,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20~49岁组为主,占65.62%;职业以商业服务、农民、学生居多,占68.76%。结论德宏州登革热在境外输入造成流行后,本地感染病例逐年增多,加强监测和落实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疫情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手足口病防控规划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占发病总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病例数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7.19%、20.85%。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EV 71型感染占20.74%,Cox A16型感染占46.28%。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强化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部防控工作,有效应对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锦州市2011—2020年布鲁菌病(布病)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中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个案数据,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病例就诊等情况。通过2011—2020年布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其暴发因素及特征。结果 2011—2020年锦州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 3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50/10万,发病率逐年增加(χ_(趋势)~2=448.969,P0.001)。4 306例布病中,以饲养放牧人员(占82.65%)和养畜户周围人群为主(占8.55%);4—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2.73%;发病乡镇覆盖率为100%(105/105),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50例的乡镇27个,报告病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8.71%;其中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100例的乡镇11个,占全部病例数的31.54%。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P_(25), P_(75))为10(3,24)d;2011—2020年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7 d以内病例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χ_(趋势)~2=40.296,P0.001)。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3%。2011—2020年锦州市共报告23起布病暴发疫情,均因接触染疫的羊、牛而感染。其中3起疫情的牛羊检出布鲁菌,均为羊3型,其余16起疫情的牛羊均已售卖,未做检测。结论 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布病疫情地区分布呈总体散发,局部高发态势。建议在布病高发地区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布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淮安市近年来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淮安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淮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共33170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春末冬初季高发;各区县中流动人口多的县区发病率较高;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62:1;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2.29%),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构成最多(占78.29%).结论 淮安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有着较明显的时间,地区以及分群分布特征,应做好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滦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从而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滦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滦县2011-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6例。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有明显的季节性,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农村明显高于城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别是4~8月、3岁以下婴幼儿的疫情监测及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加强高发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巴彦尔市2013-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指导该市麻疹疫情防控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巴彦淖尔市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98例,年均发病率3.90/10万,各旗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差别较大,其中乌拉特前旗报告病例最多、乌拉特后旗报告最少,分别占55.56%、1.5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8月龄73例,占病例总数的36.87%;>8月龄30例,占病例总数的15.15%。男女性别比为1.15∶1。结论 2013-2015年巴彦淖尔市麻疹流行仍为传统流行模式,春季高发,有暴发又有散发,小年龄组病例比例较高。应进一步提高重点地区以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减少甚至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及时处理麻疹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现场处置情况,为预防甲肝暴发疫情的发生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建议。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2007-2010年毕节市5起甲肝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起甲肝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1 937例,占全市总报告病例的47.24%。病例主要集中在19岁以下人群,职业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疫情主要发生在旱灾期间或暴雨之后,均与水源污染有关。1起疫情由乡卫生院报告后发现,另外4起疫情由市级以上疾控中心预警后发现。流行时间最短19 d、最长182 d。5起疫情均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防控措施。结论疫情的发现和处置不及时是甲肝暴发疫情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识别甲肝疫情异常情况并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从哨点医院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高发趋势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城乡结合部一直是高发疫区,但从市区向农村扩散的程度增强;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增大,托幼儿童减少;EV71取代CoxA16成为近期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毒株交替出现,故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9年义马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义马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义马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11例,年均发病率42.31/10万。全市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千秋路街道办事处和新区街道办事处,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相对拥挤的城乡结合部和涉农社区;男女性别比为2.29∶1;发病人群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学生、离退人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5.25%;发病年龄以20~29岁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0.93%。结论义马市肺结核近年来肺结核疫情形势较为平稳,男性、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学生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城乡结合部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态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报告卡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疫情呈上升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24.24/10万;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流行,以新罗区、长汀县为主,占56.34%;年龄以1~3岁的散居儿童高发,男多于女,散居儿童及男孩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疫情呈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高峰在夏、秋季,呈双峰分布,且高峰期延长,发病逐年提前,疫情流行水平大幅提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2d以上者占44.84%。2008-2010年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其它肠道病毒型占主导。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发病逐年上升,疫情仍在延续,局部暴发流行、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可能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011年上海市水痘监测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水痘流行特征和趋势,为控制上海市水痘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报告水痘病例17 784例和19 711例,发病率分别为92.58/10万和85.66/10万,病死率分别为0.005/10万和0.004/10万;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24∶1和1.26∶1;水痘发病率高发年龄分别为5~7岁和5~9岁,学生占报告病例的51.40%。共报告水痘爆发疫情29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