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从四诊合参 ,尤善望诊 ;详细问诊 ,辨证精确 ;成方配伍、以方论治 ;专病用专方 ,辨病不言证 ,四个方面较详尽地介绍了陈教授运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经验 ,尤其是常见急性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药专方治疗糖尿病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代宇 《四川中医》2001,19(7):17-19
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较好 ,但汤剂长期服用不易坚持。因此 ,不少学者采用药物固定的专方 ,试图摸索出安全高效的固定方剂 ,便于临床医生掌握和推广应用 ,有利于进一步研制为中药新药。笔者将 1985~ 1997年国内应用中医药专方治疗糖尿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专证专方针对糖尿病所出现的不同中医证型 ,采用不同的专方进行治疗。1 1 针对气血阴阳的盛衰 糖尿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大致表现为从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的主要模式。张延群[1 ] 认为气阴两虚 ,以气虚为主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从近来各家文献报道来看 …  相似文献   

3.
妇科药对的研究(Ⅰ)--妇科药对与证治方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药对是防治妇产科疾病的最小中药配伍单位,为妇产科临证组方及成方化裁中所选用,因此其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四个环节--理、法、方、药密切相关.认识妇科药对与病证、治法、方药的关系,对深刻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把握药对的应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4.
探讨名老中医蓝青强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特点、选方用药技巧及验案举例分析,着重从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证型分析病机要点,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随证参变,并根据临床常见并发症及伴随证阐述临床加减用药的观点,甚至可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调整用药,可收标本兼顾之效,故分析其专病专方显效案例总结其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金元著名医家刘完素临证用方,既充分继承《局方》,善用成方剂型,又重视临证加减,灵活运用各种剂型,并充分发挥药引的重要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成方,系指已被公认的成功定形方剂。任何一首成方都是历代医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针对具体病证进行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指征范围。虽有不少的成方藉异病同治途径,可以一方而治数病;另一些成方又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一方而治数个截然相反的症状,但从病机分析来看,实际上每一首成方都只能用于某一特定证,甚或某一证的某一特定方面。譬如,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的温补肾阳一类成方,它既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慢性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多种疾病,又可治疗多尿或少尿、浮肿或癃闭等多个相反的症状,貌似适应指征很广,实则仅宜于肾阳亏虚一证。因此,欲用其方,必有其证。反之,有其  相似文献   

7.
肖挹 《四川中医》2005,23(11):108-109
首先阐明了中药配伍与中医方剂配伍在研究层次与目的上的不同,进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以病类方、以法类方、以方类方以及实验研究来探索方剂(药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便更好地认识成方或组成新方,从而达到熟练运用方剂和方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方剂主治又称方剂适应证,简称为“方证”。是临床中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治疗经验提出的疾病病机,或病名和症状的统一体,也是在临床运用成方的实践中,根据药物组成、方剂的配伍功用推导出所治疾病病机及其临床表现的综合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辨证施治与辨病专病专药相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用确有疗效的中草药 ,不同制剂、不同剂量的专病专药与临床分型、西医药理类型相互渗透组成方剂施治。结果  2例典型病例均治愈。结论 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西医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结合 ,专病专药与整体内外因相结合 ,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医处方难学的特点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 :处方学是研究处方与治法、成方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 ;处方根据理法 ,从病因、病位结合证状是处方的根据 ;处方成熟的条件 :必须以较多的治法为根据 ,以较多的成方为资本 ,以较多的药物为基础 ;分析单方有 8种思路 ,分析复方有独特视角 ;将原因疗法密切结合证状 ,能使通治方变为主治方 ;加味处方公式 :(病因 +病理 +病位 ) +证状 ;传统组方原则为“君、臣、佐、使” ,谦斋组方原则为“因、理、位、证” ;处方有两种形式 ,自组方和成方加减 ;处方步骤 :自组方分三步 ,成方加减分五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