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亚硝酸盐和白细胞检测在尿常规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5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尿干化学试纸条对患者尿液内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对中段尿细菌培养并对细菌进行检测,观察亚硝酸盐、白细胞在尿路感染中的阳性检出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白细胞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85例患者尿液标本中,检出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0.5%、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8%;白细胞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5%、83.5%。结论: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敏感性较低,然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白细胞在尿路感染中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南阳张仲景医院的400例疑是尿路感染患者,均接受尿液沉渣和尿液干化学检测,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以尿液细菌培养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尿液标本400例。阳性标本数131例,阳性率为32.8%(131/400),其中革兰阴性菌80例,革兰阳性菌51例;阴性标本数为269例。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灵敏度为78.6%(103/131),特异度为47.2%(127/269),阳性预测值为42.0%(103/245),阴性预测值为82.0%(127/155),符合率为57.5%(230/400)。结论尿液沉渣联合尿液干化学检测可准确诊断尿路感染,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尿白细胞检查和尿路感染诊断与尿细菌培养的符合率,分析尿白细胞检查和尿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0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尿液200份作为检测样本,分别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白细胞检查,对比两者检测阳性率及细菌定量计数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诊断阳性率为71.00%,阴性率为29.00%,白细胞检测诊断阳性率为69.00%,阴性率为31.00%。尿细菌培养和尿白细胞检测的诊断结果相似度较高。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标准,尿白细胞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7.18%(138/142),阴性符合率为93.55%(58/62),符合率较高。结论采用尿白细胞检查对尿路感染进行诊断具有诊断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细菌计数在尿路感染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7例患者中段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干化学和尿沉渣细菌计数检验,并同时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计算各项感染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结果:感染指标中尿细菌计数、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三个单项比较,尿沉渣细菌计数灵敏度(84.01%)和阴性预测值(89.83%)最高,亚硝酸盐定性特异性最高(95.32%);两项联合检测中,尿沉渣细菌计数和白细胞酯酶联合灵敏度最高(92.02%),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定性联合阳性预测值最高(94.53%);尿沉渣细菌计数、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三项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最高(96.12%)。结论: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尿细菌计数诊断尿路细菌感染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同时结合尿干化学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定性检查,三项指标均阴性可基本排除尿路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笔者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探讨亚硝酸盐(NIT)、尿白细胞(WBC)以及细菌计数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54例疑为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采集,并运用HC-900Urine Analyz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以及FUS-200尿沉渣对患者尿液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尿液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经尿培养诊断显示,其中23例确诊为尿路感染,31例为非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的各指标均高于非尿路感染患者,P0.05;细菌计数诊断阀值达到251.19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WBC计数的诊断阀值达到46.44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亚硝酸盐的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非常低,仅为47.83%;结论:在尿路感染中,通过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进而实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试纸法诊断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自发性脓胸的有效性。背景:用试纸分析腹水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用检测尿液中白细胞酯酶的试纸,对28例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的随机47次胸腔穿刺所取的胸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诊断出12例自发性细菌性脓胸。同时对其中10例的腹水进行检测,发现有7例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当检测结果的3或4考虑阳性时,敏感性为83%(10/12),特异性为100%(35/35),阳性预测值为100%。但检测结果的2或2以上考虑为阳性结果时,敏感性为92%(11/12),特异性为80%(28/35),其阴性预测价值为97%。结论:试纸法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尿培养对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同时采用IQ2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以患者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估IQ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阳性率为29.5%(118/400),尿培养阳性率为24.0%(96/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但尿有形成分分析法阳性检出敏感度及阳性准确率高于尿培养法(P<0.05)。结论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其速度和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一种辅助检查,将其与尿培养结合起来,达到更快捷、准确的诊断结果,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与结果.方法 抽取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均实施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并分析比较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结果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67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性;33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其中有8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有25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阴性杆菌检出率(P<0.05);白细胞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33.33%,特异度为94.03%,准确性为74.00%,细菌计数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75.76%,特异度为83.58%,准确性为81.00%,亚硝酸盐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85.07%,准确性为78.00%;比较可知,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阴性率(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笔者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探讨亚硝酸盐(NIT)、尿白细胞(WBC)以及细菌计数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54例疑为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采集,并运用HC-900Urine Analyz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以及FUS-200尿沉渣对患者尿液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尿液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经尿培养诊断显示,其中23例确诊为尿路感染,31例为非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的各指标均高于非尿路感染患者,P<0.05;细菌计数诊断阀值达到251.19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 WBC计数的诊断阀值达到46.44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亚硝酸盐的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非常低,仅为47.83%;结论:在尿路感染中,通过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进而实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结果 65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32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培养法阳性率为34.0%;白细胞法为15.5%;细菌计数为34.0%,亚硝酸盐为28.8%,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尿路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展开尿液亚硝酸盐与白细胞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尿路结石并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展开尿液细菌培养、尿液亚硝酸盐及尿沉渣白细胞等检测,以尿液细菌培养的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并比较亚硝酸盐及白细胞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度。结果112例患者的尿液细菌定量培养结果显示,63例标本呈阳性,包括革兰阴性杆菌33例,革兰阳性杆菌19例,真菌11例。白细胞检测的准确度为79.46%,敏感度为87.30%,阴性预测值为80.95%,明显高于亚硝酸盐检测的60.71%、33.33%及52.81%;白细胞检测的特异度仅为69.39%,阳性预测值为78.57%,明显低于亚硝酸盐检测的95.92%、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路结石并发感染的早期阶段,通过对患者展开亚硝酸盐检测,可获得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风险;而白细胞检测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可有效降低临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12.
