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卞乐  艾丽梅 《临床荟萃》2020,35(5):438-444
目的 探讨XIAP与Omi/HtrA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9例DLBCL患者和30例淋巴结反应增生(RHL)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对XIAP和Omi/HtrA2进行染色,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XIAP与Omi/HtrA2在DLBCL中均呈高表达,在RHL中呈低表达甚至未见表达。XIAP在DLBCL的平均阳性率为61.02%,在RHL平均阳性率为36.67%(P<0.05)。Omi/HtrA2在DLBCL中平均阳性率为52.54%,RHL平均阳性率为30.00%(P<0.05)。二者的阳性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症状分组、结外受累无关(P>0.05)。XIAP和Omi/HtrA2表达呈负相关(P<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XIAP的表达与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Omi/HtrA2与DLBCL预后不相关(P>0.05)。结论 XIAP与Omi/HtrA2在DLBCL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二者呈负相关,上调Omi/HtrA2抑制XIAP表达可为DLBCL靶向治疗提供依据,XIAP是DLBCL预后相关性因素,有望成为判断DLBCL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pr2及Nod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Dpr2 mRNA、Nod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Dpr2及 Nodal蛋白的表达。生存率统计采用 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比较采用 Log-Rank检验,预后分析采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Dpr2 mRNA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0015±0.008 vs.0.004±0.0004,P<0.000),Nodal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091±0.0014 vs.0.0048±0.0014,P<0.000)。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而言,结直肠癌组织中Dpr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01),而Nodal蛋白表达则增加(P<0.001)。同时,结直肠癌中Dpr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无关,结直肠癌中Noda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经生存分析及 Cox 风险模型显示,Dpr2及Nodal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pr2/Nodal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Apelin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pelin在45例新鲜结直肠癌及36例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pe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pel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pelin在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Apeli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Apelin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 139,ZNF139)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 年5 月~ 2014 年6 月就诊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ZNF139 mRNA 及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M 生存曲线分析ZNF139 表达对预后的影响;采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病灶组织中ZNF139 mRNA(0.651±0.13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17±0.070)和正常组织(0.201±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60, 24.947, 均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ZNF139 蛋白阳性率(52.2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36%)和正常黏膜组织(1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941,15.711;P =0.005,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ZNF139 mRNA 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 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4.447 ~ 10.964,χ2 =16.613 ~ 35.850,均P < 0.01)。ZNF139 阴性表达组患者5 年总体生存率为75.0%,优于阳性组患者的51.4%(Log-rank χ2 =3.391,P=0.047)。ZNF139 表达(HR:2.249,95%CI:1.359 ~ 3.712,P=0.003),临床TNM分期(HR:2.016,95%CI:1.230 ~ 3.327,P=0.006)和淋巴结转移(HR:2.125,95%CI:1.302 ~ 3.469,P=0.002)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ZNF139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浸润、TNM 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酸基转移酶2B1(SULT2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山东阳光融和医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60例。采用PCR、免疫组化法测定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中SULT2B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ULT2B1蛋白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ULT2B1 mRNA在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SULT2B1蛋白阳性111例(69.4%)高于癌旁组织52例(32.5%)(P0.05)。SULT2B1蛋白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水平、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脉管受累、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51.78%,其中SULT2B1阴性患者为63.57%,阳性患者为28.75%,对比阳性表达者,SULT2B1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 SULT2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SULT2B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MicroRNA-21(miRNA-21)在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NA-2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P<0.05);低分化肿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Caspase-9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和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钢  周总光  王存  王铃  周兵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78-2980
目的:定量测定Caspase-9基因在人类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8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pase-9 mRNA的表达,并分析表达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aspase-9在结直肠癌中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下调(P=0.003)。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与Caspase-9表达下调相关(P=0.048),与Dukes分期、年龄、性别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Caspase-9在结直肠癌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肿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前体细胞发育下调表达蛋白(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DD9在9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NEDD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6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12例,差异有显著性(χ2=65.35,P〈0.01);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与TNM分期及其中的pT、pN、pM有关(χ2=3.960-11.476,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EDD9高表达病人5年总生存率低于35%,NEDD9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5)。结论 NEDD9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NEDD9高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一个标记物,并为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factorreceptorboundprotein2,Grb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Grb2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t检验、chisquare检验等分析Grb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等级、淋巴结转移个数、TNM分期、辅助化疗、血清癌胚抗原(CEA)和血清CA199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析Grb2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用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Grb2主要表达于结直肠癌上皮细胞的胞质。结直肠癌组织中胞质Grb2的表达显著高于腺瘤和癌旁组织(P<0.05),而结肠癌组织、腺瘤、癌旁组织中胞核Grb2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上皮细胞胞质中Grb2高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等级、TNM分期、辅助化疗、血清CEA、血清CA199之间均无相关性,Gr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有相关性(P=0.001)。