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措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康复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周春艳  贺亚丽 《当代护士》2021,28(10):119-122
目的 探讨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院收治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出院时患肢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规范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规范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操作规程,能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有效性及满意度,促进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渐进式康复锻炼的开展时机,观察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照组于拔除引流管后开始锻炼,给予常规护理,随访6个月.[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液量[(82.3±26.8) vs (78.9±30.5)mL]和拔管时间[(6.0±2.8) vs (5.7±3.1)d]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性水肿、疤痕挛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肌力下降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30.0% vs 13.3%,P<0.05);除外旋幅度一项外(P>0.05),干预组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水平前屈、水平后伸的幅度和手指爬墙高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除刷牙一项外(P>0.05),干预组进食、洗脸、梳头和穿衣项目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可从术后第1天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实施护理,术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阶段性康复计划实施情况和患肢活动度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实验组康复计划完成优秀率为73.52%,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0天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自我效能感,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眭,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68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8例,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术后90 d。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锻炼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髋关节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后,可减轻术后疼痛,进一步增强患者锻炼依从性,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并发症风险较小,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国循证实践学术中心(Academic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ACE)-Star循证护理模型对乳腺癌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9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健康教育+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基于ACE-Star循证护理模型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伤口积液、出血及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患肢主动活动范围、疼痛程度、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E-Star循证护理模型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蒋清  青晓  黄红莉 《妇幼护理》2022,2(2):246-248
目的 分析循循证护理对乳腺癌上臂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院内收治的 224 例乳腺癌上臂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12 例)和观察组(11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 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 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肢功能锻炼知晓率及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肢功能锻炼知晓率及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知晓率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陆瑶  徐寅  周峥  杜萍  刘莉 《中国康复》2018,33(2):122-125
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的患肢功能锻炼手册。通过护理手册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来探讨护理手册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利用《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指导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d、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个体化锻炼手册》能规范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同时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手册的设计和临床应用可以作为乳腺外科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的指引,促进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自我效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2019年1~6月,n=55)和对照组(2018年7~12月,n=53)。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患肢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医护一体化患肢功能锻炼。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SER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身体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术后注意事项、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角度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9%(1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18<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康复训练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降低患肢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够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8例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模式护理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护理5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护理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8周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结合健康教育在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疾病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74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患肢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均优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上肢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和康复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 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全面康复,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FTS组(n=109)引入FTS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n=109)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对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FTS所倡导的无痛、无应激理念指导下的乳腺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翁敬波 《妇幼护理》2023,3(21):5073-507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乳腺癌 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水肿程度、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结果 试验组水肿改善情况优 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肢水肿程度,缩 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及对照组(n=56),对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实施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康复动力依从性、自我效能、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康复锻炼依从评分、自我效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效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结合性心肌性能(Tei)指数、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10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时间为12周。统计2组康复运动依从性、有氧运动能力[无氧代谢阈值耗氧量(VO2AT)、峰值耗氧量(VO2peak)]、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前后运动自我效能(ESES)、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心脏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生活质量(Mac-New HRQL)。 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GSES、IP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Te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4周及12周后观察组VO2AT、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Mac-New HR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King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运动有助于增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康复运动依从性,定期定量分阶段的康复训练能逐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耐力,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功能锻炼量化管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功能锻炼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水肿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功能锻炼量化管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依从性,提升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肢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观察护理前(治疗病情稳定时)、后(护理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HAMD、自我效能感和NOSI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NOSIE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整体护理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