汤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81-4582
目的:探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在筛选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可靠性。方法:收取合格中段尿128份,取10μl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剩余标本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主要检测细菌计量、白细胞计数。结果:细菌培养有43份培养出有意义细菌(菌落计数≥10~4 CFU/ml~10~5 CFU/ml),阳性率为33.6%。UF-100分析仪检出38份阳性标本,其中有6例细菌培养阴性,假阳性率为7.1%,11例细菌培养阳性,UF-100分析为阴性,假阴性率为25.6%。UF-100分析仪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92.9%,阳性预示值为84.2%。两法检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UF-100分析仪可以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确诊方法,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沉渣白细胞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对比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尿路感染者668例,获取其晨间初次中段尿样本,均分成2份,分别利用尿沉渣白细胞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进行分析,以后者为检测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案诊断结果。结果 668例受检者经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者376例(56.29%);尿沉渣白细胞检测灵敏度为56.12%(211/376)、特异度为40.41%(118/292),阳性预测值为54.81%(211/385),阴性预测值为41.70%(118/283)、准确率49.25%(329/668)。结论尿沉渣白细胞检测在诊断尿路感染方面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为及时发现尿路感染提供诊断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的应用。方法:选择24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液细菌培养对其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细菌定量中,阳性占21.5%,阴性占78.5%,尿液细菌培养中,阳性占22.7%,阴性占77.3%,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敏感度为53.2%,特异度为86.4%,准确率为79.3%,阳性预测值为49.4%,阴性预测值为89.6%。结论:对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作为一种快速筛查的方法,不能将其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尿液细菌培养证实,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52例阳性患者;经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查,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51例阳性患者;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9,P=0.023;χ2=1.373,P=0.079;χ2=0.486,P=0.243;χ2=0.510,P=0.153;χ2=0.230,P=0.115);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6,P=0.042)。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尿液细菌培养诊断结果相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尿亚硝酸盐试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路感染的诊断应以真性细菌尿为准绳,但是尿液培养对标本的要求较高,而且细菌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利于临床迅速诊断尿路感染。因此,有必要探讨更为有效迅速的诊断手段。尿亚硝酸盐(NIT)试验在诊断尿路感染方面有很大的价值。我们从1998年元月-2003年12月用尿微生物培养、尿液分析仪亚硝酸盐测定二种方法共检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447例,现对实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6例住院患者,取中段尿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尿沉渣细菌检测,分析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种检测方式最终阳性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细菌培养为标准条件下,尿沉渣定量检测特异度为72.02%,灵敏度为7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尿沉渣定量检测因其简便、快捷特点,可对于尿路感染提供临床诊断早期筛查,提高诊断及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中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436例尿液标本作为观察组,80例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均留取清洁中段尿同时做细菌培养和用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以尿培养为金标准,制作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ROC曲线,利用SPSS19.0软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沉渣细菌和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0.14%和33.26%,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36份尿液标本中,培养阳性118例占27.1%;以尿白细胞和细菌量作为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20,临界值分别为13个/μL(白细胞)、111个/μL(尿细菌数);Cobio XS分析白细胞筛查的灵敏度为76.3%、特异性为82.7%、阳性预测值为62.1%,阴性预测值为90.4%、假阳性率为17.3%、假阴性率为23.7%.Cobio XS分析细菌的灵敏度为84.7%、特异性为76.7%、阳性预测值为57.5%,阴性预测值为93.1%、假阳性率为23.3%、假阴性率为15.3%.结论 Cobio XS尿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及细菌数用于临床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符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还存在一定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仍不能替代尿培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多数阴性者得以筛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段尿标本尿沉渣细菌定量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60例,采集患者的中段尿为试验标本,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与尿液细菌培养,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对尿路感染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经尿液细菌培养检测出阴性7例,阳性53例,经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出阴性13例,阳性47例。结论中段尿标本尿沉渣细菌定量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不仅准确率较高,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检查迅速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法检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尿液细菌培养共检出92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92.00%,尿沉渣细菌定量共检出96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96.00%,两组阳性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标本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另外还包括链球菌、变形杆菌、真菌、葡萄球菌等菌群.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 在尿路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的价值,但与尿液细菌培养法相比,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查更快速,操作更简单,应用价值更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