Cox单因素分析发现,胞质Grb2高表达能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进一步纳入TNM等指标,Cox多因素分析发现,Grb2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无瘤生存风险比(HR)=2.664,P=0.015;总体生存风险比(HR)=2.574,P=0.019]。结论:Grb2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1(DLEU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保存的98例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DLEU1表达。分析lncRNA DLEU1表达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lncRNA DLEU1表达OSC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OSCC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 结果OSCC组织中lncRNA DLEU1表达(1.863±0.572)高于癌旁组织(1.058±0.211)(t=13.058,P<0.001)。lncRNA DLEU1表达与OSCC患者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中位随访26个月,lncRNA DLEU1≥1.863生存率为61.22%,低于lncRNA DLEU1<1.863的79.59%(Log-rank χ2=4.819,P=0.028)。TNM分期Ⅲ~Ⅳ期(HR=4.612,95%CI:1.482~11.352)、淋巴结转移(HR=4.370,95%CI:1.442~10.246)、lncRNA DLEU1≥1.863(HR=4.231,95%CI:1.350~10.260)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结论OSCC组织中lncRNA DLEU1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新的OSCC诊治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0名正常胃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及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PARγ及Akt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而PTEN mRNA 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低(P<0.05),在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组织间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胃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的 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PPARγ与PTEN 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92,P<0.05),与 Akt 表达呈正相关(rs =0.623,P<0.05),PTEN与Akt表达呈负相关(rs =-0.565,P<0.05)。结论 PPARγ、Akt在胃癌中高表达而PTEN呈低表达,三者中存在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SIRT1与结直肠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SIRT1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结直肠癌中,SIRT1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60例结直肠癌中,浸润深度T3~T4者比T1~T2者SIRT1阳性表达率高,86.8% vs 42.9%(P <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比无转移的SIRT1阳性表达率高,93.3% vs70.0%(P<0.05);pTNM分期Ⅱ、Ⅲ、Ⅳ期比Ⅰ期SIRT1阳性表达率高85.7%、83.3%、90.9% vs20.0%(P<0.05);SIRT1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r=0.365,P<0.05)、淋巴结转移(r=0.302,P<0.05)、pTNM分期(r=0.292,P<0.01)、p53蛋白的表达(r=0.335,P<0.05)、P-gp的表达(r=0.271,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多药耐药有关,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RAF在良恶性结直肠肿瘤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DAB显色的方法检测BRAF在42例结直肠癌样品、10例增生性息肉样品和18例结直肠腺瘤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来比较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BRAF表达的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CCNG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7例结直肠癌组织及距其癌组织边缘2cm以上的镜下未见癌浸润的正常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CNG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明显降低,分别为38.6%(22/57)、91.3%(31/33)(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CNG2的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相对量较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表达相对量明显降低(P0.05)。CCNG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CNG2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且与结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20例良性肠病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100P蛋白在良性肠病、癌旁正常肠黏膜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3.3%和55.0%,后者显著高于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和发生远处转移(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3.1%和75.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结直肠癌组织(Ⅰ期~Ⅱ期)S100P蛋白的阳性率41.2%和45.0%,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P蛋白在中-低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P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S100P蛋白可能在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 PI3K 和 caspase-3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 PI3K 和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I3K 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 <0.01);PI3K 蛋白在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低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增高,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高于阴性组(92.0% vs 47.7%, P <0.01);而 caspase-3阳性表达与 PI3K 相反,高中分化鳞癌中表达高于低分化鳞癌,随着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降低,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低于阴性组(38.0% vs 68.2%,P <0.01);PI3K 与 caspase-3表达有关联(r =-0.230,P <0.05)。结论 PI3K 高表达和 caspase-3低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存在协同作用,是反映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7例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的表达,并对表达情况评分。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表达情况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Smad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Smad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层次、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Smad4的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故Smad4有望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指标和基因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及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R-3及podoplanin在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20例大肠息肉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R-3及podoplanin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VEGFR-3主要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胞膜及胞质中,阳性表达率67.30%,明显高于在大肠息肉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χ2分别=6.75、16.77,P均<0.05);其在小淋巴管内皮的阳性表达率仅为9.61%。 podoplanin主要表达在癌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上, podoplanin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MVD)明显高于大肠息肉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t分别=3.15、3.54,P均<0.05)。 VEGFR-3、podo planin标记的LMVD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管转移有关(χ2分别=12.63、13.26,t分别=3.57、3.02,P均<0.05)。结论 VEGFR-3很少在癌细胞淋巴管内皮表达,VEGFR-3作为淋巴管标记物的依据不足;podoplanin在结直肠癌淋巴管内皮细胞高度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淋巴管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NSCL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的TFPI-2及CXCR4,并分析TFPI-2和CXCR4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TFPI-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CXCR4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TFPI-2和CXCR4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仅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FPI-2和CXCR4在NSCLC组织中呈现负相关(r=-0.26,P0.05)。结论 TFPI-2可能通过抑制增高的CXCR4表达来影响肿瘤的迁徙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