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9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34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392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947篇
内科学   667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800篇
综合类   2397篇
预防医学   814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811篇
  3篇
中国医学   783篇
肿瘤学   2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可造成显著影响,但其因病因不明,临床尚未形成治疗共识。近年来基于患者医学影像进行仿真建模的有限元法生物力学分析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及其病因研究中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应用。本文即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病因研究、现有局限等角度对有限元法生物力学分析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大花胡麻草环烯醚萜合酶基因(CgIS),并进行表达分析。方法以大花胡麻草根、茎、叶转录组中唯一的CgIS基因序列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从大花胡麻草幼叶克隆CgIS基因,并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大花胡麻草CgIS基因(GenBank登录号MH794270)全长1 185 bp,编码394个氨基酸;CgIS蛋白相对相对分子质量44 670,理论pI为6.17;该蛋白属于孕酮5β-还原酶(P5β-R)家族成员,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该蛋白无信号肽,为亲水稳定蛋白,主要由α-螺旋(40.61%)和无规则卷曲(46.70%)构成;该蛋白具有SDR(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和P5βR蛋白保守结构域;CgIS蛋白与芝麻SiI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CgIS基因主要在叶中表达。结论克隆了CgIS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环烯醚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复发及残留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1 月-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9 例垂体瘤患者,比较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的临床手术时间、术后 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肿瘤全切率。结果 两次手术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再次手术的术后住院天数[(13.30±6.81)d]较首次手术[(9.60±3.55)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2.16,P< 0.05);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尤其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尿崩症的 发病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复发及残留再次手术的肿 瘤全切率与首次手术差别不大,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术后住院天数延长,再次手术在切除 肿瘤及保护重要邻近解剖结构方面较首次手术复杂性及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不同血钾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方法: 入选原醛症患者359例,根据血钾水平分为正常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血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采用社区人群功能状态测定量表COOP/WONCA评估两组原醛症患者的健康状况。 结果: 低血钾组血浆醛固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1);两组间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血钾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32);以LVMI为因变量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对LVMI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COOP/WONCA功能状态测定量表分数显示, 低血钾组体能、日常活动、健康变化、整体健康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1),而情绪、社交活动、疼痛得分与正常血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血钾原醛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低于正常血钾原醛症,需要重视对原醛症尤其伴低血钾患者早期积极药物及手术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多重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进行反应体系筛选和方法探索,使其用于G1—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快速分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设计G1—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特异性体外转录RNA为模板,筛选多重qPCR反应体系,建立多重qPCR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多重与单重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筛选,得到6组三重qPCR反应体系和1组四重qPCR反应体系。所建立的三重和四重qPCR中,除四重qPCR的G1型参数〔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为0.982、扩增效率为89.221%〕略低于要求外,G2—G4型的标准曲线R2均>0.99,扩增效率均在90%至110%之间;检测灵敏度达102拷贝/μl。多重与单重qPCR检测同一样本的相关性较好(R2>0.95)。三重与单重qPCR(t值为1.420~25.786,P值均>0.05)、四重与单重qPCR(t值为2.505~4.851,P值均>0.05)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的多重qPCR可同时对3种以上目的基因进行分型和定量检测,为未来多价轮状病毒疫苗及混合病毒样本中毒株的快速分型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的致残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存状态。早发现的最佳途径是通过社区医院的定期筛查,但目前市场上缺乏用于此类筛查的工具,因此亟需构建骨质疏松筛查系统。方法移动医疗的发展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提出内容可定制技术、骨质疏松临床指南数字化技术和医学化验单OCR识别技术,分别解决了筛查内容复杂多变、骨质疏松筛查知识建模和化验单图像数据结构化问题。结果基于微信小程序的MINA框架,制定了一套面向骨质疏松症筛查的便捷、轻量级解决方案,开发出"骨质疏松AI筛查防治"微信小程序,并已开展临床试用。结论此程序可方便地应用于社区筛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置入27 mm金属碟瓣(St. Jude Medical,美国)。2020年11月4日,患者因“胸闷、气喘6个月”收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既往史: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轻度贫血。入院查体:血压103/40 mmHg(1 mm Hg=0.133 k Pa),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数据及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改良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equisetin(1)、5'-epiequisetin(2)、lumichrome(3)、N-乙酰基色胺(4)、亚油酸(5)、methyl (4-hydroxyphenyl) acetate(6)、methyl (2-hydroxyphenyl) acetate(7)和graminin B(8)。化合物1、2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2.0~125μg/mL,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分别为2.0和3.9μg/mL)。结论 从菌株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分离得到两个具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合物(1~2),为将其开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